蕭式球譯
五.究羅檀頭經
1.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和大約五百人的大比丘僧團在摩揭陀遊行說法,去到一個名叫迦盧蜜多的婆羅門村落,之後住在芒果樹苗林。
這時候,究羅檀頭婆羅門居住在迦盧蜜多。迦盧蜜多人口、水草、樹木、穀物豐盛,是摩揭陀王頻婆娑羅將軍賞賜給究羅檀頭婆羅門的最高御賜。
這時候,究羅檀頭婆羅門準備舉行大祭祀,有七百隻公牛、七百隻小牛、七百隻小乳牛、七百隻綿羊、七百隻山羊要獻祭。
2. 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聽到這個消息:“喬答摩沙門是釋迦族人,從釋迦族出家,他和大約五百人的大比丘僧團在摩揭陀遊行說法,現在來到我們這裏,住在芒果樹苗林。喬答摩賢者聲名遠播,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他親身證得無比智,然後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說法義,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 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心想:“去看這樣的阿羅漢是很有益處的。”
於是,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連群結隊地離開迦盧蜜多,前往芒果樹苗林。
3. 這時候,究羅檀頭婆羅門在宮殿的頂層午休,看見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連群結隊地離開迦盧蜜多前往芒果樹苗林,於是對他的侍從說:“侍從賢者,為什麼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連群結隊地離開迦盧蜜多前往芒果樹苗林呢?”
“賢者,喬答摩沙門是釋迦族人,從釋迦族出家,他和大約五百人的大比丘僧團在摩揭陀遊行說法,現在來到我們這裏,住在芒果樹苗林。喬答摩賢者聲名遠播,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他們去見喬答摩賢者。”
4. 究羅檀頭婆羅門心想:“我曾經聽說,喬答摩沙門知道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我是不知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的,我現在想做祭祀,讓我前往喬答摩沙門那裏,問他什麼是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吧。”
於是,究羅檀頭婆羅門對侍從說:“侍從賢者,既然這樣,你前往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那裏,然後對他們說:‘賢者們,究羅檀頭婆羅門叫你們等一等,他也去見喬答摩沙門。’ ”
侍從回答究羅檀頭婆羅門:“賢者,是的。” 於是前往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那裏,然後對他們說:“賢者們,究羅檀頭婆羅門叫你們等一等,他也去見喬答摩沙門。”
5. 這時候,有數百個婆羅門因為參加究羅檀頭婆羅門的大祭祀而住在迦盧蜜多,他們聽到 “究羅檀頭婆羅門去見喬答摩沙門” 這個消息,於是前往究羅檀頭婆羅門那裏,然後對他說:“我們聽到究羅檀頭賢者去見喬答摩沙門的消息。這是真的嗎?”
“賢者們,是的。我也是去見喬答摩沙門。”
6. “究羅檀頭賢者不要去見喬答摩沙門!不應由你去見喬答摩沙門!如果由你去見喬答摩沙門的話,你的名聲將會減損,喬答摩沙門的名聲將會增加。因此,不應由你去見喬答摩沙門,應由喬答摩沙門來見你。
