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奧蘭努
Ajahn Oranuch Santayakorn
2021年4月30日|第一屆遠程四念處禪修課程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在座每一位,大家好!
麥琪媽媽已經很久沒有與大家見面,今早見到隆波,隆波說大家很用心地修行,隨喜每一位的功德。大家要維持這般狀態,就是如此持續不斷地用功修行,這樣每一個人都會進步。
請大家稍等一會兒,現在泰國下著傾盆大雨,雷電交加,因此系統剛才出現一些狀況。現在直播已經重啟,但在開示的過程中,若沒有了信號,那也沒關係,大家就靜坐修行。
照見實相,直至心從邪見中鬆脫
如果大家持續聽聞隆波的法談,麥琪媽媽其實也沒什麼可教導了,僅僅只需引導大家應關注的一些部分。比如修行,若我們持之以恆地用功,就會發現——心時好時壞,有時修行很好,有時修行不好,這是正常的,大家必然會碰到如此的常態。
我們開發智慧,觀身、觀心,直至心能放下執著與抓取,那是基於我們的累積——照見身心的實相,看它不斷地遷流變化。我們需不斷地照見實相,直至最終心能逐漸從錯誤的見解中鬆脫出來。
在生生世世、數也數不清的輪迴中,我們累積眾多錯誤的知見。若想明白及接受實相,我們必須用上時間,沒有任何人一開始修行,便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見法。若我們之前沒有累積,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大家已修行一段時間,已理解及知道修行的方法,現在剩下的僅是忍耐——持續不斷地累積,分離身心,看它們是一部分、一部分的。比如,現在我們正坐著,我們看到「身體坐著」,就只是去感覺,不一會兒,我們就會看到——心溜去想、演繹、造作了。
其實,這是心的自然狀態,心就是如此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區別僅在於一般人並沒有修行,因此沒有興趣關注自己的身心。但對修行人而言,我們返觀自己的身心,努力地拆分它。
訓練分離蘊,病或死時亦能做到
隆波今早已經開示,我們看到——身體是一個部分,苦樂的感覺是另一個部分,念頭、演繹、造作又是另一個部分,作為感知的心,亦是另一個部分。
當我們在感覺時,假設我們看到「生氣」生起了,就會看到——身體是一個部分;「生氣」是另一個部分;感覺又是另一個部分。如果我們能如此感覺,便能分離蘊。持續不斷地如此修行,觀照每一個蘊是分離開的,看它們不斷地運作變化……我們不斷地將蘊拆分。
事實上,心本身屬於識蘊。「心」就是對所緣進行感知。心本身並無好壞,亦無苦樂,它僅僅只是一種感知而已,這種感知是一個部分。我們看到——身體是一個部分,感受是另一個部分,造作是另一個部分……持續不斷地觀察,它們僅僅只是被觀察的對象,我們需看到它們是不同的部分。
比如,有些人生病了,那就訓練去觀。當身體患少許疾病時,就要訓練去觀。那屬於身體方面的感受,我們去分離——身體是一個部分,病痛是摻雜在身體的另一個部分,它既不是身體,也不是感覺,亦不是感知的心。我們如此分離——身體是一個部分,病痛的感覺是另一個部分,作為感知的心,又是另一個部分,持續不斷地如此訓練。
事實上,麥琪媽媽想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訓練這一部分。當我們在臨終之際,大部分的人,其身體方面的感受會很強烈。除非是那些具有福報的人,在大限來時閉上眼睛就走了,但大部分的人都會經歷病痛的折磨。
我們來訓練,當身體方面有少許感受時,我們就訓練觀身體方面的感受。我們分離——身體是一個部分,身體的感受是另一個部分,心又是另一個部分,持續不斷地拆分。當病重時,我們就能做到(分離蘊),我們懂得觀照的方法。
如果我們病入膏肓,便難以直接觀照身體方面的感受,因此在身體尚健康、舒服時,若有一些頭痛或發燒,我們便要訓練分離蘊。如果我們生病,在做治療時也需訓練去觀照。
當某種狀態不變時,微細的造作正在發生
事實上,我們的修行需慢慢地歸位,持續不斷地探究(身心)。當我們探究、了解時,我們便會看到更為細膩的造作。
比如生活在世間,我們試著觀察:六根與六塵接觸,我們的心就會動盪或變化。雖然其變化不大,但若觀察,它依然會呈現變化給我們看。修行至這一點,心便沒什麼強烈的情緒。比如某某學員,隆波今天提及你的心沒有開放智慧,對嗎?
