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凡是被觀察的,都不是心

阿姜巴山

2019年3月10日|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聽錄整理|法音錄



禮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家好!

累嗎?一大早就起床了,不累嗎?下午也沒有睡——哦,大家在車上睡覺。等一下會邀請大家一起去玩球。參加過上期禪修的舊生們就曾經玩過一會兒。事實上,這就是訓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覺性。

老師也會走過去看看你們,但是因為時間有限,如果老師沒有跟哪個人互動,那你的職責就是動了覺知,動了覺知。

會活動身體嗎?如果身體都動不了了,那就是癱瘓了,要躺到醫院裡去了。怎麼動啊?這一生你是怎麼動的,就那麼動。動的時候,並不是一個所謂的大修行人在動,而只是一個普通人在動。修行人跟不修行的人之間的差別只有一點點:不修行的人在動的時候並沒有覺知、沒有覺性,而我們僅僅只需要在動的時候有覺性。

就是用這樣平常普通的心。比如現在我們的身體坐著,我們能夠感覺到我們的身體坐著嗎?能感覺到嗎?一定要做什麼很特別的事情嗎?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心打壓一下——嗯——才去觀身嗎?

大概能感覺到嗎?在我們就只是坐著,沒有想到修行的時候,和想到要修行的時候,心是不同的。能感覺到嗎?就是這個才是真正的難點。一個真正修行非常棒的修行人,他的心是極其平常普通的,根本沒有什麼很特別的地方,但是他有覺性。

記住,最平常的是最好的。在我們打壓自己的心的時候,會發生什麼?被打壓的心是沒有快樂的。心就像一個小孩,不喜歡被別人控制和打壓。如果我們這樣去打壓心,被打壓的心就會是苦悶的。苦悶是什麼?是瞋心。瞋心是禪定的敵人之一。曾經聽說過嗎?快樂是生起禪定的近因。一旦我們打壓心,心是苦悶的,好的禪定是不會生起的。

有的人也許覺得自己是有禪定的,但那是邪定。為什麼?因為好的禪定、正確的禪定有非常多特質,其中一個特質就是不被貪瞋痴控制。因此,心在被打壓的時候是苦悶的、鬱悶的,是有瞋心的,那個時候的禪定不會是好的禪定。

看到了嗎?一旦心沒有在打壓,開始變得正常、自然了之後,就能看到心可以開始運作了。這才能稱為禪定。

究竟發生了什麼?老師說這個是有禪定的,但為什麼心在運動、在變化?因為這屬於觀禪。真正的觀禪屬於正定,這時候的心會抽身出來變成知者和觀者,看到所有的所緣在不停地運作、變化。

好的禪定有兩種。第一種是心是一,所緣是一。在心是一,所緣是一的時候,心與所緣待在一起,如果覺知所緣的心是有快樂的,被心覺知的那個所緣也是心喜歡的,它們在沒有被逼迫的情況下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產生力量。這屬於好的禪定,但是這是用於休息的禪定。

還有另外一種好的禪定是心安住在心,所緣可以是成百、上千、上萬的,它們不停地在運作、變化。被觀察的所緣就會演示實相給我們看,也就是演示三法印。除此之外,作為知者、觀者的心,它本身也在演示三法印——一會兒覺知,一會兒迷失,一會兒覺知,一會兒迷失。

我們修行需要的是看到所有的一切全是無常的:被心覺知的所緣是無常的,執行覺知所緣職責的心本身也是無常的。被心覺知的所緣是指色法和名法,而不是概念法。這點明白嗎?

就是這樣平常、普通的心,能感覺到好像有某一堆物質在站著嗎?這個身體有說它叫什麼名字嗎?超過這個的,是什麼?就是自己的思維、念頭了。我們叫這個名字,叫那個名字,全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這個身體僅僅只是一堆物質而已。

有誰希望老師和你互動?有嗎?要及時地知道自己有想要。要去看!要去看這種想要、這種望是恆常的還是無常的。法在現真身的時候,實話實說,有時候會很震撼我們的心。

念誦之後,如果心一動不動了,要知道心一動不動了。念誦一段時間之後,心開始非常認真了,要知道心太過於認真了。念誦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我們太認真、太較真了,我們的心就會很鬱悶,要知道我們的心鬱悶。

我們並沒有求什麼。我們念誦下去,去看心的無常,心一會兒憋悶,一會兒又剛剛合適。有時候又會看到行蘊在運作。有時看到了之後,生起了疑問,要及時地知道自己有疑問。

心會下去觀察境界。如果要及時地知道心,就是要知道心有下去觀那些境界。為什麼?因為被覺知的境界和狀態不是心,僅僅只是被心覺知的對象,而且它是行蘊,不是心。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仰賴的就是先去觀行蘊,接下來我們就會越來越接近可以看到心。

開始觀察了,要及時地知道心有在觀察。我們並不去呵護任何一種境界。心在運作、變化,我們有覺性不時地去覺知。

我們不用去思維分析法。禪定是生起智慧的近因。當散亂在法裡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擁有真正的智慧,所以道與果僅僅只會生起在禪定中。

修行的時候,我們衡量自己是否有進步,並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自己跟自己比——我們的覺性有更好嗎?我們對法的領悟有進一步提升嗎?

它不會一直是不停地好起來的,因為這屬於世間法,進步了就會退步,生了就會滅。一旦它退步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活在當下,而不是努力地讓它好起來。然後我們繼續像原來一樣,很輕鬆地跟自己的禪修所緣在一起。因此,不要扔掉禪修所緣。

好,差不多了,大家準備好去玩球吧。

【完】


法音錄聲明:

文章轉錄自微信公眾號「禪窗」法布施的音視頻。為便於閱讀且符合書面表達,我們對其進行了後期編輯校對,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準確性未得到確認,若存在任何錯誤或偏差,完全歸責於整理者,望讀者知悉與明辨,並請不吝指正。本文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嚴禁擅自節選或改編,轉載請註明出處。


 音頻來源:禪窗

Vm
00:00
R
P
d

 

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