“究羅檀頭賢者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婆羅門種姓都不受質疑。因此,不應由你去見喬答摩沙門,應由喬答摩沙門來見你。
“究羅檀頭賢者富有、有很多財富和產業。究羅檀頭賢者具有五種技能:博學,持咒頌,掌握三吠陀,精通字詞與音聲,熟悉傳統的文句與文法。究羅檀頭賢者通曉世間大人相。究羅檀頭賢者具有至極的外觀,美麗、好看、美妙;有最高的外相,最高的活力;沒有不足之處。究羅檀頭賢者有戒行,是戒行成熟的人,具有成熟的戒行。究羅檀頭賢者是善語者,善教說者;說話有禮、清楚、沒有缺點、有意義。究羅檀頭賢者是許多老師的老師,教導三百位年青婆羅門咒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很多年青婆羅門想在究羅檀頭賢者的座下學習咒頌。究羅檀頭賢者年老、過了很多日子而喬答摩沙門年少、出家的日子短。究羅檀頭賢者受頻婆娑羅王照料、恭敬、尊重、供養、推崇。究羅檀頭賢者受薄拘娑提婆羅門照料、恭敬、尊重、供養、推崇。究羅檀頭賢者受頻婆娑羅王最高御賜迦盧蜜多;迦盧蜜多人口、水草、樹木、穀物豐盛。因此,不應由你去見喬答摩沙門,應由喬答摩沙門來見你。”
7. 那些婆羅門說了這番話後,究羅檀頭婆羅門對他們說:“賢者們,既然這樣,你們聽我說不應由喬答摩沙門來見我,而是應由我去見喬答摩沙門的原因吧。喬答摩沙門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剎帝利種姓都不受質疑。因此,不應由喬答摩沙門來見我,而是應由我去見喬答摩沙門。
“喬答摩沙門放棄了很多親屬來出家,喬答摩沙門放棄了充斥各處的金錢來出家。喬答摩沙門年少、髮黑、壯健、在人生的早期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喬答摩沙門的父母不想他出家,淚流滿面,他剃掉頭髮和鬍鬚,穿著袈裟衣,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喬答摩沙門具有至極的外觀,美麗、好看、美妙;有最高的外相,最高的活力;沒有不足之處。喬答摩沙門有戒行,有聖戒,有善戒,具有善戒。喬答摩沙門是善語者,善教說者;說話有禮、清楚、沒有缺點、有意義。喬答摩沙門是許多老師的老師。喬答摩沙門盡除了貪欲,清除了動搖。喬答摩沙門說善業、說善行,對婆羅門沒有不敬。喬答摩沙門從上流剎帝利的高種姓出家。喬答摩沙門從富有、有很多財富和產業的種族出家。人們穿州過省來找喬答摩沙門問問題。無數天神終生皈依喬答摩沙門。喬答摩沙門好名聲遠播: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喬答摩沙門具有三十二大人相。喬答摩沙門不拒人於外、仁慈、融洽、和氣,說話平白、親切。喬答摩沙門受四眾照料、恭敬、尊重、供養、推崇。很多天和人對喬答摩沙門生起淨信。喬答摩沙門所到的村落或市鎮,那裏都沒有非人侵擾。喬答摩沙門擁有教團,擁有教派,是教派的老師,是宗派的創立人,為眾人解說最高的義理;他的名聲跟其他沙門婆羅門不一樣,是由成就無上的明行而來的。頻婆娑羅王連同王后、王子、大臣、隨從都終身皈依喬答摩沙門。拘薩羅王波斯匿連同王后、王子、大臣、隨從都終身皈依喬答摩沙門。薄拘娑提婆羅門連同妻子、兒子、眷屬、隨從都終身皈依喬答摩沙門。喬答摩沙門受頻婆娑羅王照料、恭敬、尊重、供養、推崇。喬答摩沙門受波斯匿王照料、恭敬、尊重、供養、推崇。喬答摩沙門受薄拘娑提婆羅門照料、恭敬、尊重、供養、推崇。
“任何沙門或婆羅門來到我們的村落都是賓客,都應受我們照料、恭敬、尊重、供養、推崇。喬答摩沙門來到迦盧蜜多及住在芒果樹苗林,他就是我們的賓客,因此應受我們照料、恭敬、尊重、供養、推崇。因此,不應由喬答摩沙門來見我,而是應由我去見喬答摩沙門。
“賢者們,這些是我熟悉的讚美,喬答摩沙門的讚美還有很多,是無量無數的。”
8. 究羅檀頭婆羅門說了這番話後,那些婆羅門對他說:“究羅檀頭賢者這樣來稱讚喬答摩沙門,即使喬答摩沙門住在一百由旬之外,也值得有敬信的人揹負資糧去見他!既然這樣,我們一起去見喬答摩沙門吧!”