事實上,心沒什麼感覺……如果我們觀察,持續不斷地感覺它,不苦不樂的捨受也並不是恆常不變的,我們可以如此不斷地觀察。其實我們身與心,有的僅是遷流變化。如果我們就只是去感覺,它會更加細膩。持續不斷地訓練去觀察、去覺知。
隆波不斷地提醒我們,首先我們必須持戒;第二、每日反覆地練習。那些真正修行並想見法的人,對於修行必須重視。讓心持續不斷地探究實相,直至最終心願意接受實相,放下身與心。
因此,持之以恆地用功,持續不斷地看到身心的變化。抵達這一點,則需觀照更為細膩的造作,持續不斷地訓練去覺知。
比如,當心沒什麼感覺時,我們需觀察,其實這種狀況並不是恆常不變的。何時(某種狀態)恆常不變,我們就必須觀察自己,這說明我們必然已經跳進自己刻意營造的某種狀態裡。
我們去觀察,無論如何身心都不會是恆常不變的。我們去觀察,假設自己的心變化較少,而我們持續不斷地觀照,就會發現那僅是被心觀察的對象,「不苦不樂的心」會消失,轉為正常的心、歸位的心。
以上所提,全是為了訓練大家觀照更為細膩的蘊,否則大家持續地觀照下去,便會覺得那並沒有什麼,依然覺得自己的心是正常的,覺得那是常態。所謂的「正常」或「常態」,若我們觀察,這種狀體也並不是恆常不變的。持續不斷地訓練觀照下去,當我們感覺心處在正常或常態時,其實它有微細的造作。
精進,與法零距離
對於中國人,麥琪媽媽並不擔心,因為大家已修行很久,對於修行的原則也已明白,並且有在持之以恆地用功。中國人比泰國人具有多一項優點,中國人學法需透過翻譯,若想接觸法,比泰國人更為困難,因此比泰國人更具有信心,更加地精進及勤奮。
大家有在持之以恆地用功,這不錯!繼續持之以恆地用功,持續不斷地探究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事實上,麥琪媽媽並不擔心大家,僅是針對正在聽直播開示的其他中國人及泰國人。
現在泰國的狀況並不太好,疫情比中國的情況還糟,因此,無論泰國人或中國人,大家一樣需與隆波保持距離,一樣見不到隆波。在見不到隆波、無法見到高僧大德或無法前來寺廟的日子,其實那正是在訓練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為強大。
隆波今早開示,好幾個人的修行很好,這說明雖然大家與隆波是有距離的,但大家並沒有放下修行,並且有在用功。因此,即使我們沒有前來寺廟、沒有見到隆波,或沒有見到老師及師父們,但(對修行)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即是我們的用功、精進。
那些離隆波很近的人,若不精進用功、不返觀自己的煩惱習氣,亦無法進步。而那些離隆波很遠,卻精進、勤奮及用功的人……如同現在(中國人的)群體,雖然大家距離遙遠,卻精進地用功,修行亦可進步。現在正聞法的泰國人,若依然覺得自己離隆波很遠,離寺廟很遠,因不能前來寺廟而沒有信心,則需好好地重新審視自己。
這一段時間,泰國的疫情堪稱為嚴峻,大家必須遵守紀律,待在家裡。其實,這是可以與自己在一起的黃金時間,我們能不斷地探究及了解自己,將所有的時間用於修行。
事實上,此次新冠肺炎屬於全世界的疫情,百年一遇,這將載入世界歷史的一頁,我們遇上最大的一場傳染病,屬於全世界最大的疫情問題。但尚未遇見疫情問題之前,我們生命的問題亦是層出不窮。
佛陀開示,人類最適合於修行,因為人類既有苦,也有樂,但不會過於快樂或痛苦。人類會面對一些壓力,接觸各式各樣的所緣……若我們訓練去觀,比如:接觸所緣時,我們的心是如何動蕩。六根與六塵接觸之後,心會動蕩不安,我們不斷地有覺性,及時地知道這一點。
「接觸」是我們的老師,它可以教導我們,讓我們的修行更加進步。無論世間發生什麼,我們都需好好呵護自己的身與心,持續不斷地訓練去觀,如此我們便能從各種危機及種種世間的問題中獲益,這會讓我們成長。
修行很久,為何沒有進步?
