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不僅僅是寧靜|阿姜納

阿姜納

Ajahn Nat Sriwachirawat

微法談聽錄

02‘28’‘~08’40‘’

2019年3月16日|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現場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禪定」與我們一般意義上所理解的「修習寧靜」不同。
那稱之為禪定(samādhi)的寧靜,
在佛教中乃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在此類禪定中有安住、覺知、覺醒,
清楚地感覺到「身」或「心」,
而且是在沒有刻意的情況之下。

事實上,
「覺知」與「覺醒」的成分極為重要,
又稱之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當我們的心處在這般狀態了,
身心就會演示毗缽舍那給我們看,
對身或心的覺知,
就會從四念處的層面來了知。
因此,訓練「心安住」是極為重要的內容。

若心要安住,
則必須具備正確的覺性(sati)。

在修習寧靜時,亦需仰賴於覺性。
我們為心找一個禪修所緣,
讓心有臨時的工作可以履行,
這是為了讓心能與單一的所緣在一起。
但在單一的所緣中,
是帶著覺知的成分。
讓心獲得寧靜,
但寧靜的同時,伴隨著覺知。

我們並沒有讓「心」與「靜止」黏合,
「心」與「靜止」,
或是「覺知」與「靜止」是不同的部分。

「靜止」是被覺知的對象,
「寧靜」同樣也是被覺知的對象,
「寧靜」或「靜止」屬於所緣。

「覺知」、「寧靜」與「靜止」是不同的部分。
我們出現的誤差是:
一旦寧靜出現,
我們就會將「心」與「寧靜」合而為一,
因為我們想要寧靜。
由此,我們確實獲得了寧靜,
但我們沒有覺知。

若我們看到「寧靜」與「覺知」是分離的,
我們就會既獲得寧靜,又具有覺知。
心會寧靜於心,而不會寧靜於所緣。

一旦心寧靜於心,
就會生起「知者的心」,
那顆心履行「知道」的職責。

寧靜僅僅是一種助緣。
心隨時準備履行工作——
如實地照見身心的實相,
那才堪稱為真正地修習毗缽舍那(vipassana)或四念處。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