於是究羅檀頭婆羅門和婆羅門大眾一起前往芒果樹苗林,去到世尊那裏。究羅檀頭婆羅門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一些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一些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一些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向世尊合掌,然後坐在一邊;一些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在世尊跟前報上自己的名字和族姓,然後坐在一邊;一些迦盧蜜多的婆羅門居士保持靜默,然後坐在一邊。
9. 究羅檀頭婆羅門對世尊說:“喬答摩賢者,我曾經聽說,你知道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我是不知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的,我現在想做祭祀,如果喬答摩賢者為我宣說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就好了。”
“婆羅門,既然這樣,你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究羅檀頭婆羅門回答世尊:“賢者,是的。”
10. 世尊說:“婆羅門,從前,有一個名叫大勝的國王,他有很多財富和產業,有很多金銀,有很多物產,庫藏充滿。
“大勝王在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我已取得大量人間財富,已征服大片土地,讓我舉行一場大祭祀吧,這將為我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
“於是,大勝王把以上的事情告訴首席婆羅門,然後再說:‘賢者,我想舉行一場大祭祀,這將為我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請你教我怎樣做吧。’
11. “婆羅門,大勝王說了這番話後,首席婆羅門對他說:‘大王,現時國家有盜賊、有苦迫:村落、市鎮、都城都可看見匪徒在劫掠。
“ ‘大王,如果在國家有盜賊、有苦迫的時候收稅做祭祀,這就是國王的失責。
“ ‘大王,如果用處斬、收綁、沒收、譴責、流放的方法來清除賊患,這樣賊患又不能徹底根除,剩餘的賊人之後還會侵擾國家。
“ ‘大王,然而,有一種方法可以將賊患徹底根除:在國內的人凡是能耕種養牛的,大王便為他們提供種子和食物,凡是能從商的,大王便為他們提供資金,凡是能做公僕的,大王便發放食物和薪金給他們;人們有工作便不會去侵擾國家,國家將會有很多稅收、保持安穩、沒有盜賊、沒有苦迫,人們將會弄兒為樂、夜不閉戶、歡欣喜悅。’
“大勝王回答首席婆羅門:‘賢友,就這樣做吧。’
“於是,在國內的人凡是能耕種養牛的,大勝王便為他們提供種子和食物,凡是能從商的,大勝王便為他們提供資金,凡是能做公僕的,大勝王便發放食物和薪金給他們;人們有工作便不會去侵擾國家,國家有很多稅收、保持安穩、沒有盜賊、沒有苦迫,人們弄兒為樂、夜不閉戶、歡欣喜悅。
12. “婆羅門,這時候,大勝王對首席婆羅門說:‘賢者,現在賊患已經清除了。賢友的方法使國家有很多稅收、保持安穩、沒有盜賊、沒有苦迫,人們弄兒為樂、夜不閉戶、歡欣喜悅。賢者,我想舉行一場大祭祀,這將為我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請你教我怎樣做吧。’
“ ‘大王,既然這樣,將想舉行大祭祀這件事情告訴全國各地的剎帝利和小王、大臣和隨從、有大壇場的婆羅門、富有的居士,徵詢他們的意見吧。’
“大勝王回答首席婆羅門:‘賢友,就這樣做吧。’
“於是,大勝王將想舉行大祭祀這件事情告訴國中的剎帝利和小王、大臣和隨從、有大壇場的婆羅門、富有的居士,徵詢他們的意見。他們都一致說:‘大王,請做祭祀吧。大王,現在是舉行大祭祀的時候了。’
“婆羅門,得到四種翼從答允,這樣便有第一種條件和四種細節了。
13. “大勝王具有八支,他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剎帝利種姓都不受質疑。
“他具有至極的外觀,美麗、好看、美妙;有最高的外相,最高的活力;沒有不足之處。
“他有很多財富和產業,有很多金銀,有很多物產,庫藏充滿。
“他有力量,所擁有的四兵都忠心、順從,能令敵人聞風喪膽。
“他有敬信,樂於布施,是一位施主,不拒沙門、婆羅門、窮人、流浪人、乞丐於門外,是受施者的泉源,是一個作福德的人。
“他多聞各種各樣的學問。
“他掌握各種各樣的義理,能明白別人各種所說的義理。
“他是一位智者、成熟、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能知過去、現在、未來的義理。
“婆羅門,大勝王具有這八支。這樣便再有第二種條件和八種細節了。
14. “首席婆羅門具有四支,他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婆羅門種姓都不受質疑。
“他具有五種技能:博學,持咒頌,掌握三吠陀,精通字詞與音聲,熟悉傳統的文句與文法。還有通曉世間大人相。
“他有戒行,是戒行成熟的人,具有成熟的戒行。
“他是智者、是智人,是首位或次位拿祭祀杓的人。
“婆羅門,首席婆羅門具有這四支。這樣便再有第三種條件和四種細節了。
15. “婆羅門,首席婆羅門在祭祀之前為大勝王講說三種心境:‘大王,不應在祭祀之前作 “我將失去這些大財富” 這種惋惜,不應在祭祀時作 “我正在失去這些大財富” 這種惋惜,不應在祭祀之後作 “我已失去這些大財富” 這種惋惜。大王,你不應生起這些惋惜。’
“婆羅門,首席婆羅門在祭祀之前為大勝王講說這三種心境。
16. “婆羅門,首席婆羅門在祭祀之前為大勝王驅除布施祭品給十種不善人的惋惜:‘大王,會有殺生的人來參加祭祀,也會有不殺生的人來參加祭祀。殺生的人自有他們的果報,讓他們在這次祭祀之中跟不殺生的人一樣,大王都能內心喜悅、心生歡喜地布施祭品給他們。