麥琪媽媽並不擔心大家,因為大家十分用心修行,僅是傳達給泰國的學員或正聽直播開示的人,必須了解——現在是我們的黃金時間,我們對自己感興趣,持之以恆地用功,認識自己及了解自己。如此,當此危機過去之後,我們便會發現,生命太有價值了。
我們的生命並不長久,百年僅是瞬間而已,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性。比如,無緣無故出現了傳染病,大家在各個方面十分艱難。實際上,這演示「法」給我們看——生命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大家切勿疏忽大意,生命還剩下多少時間,我們並不知曉。餘下的時間,我們精進地用功,觀照自己。
已曾述說,那些希望在今生取得道果、涅槃之人,並不僅是兒戲般地(修行),必須感興趣,持續不斷地關注自己的身與心,而不僅僅只關注在固定形式的用功。若修行只在固定形式用功,如此時間是不足的,那便無法累積足以讓我們離苦的力量與正見。
因此,我們必須勤奮地去觀,在日常生活中精進地觀照,在固定形式中持之以恆地用功,而不僅是混時間。比如修行,一小時混過去後,心裡覺得舒服,但心已溜到其他地方玩戲,如此修行便永遠無法進步。
我們已修行很久,為何沒有進步?沒有進步,是因爲心的力量不足。總的來説,麥琪媽媽就闡述這一部分,僅是開示得較短。剩下的時間,讓大家提問。若尚有剩餘的時間,再繼續與大家互動。
接下來,回答問題。
面對不喜歡的人,如何自處?
學員1:我有多年的社交恐懼,害怕面對一些人或一群人。之前對治的方法是逃避或緊盯,但很苦。請麥琪媽媽開示。
麥琪奧蘭努:這取決於我們是否有必要與他人見面。比如:這一群人,我不想見他們,如果我們並不需要與他們見面,那可不用見面。假設他們是需要見的人,那我們就呵護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安住。
假設他們是自己不喜歡的一群人,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心是不善心。我們及時地知道自己的不善心,將自己的手腳、嘴巴守住,隨後盡自己的義務,如此即可。
至於一些群體是如何的,那是他人的煩惱習氣,我們並沒有職責做些什麼,但我們有職責呵護自己的身與口,持戒,訓練觀照自己的心。比如:我們接觸之後瞋心生起,我們就去觀察。
麥琪媽媽曾經闡述,煩惱習氣生起了,我們不隨著它走,也不與其對抗,僅是看著它工作。舉個例子,瞋心生起了,我們去觀察——必須先有接觸,接觸之後,瞋心才會生起。我們去觀察——身體是一個部分,瞋心又是另一個摻雜在胸口的部分,覺知又是另一個部分。如此訓練,即是「分離蘊」。
我們進而觀察——瞋心並不是恆常不變的。如果我們看到瞋心並不恆常,其實已看到一個蘊,即「行蘊」。心作為觀者,我們去覺知及感覺,發現它並不是恆常不變的,我們去看它不斷地運作,這即是「開發智慧」。
因此,我們呵護自己的身與口,觀照自己的煩惱習氣。在我們及時地知道煩惱習氣時,煩惱習氣就會慢慢地消失。結果就是——曾經累積瞋心的慣性,便會虧損及虧本。我們持續地觀照,瞋心消失了,我們再去看這群人,瞋心又會再次生起,我們又再次返觀自己的瞋心。
若我們必須見到某一群人,那屬於業報。過去的業報,導致如此的結果——我們是如此的出生、擁有這樣的面孔、這樣的性格、這樣的父母、這樣的朋友,必須遇見如此的狀況……感覺到了嗎?沒有任何人的遭遇全然相同。每一個人的生命,一路走來皆不重複,因為每一個人所造的業不盡相同,「業的累積」數也數不清。
因此,佛陀開示:我們不對「業」進行研究,但我們願意接受,因為這是業報的結果。比如,我們必須見到這一群人,無論如何都必須見面,無法躲避。一旦見到這些人,瞋心生起了,我們就返觀自己。雖然無法迴避必須與這群人見面的果報,但我們可以及時地知道自己的煩惱習氣。
煩惱習氣源自於我們曾經累積的慣性,而且累積了很長時間,那是隨眠煩惱,也就是心方面的慣性。一旦接觸不喜歡的境界,「瞋隨眠」就會運作,生起瞋心,對嗎?一旦我們及時地知道瞋心,不斷地觀照,不與它對抗,瞋心便會消失。一旦瞋心消失,造作瞋心的隨眠煩惱便會虧損。
因此,每一次接觸,我們及時地知道自己的瞋心,及時地知道自己的煩惱習氣,如此隨眠煩惱就會逐漸虧損、慢慢地萎縮。
別氣餒!「別生氣、別生氣!為什麼自己沒有進步呢?」其實並不是自己的修行沒有好起來,而是我們有及時地知道自己的煩惱及瞋心。與前年或去年相比,自己的瞋心是否減少了?
事實上,所有一切皆是有因有果的。我們瞋心厚重是因為曾經累積它,若及時地知道,瞋心便會減少;若沒有及時地知道,不斷地隨順它,在身與口上破戒,瞋心就會增長。因此,大家需先呵護自己的身與口,然後觀照自己的心,持續不斷地訓練及觀察,如此我們就會慢慢地進步。
我們尚無法回避這一群人,但我們訓練不斷地觀照自己的煩惱習氣,這一群人反而對我們有利益,爲我們帶來好處,讓我們可以提升自己及成長。較後,我們會感謝他們,因為他們讓我們成長了。
麥琪媽媽曾經告訴小孩們,若我們懂得善用,世間的問題全是為了磨煉及提升我們自己,讓我們得以成長。
如果我們不需要見這一群人,那也可不用去見。除非是回避不了,必須每天見面,那我們就去提升自己,返觀自己,如此我們的心就會提升。
尚有另一項我們需觀照的部分——我們不喜歡的這一類人,也許正源於他們不喜歡我們自己。其實我們是好或是壞,那取決於我們自己,並不在於他人如何看待自己,或覺得他人不重視自己。自己就是自己本來該呈現的樣子。我們修行、提升自己,如此我們就會慢慢成長。其實,這已是最好的一條路了。
無論發生任何事,我們失誤或面對任何問題,別只是一味地氣餒,應重新站起來,用心學習,重新提升自己,持續不斷地及時知道自己的煩惱習氣。當我們的煩惱習氣淡薄了,我們就會成長,便會將生命的價值發揮出來。
麥琪媽媽的回答,你覺得還可以嗎?你還有什麼問題要提問?
如何觀照恐懼?
學員1:有時恐懼很深,完全沒辦法走出來。
麥琪奧蘭努:去訓練,試著先觀照那些微小的恐懼。事實上,在恐懼感變得強烈之前,先會生起少許的恐懼。若我們無法觀照強烈的恐懼感,當有一些恐懼感生起時,先訓練去覺知。
意識到了嗎?假設我們害怕這一群人……我們先觀察自己,自己面對什麼事物時,恐懼會少一些,我們先訓練觀照微小的恐懼感。
「恐懼」屬於瞋心家族。一旦恐懼生起了,我們去觀察——身體是一個部分,恐懼的感覺在(胸口)這處,持續不斷地感覺它。恐懼時,暫時不必做其他的事,先持續不斷地感覺(胸口)此處,看看這種感覺究竟會待多久。去戰鬥!訓練觀照恐懼感。
假設觀照不了……麥琪媽媽曾經闡述,若煩惱習氣生起,我們不迎不拒地看著它工作,但這是指在我們的心力足夠之時,在可以看到煩惱習氣之時。倘若我們無法觀照,鬥不過煩惱習氣,我們便退回來修習奢摩他。
何謂修習奢摩他?即是——對治。比如:恐懼生起,於是我們變換所緣,轉換為觀照心喜歡或快樂的所緣,比如:念誦或修習慈悲觀,讓心有快樂,然後再回去戰鬥。如果心的力量不足,我們便退回來修習奢摩他。
因此,觀煩惱習氣時,我們也需自我度量。如果能及時地知道煩惱習氣,我們就去及時地知道它;如果無法及時地知道它,我們就採取對治的方法。但我們必須知道那屬於對治,那是奢摩他,並不是開發智慧。
如果能開發智慧,便去開發智慧;如果無法開發智慧,就退回來與單一的所緣在一起,戰鬥不了就先躲避。但我們必須訓練去觀、去看,而不是每一次都選擇逃避。如果每一次逃避,我們就無法成長。
麥琪媽媽對你的建議,如果你特別恐懼……你能說出,你現在害怕什麼嗎?