“ ‘……偷盜……
“ ‘……邪淫……
“ ‘……妄語……
“ ‘……兩舌……
“ ‘……惡口……
“ ‘……綺語……
“ ‘……貪欲……
“ ‘……瞋恚……
“ ‘大王,會有邪見的人來參加祭祀,也會有正見的人來參加祭祀。邪見的人自有他們的果報,讓他們在這次祭祀之中跟正見的人一樣,大王都能內心喜悅、心生歡喜地布施祭品給他們。’
“婆羅門,首席婆羅門在祭祀之前為大勝王驅除布施祭品給十種不善人的惋惜。
17. “婆羅門,首席婆羅門再以十六種細節為大勝王開示,對他教導,使他心生景仰,使他心生歡喜:‘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沒有告訴全國各地的剎帝利和小王”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告訴了全國各地的剎帝利和小王。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沒有告訴全國各地的大臣和隨從”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告訴了全國各地的大臣和隨從。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沒有告訴全國各地有大壇場的婆羅門”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告訴了全國各地有大壇場的婆羅門。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沒有告訴全國各地富有的居士”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告訴了全國各地富有的居士。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不是出生於純正的血統”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剎帝利種姓都不受質疑。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沒有至極的外觀”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具有至極的外觀,美麗、好看、美妙;有最高的外相,最高的活力;沒有不足之處。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沒有財富和產業”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有很多財富和產業,有很多金銀,有很多物產,庫藏充滿。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沒有力量”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有力量,所擁有的四兵都忠心、順從,能令敵人聞風喪膽。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沒有敬信,不樂於布施”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有敬信,樂於布施,是一位施主,不拒沙門、婆羅門、窮人、流浪人、乞丐於門外,是受施者的泉源,是一個作福德的人。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不多聞各種各樣的學問”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多聞各種各樣的學問。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不掌握各種各樣的義理”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掌握各種各樣的義理,能明白別人各種所說的義理。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不是一位智者”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是一位智者、成熟、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能知過去、現在、未來的義理。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的首席婆羅門不是出生於純正的血統”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的首席婆羅門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婆羅門種姓都不受質疑。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的首席婆羅門不具有五種技能,還有不通曉世間大人相”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的首席婆羅門具有五種技能:博學,持咒頌,掌握三吠陀,精通字詞與音聲,熟悉傳統的文句與文法。還有通曉世間大人相。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的首席婆羅門沒有戒行”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的首席婆羅門有戒行,是戒行成熟的人,具有成熟的戒行。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 ‘大王,在祭祀期間,人們不會說 “大王做大祭祀,但他的首席婆羅門不是智者” 這樣的話來如法譴責,因為大王的首席婆羅門是智者、是智人,是首位或次位拿祭祀杓的人。大王知道具有這種細節,所以會對這場祭祀心生喜悅、內心歡喜。’