學員1:很多。
麥琪奥兰努:舉個例子。
學員1:比如幾天前,有一群師兄聚在一起泡茶,我不敢走過去。
麥琪奧蘭努:你是覺得不好意思嗎?
學員1:那時候,有一些男性在。
麥琪奥兰努:沒關係,你去知道自己的恐懼,因為麥琪媽媽還無法區分,究竟你因什麼而恐懼。假設有男生在該處,我們不敢前去,我們特別恐懼,對嗎?你害怕陌生人嗎?哦!一般上你是與比較熟悉的人互動,對吧?
學員1:也不一定。
麥琪奧蘭努:你不必與其對抗,其實自己並不必須喜歡每一個人。但若我們有職責需履行,那就去做。假設我們必須與他們交談,那就去交談,我們因而感到害怕,就去知道「害怕」,這種害怕的感覺應該不會太強烈。試著去觀,這類的恐懼感應是較少的。
比如,陌生人在該處,我們不敢進去,但如果需要進去,那便進去。假設我們有事需與同修們互動,我們便去做。他人與我們無關,他們在或不在,那是他們的事。如果我們覺得不方便,以後再進去也無妨,那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事實上,那不稱之為「害怕」,僅是「不敢」而已。訓練去做一些小事,舉個例子,如果不敢去陌生的地方,或不敢見陌生人,那可進去試一試,看看:「誒!恐懼感是恆常不變的嗎?」其實即是訓練去觀,在情緒攪動的時候,訓練觀照。
比如,恐懼生起了,你去觀察,恐懼的感覺在胸口這處,身體是一個部分,恐懼是另一個部分,這麼去分離,如此訓練去觀照。如果恐懼感生起了,不必關注其他事物,先觀照恐懼,看它能待多久,訓練觀這個,持續不斷地訓練去觀。
事實上,「提升」源自於我們不斷地訓練去觀。今天戰勝不了,那也沒關係,訓練去觀。如果戰鬥不了,那就輸吧!如果我們願意接受事實,慢慢就能觀照了。上述所提,並不是多麼嚴重之事,不必戰勝這一部分也行,因為這並不是必要的事。
但是,訓練持續不斷地觀照,恐懼屬於瞋心的一種,持續不斷地去觀,如此就會讓你越來越了解自己的身心。
如何幫助父母親近佛法?
學員2:父母不是佛教徒,也不持戒,自己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心總是灰濛濛的。請麥琪媽媽開示,如何在自己修行的同時,也能幫助自己的父母親近佛法。
麥琪奧蘭努:必須如此用心,麥琪媽媽曾經闡述,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及時機,並不是說——父母必須如自己那般去理解法。麥琪媽媽舉隆波為例,隆波的母親是很好的人,但她對修行沒有興趣。她本身是很好的人,但她的時機未到。
我們僅僅只能執行自己的職責,盡自己的義務。比如,作為孩子,我們盡子女的職責,孝敬他們、照顧他們。比如他們生病了,每一個子女都必須照顧,無論父母修行或不修行,那是我們的職責,我們需盡自己的義務。
至於讓父母修行或成為佛教徒,那是有次第的。首先,先讓他們認識佛教。如果他們認識佛教而願意接受,便開始逐步增加,讓他們懂得佈施、持戒,一步一台階地慢慢往前邁進,直到最後,我們才能教導他們修行。
我們無法限定些什麼,因為他們有其各自的基礎,我們只能盡自己的能力。至於他們能抵達什麼程度,父母有其各自的基礎。我們孝敬他們,可以與他們分享,至於他們是如何的,那是他們的事情,必須有如此的用心。而並不是——我們必須強迫他們修行。即使我們覺得修行很好,但若他們尚未準備好,無論怎麼強迫都不行的。
如果我們看到父母對修行沒有興趣,我們的心就會有些鬱悶。其實這是自己的瞋心,我們必須觀照自己的瞋心。比如:「為什麼他們不修行?為什麼他們不信仰佛教?」我們的瞋心生起了,這是我們的煩惱習氣,必須訓練及時地知道。
一旦煩惱習氣消失之後,我們就去盡自己的職責,照顧他們,與他們分享。至於他們聽或不聽,那取決於他們的基礎。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修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見法,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離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每個人都曾累積自己的善業及惡業。作為他們的孩子,我們孝敬他們,儘可能介紹他們好的事物,我們僅僅只能做到這一點。
還有其他問題要提問嗎?