“婆羅門,首席婆羅門再以這十六種細節為大勝王開示,對他教導,使他心生景仰,使他心生歡喜。
18. “婆羅門,在那祭祀之中不屠宰牛,不屠宰羊,不屠宰雞和豬,不用繫綁各種動物;不用斬樹來造祭祀柱,不用割草來作祭祀草;不會強迫僕人、傭人、工人做工作,他們不會哭泣、不會臉上帶著淚水地做祭祀的工作,他們希望做的便做,不希望做的便不做,他們想做的便做,他們不想做的便不做。
“他們只是用乳漿、油、酥、乳酪、蜜糖、糖漿來進行祭祀。
19. “婆羅門,全國各地的剎帝利和小王、大臣和隨從、有大壇場的婆羅門、富有的居士帶著許多財物前往大勝王那裏,然後對他說:‘大王,這裏有許多財物,這都是我們帶來給大王的。請大王收下吧。’
“ ‘賢友們,我如法所取的財物已經足夠了。你們帶走自己的財物和將我剩餘的財物也一併帶走吧。’
“大勝王不接受他們的財富,他們走到一旁來商議:‘我們是不應把這些金銀財物帶回家的,讓我們跟隨大勝王一起做大祭祀吧。’
20. “於是,全國各地的剎帝利和小王在祭祀場的東面作布施祭祀,全國各地的大臣和隨從在祭祀場的南面作布施祭祀,全國各地有大壇場的婆羅門在祭祀場的西面作布施祭祀,全國各地富有的居士在祭祀場的北面作布施祭祀。
“婆羅門,在那布施之中也是不屠宰牛,不屠宰羊,不屠宰雞和豬,不用繫綁各種動物;不用斬樹來造祭祀柱,不用割草來作祭祀草;不會強迫僕人、傭人、工人做工作,他們不會哭泣、不會臉上帶著淚水地做祭祀的工作,他們希望做的便做,不希望做的便不做,他們想做的便做,他們不想做的便不做。
“他們也是只用乳漿、油、酥、乳酪、蜜糖、糖漿來進行布施祭祀。
“婆羅門,翼從有四種,大勝王具有八支,首席婆羅門具有四支,這樣便有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合共稱為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
21.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那些婆羅門發出嘈吵的聲音,他們高聲說:“這真的是大祭祀!這真的是祭祀的成就!”
究羅檀頭婆羅門在沉默不語地坐著,於是那些婆羅門對他說:“究羅檀頭賢者,你對喬答摩沙門的善說、善語內心沒有喜悅嗎?”
“賢者們,我不是對喬答摩沙門的善說、善語內心沒有喜悅,只有頭顱破碎的人才會對喬答摩沙門的善說、善語內心沒有喜悅!然而,我在心想,喬答摩沙門不是說:‘這是我聽回來的。祭祀可能是這樣子的。’ 而是說:‘祭祀是這樣的,事情是這樣的。’ 賢者們,我這樣想:‘喬答摩沙門肯定是那時發起祭祀的大勝王或是主持祭祀的首席婆羅門。’ ”
究羅檀頭婆羅門對世尊說:“喬答摩賢者是否記得,發起或主持那祭祀的人,在身壞命終之後有沒有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呢?”
“婆羅門,我記得,發起或主持那祭祀的人,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那時候,我就是那個主持祭祀的首席婆羅門。”
22. “喬答摩賢者,除了這種具有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的大祭祀之外,有沒有另一種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呢?”
“婆羅門,是有的。”
“喬答摩賢者,那是什麼祭祀呢?”
“婆羅門,族人規模的祭祀,恆常布施給具戒的出家人。這種祭祀比起那種具有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的大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23. “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這種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比起那種大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呢?”
“婆羅門,這是沒有阿羅漢或進入阿羅漢道路的人會前往大祭祀那裏化食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在那裏會看見有棒打牲口、綑綁牲口那些事情。
“婆羅門,阿羅漢或進入阿羅漢道路的人會前往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那裏化食,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在那裏不會看見有棒打牲口、綑綁牲口那些事情。
“婆羅門,就是這些原因和條件,這種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比起那種具有成就祭祀的三種條件和十六細節的大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24. “喬答摩賢者,除了大祭祀、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之外,有沒有另一種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呢?”
“婆羅門,是有的。”
“喬答摩賢者,那是什麼祭祀呢?”
“婆羅門,建造寺院給四方的僧團。這種祭祀比起大祭祀、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25. “喬答摩賢者,除了大祭祀、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布施寺院之外,有沒有另一種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呢?”
“婆羅門,是有的。”
“喬答摩賢者,那是什麼祭祀呢?”
“婆羅門,以淨信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種祭祀比起大祭祀、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布施寺院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26. “喬答摩賢者,除了大祭祀、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布施寺院、三皈依之外,有沒有另一種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呢?”
“婆羅門,是有的。”
“喬答摩賢者,那是什麼祭祀呢?”
“婆羅門,有淨信心的人著手修習戒學: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種祭祀比起大祭祀、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布施寺院、三皈依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27. “喬答摩賢者,除了大祭祀、族人規模的恆常布施、布施寺院、三皈依、有淨信心的人著手修習戒學之外,有沒有另一種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呢?”
“婆羅門,是有的。”
“喬答摩賢者,那是什麼祭祀呢?”
“婆羅門,如來出現於世上……(經文省略的內容跟《沙門果經》第四十至六十三段相若,大意是一個人聞法、出家成為一位比丘、持戒)……他具有聖者之戒蘊,親身體驗沒有過失之樂。婆羅門,這就是比丘具有戒行了。
“婆羅門……(經文省略的內容跟《沙門果經》第六十四至七十六段相若,大意是一位比丘取得初禪)……他進入了初禪。婆羅門,這種祭祀比之前的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婆羅門……(經文省略的內容跟《沙門果經》第七十七至七十八段相若,大意是一位比丘取得二禪)……他進入了二禪。婆羅門,這種祭祀比之前的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婆羅門……(經文省略的內容跟《沙門果經》第七十九至八十段相若,大意是一位比丘取得三禪)……他進入了三禪。婆羅門,這種祭祀比之前的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婆羅門……(經文省略的內容跟《沙門果經》第八十一至八十二段相若,大意是一位比丘取得四禪)……他進入了四禪。婆羅門,這種祭祀比之前的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婆羅門……(經文省略的內容跟《沙門果經》第八十三至八十四段相若,大意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心)……他把心致力於知見,導向知見。婆羅門,這種祭祀比之前的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
“婆羅門……(經文省略的內容跟《沙門果經》第八十五至九十八段相若,大意是一位比丘取得神變智以至漏盡智)……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婆羅門,這種祭祀比之前的祭祀用較少功夫、做較少工作但會帶來較大果報、較大利益。婆羅門,沒有其他祭祀比這更美妙、更優勝的了。”
28.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究羅檀頭婆羅門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喬答摩賢者,我要放了那七百隻公牛、七百隻小牛、七百隻小乳牛、七百隻綿羊、七百隻山羊,給回牠們的性命,讓牠們吃青草、飲清水、吹涼風。”
29. 於是,世尊由淺入深地為究羅檀頭婆羅門講說法理:講說布施的法理、戒行的法理、生天的法理,講說貪欲的過患、退墮、污染,講說出離的利益。當世尊知道究羅檀頭婆羅門的內心有能力、柔軟、沒有障蓋、質素高、有淨信的時候,便為他講說佛陀說法的心要:苦、集、滅、道。
就正如一片潔淨、沒有雜色的布料,能很好地染上顏料。同樣地,究羅檀頭婆羅門在座上沒有塵埃,沒有污垢,生起了法眼,明白到:“所有集起法,都是息滅法。”
30. 這時候,究羅檀頭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在導師的教法之中超越疑惑、清除猶豫、取得自信,不用依賴他人。
究羅檀頭婆羅門對世尊說:“願喬答摩賢者和比丘僧團明天接受我的食物。”
世尊保持沉默以表示接受供養。究羅檀頭婆羅門知道世尊接受邀請後,便起座對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離去。
在清晨的時候,究羅檀頭婆羅門吩咐人在自己的壇場準備美味的硬食物和軟食物,然後使人通知世尊:“喬答摩賢者,現在食物已經準備好了。”
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與比丘僧團一起前往究羅檀頭婆羅門的壇場。去到後,世尊和比丘僧團坐在為他們預備好的座位上。究羅檀頭婆羅門親手將美味的硬食物和軟食物遞送給以佛陀為首的比丘僧團,使他們得到滿足,使他們掩缽示意吃飽。當世尊吃完食物,手離開缽的時候,究羅檀頭婆羅門以一低座坐在一邊,世尊為究羅檀頭婆羅門說法,對他開示,對他教導,使他景仰,使他歡喜,然後起座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