學員2:我沒有問題了。
心本清淨,客塵所染
學員3: 有時心會憋悶、僵硬與狹窄。請示麥琪媽媽,如何擴大心量,讓心柔軟、慈悲?感恩。
麥琪奧蘭努:你知道自己心的「僵硬」與「狹窄」,這是正確的。修行並不是為了改造自己的心,而是如其本來面目去知道它。
你感覺到了嗎?感覺「狹窄」時,那狹窄的感覺,是被覺知的對象。你且觀察,「狹窄」是恆常不變的嗎?「狹窄」是一種造作,那不是身體,也不是心,那並不是感覺的心。你直接如此觀照,觀察「狹窄」或「憋悶」,觀照「憋悶」也可以,「憋悶」是恆常的嗎?
從修行的原理而言,我們如身本來面目去觀身,如心本來面目去觀心,而非樹立「必須要好」的目標。
麥琪媽媽想闡述的是,大家修行一段時間後,感覺到了嗎?在內心深處,我們想讓心「好」,不想讓心「不好」,我們的基礎就是如此的。一旦修行,便想追求「好」的心。事實上,這是每一個修行人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煩惱習氣。
去觀察吧!僅僅只是如其本來面目地知道。比如:心憋悶,就去觀察憋悶的感覺在(胸口)這處,身體是一個部分,感覺又是另一個部分。持續不斷地觀察,「憋悶」的感覺是恆常不變的嗎?如此去觀,覺知當下。
如果覺知當下,即在開發智慧,不用對治。我們覺知當下,以保持中立的心去知道,這個境界就會呈現變化給我們看。一旦它變化,然後知道它消失,就會變成安住的心,保持中立的心了。因此,中立且安住的心,源自於我們能觀照境界。若以保持中立的心、以沒有干預的心,如其本來面目地去觀照,就會自行獲得「好」的心。
假設我們感覺到「狹窄」,然後去觀察,「狹窄」的感覺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去看吧!看它能待多久,「狹窄」是恆常的嗎?「狹窄」的程度是否有所不同?去觀照「狹窄」。你感覺到嗎?「狹窄」的程度有所減輕?或是一模一樣?如此持續不斷去感覺,如其本來面目地觀照當下這一刻,不必對治,真正「好」的心就會緊隨而至,僅僅只是如其本來面目地知道它。
修行之後,不斷地覺知,心會自己寬廣,我們就去覺知造作。心的自然狀態即是——心本是好的,其本來面目是清明的,本身即是無限寬廣。心之所以鬱悶,是因為煩惱摻雜進來了。我們不斷地訓練觀照煩惱習氣,不斷地觀照造作,一旦摻雜進來的造作消失,心就會恢復至原本「好」的心。不必造作或創造出「好」的心,僅需及時地知道「當下生起的造作」即可。
還有什麼疑問嗎?
學員3: 沒有問題了。
覺知當下,無需擔心修行是否正確
學員4:有時能在短時間內,連續看到不同的境界,心會生起法喜。但大多時候看不到,僅能覺知一、兩個境界。請麥琪媽媽指導修行。
麥琪奧蘭努:這是正常的,就是如此照見,它便是如此的。有時看到境界,有時看不到境界;有時好,有時不好,就是如此不斷地用功。
對嗎?還是麥琪媽媽誤解了(你的意思)?
學員4:頂禮麥琪媽媽!沒有誤解,我想讓麥琪媽媽看看,這一段時間,我的修行是否正確。
麥琪奧蘭努:這可以請教阿姜巴山,因為麥琪媽媽在這一部分並不太棒。你沒有其他問題了,對嗎?你的心,現在有安住嗎?
學員4:我不太確定。
麥琪奧蘭努:你且觀察,現在的心是如何的?持續不斷地覺知,觀察它是否恆常不變。其實,實相……我們並不需要知道我們的心是什麼樣的,你能感覺到嗎?當下的境界,是被覺知的對象。去觀察——它並不恆常,就只是去感覺,足矣!無需知道名字,無需知道源於什麼,無需知道是對或錯,就只是覺知當下的境界。
因此,若你能覺知當下的境界,不斷地學習及探究,根本不必擔心自己的修行是正確或不正確。其實修行時,心會時對時錯,但若你擔心,覺得必須有人指導自己該如何糾正,怎麼是錯誤的,如此就必須不斷有人提醒自己。
如果我們覺知當下,我們觀察當下是如此的,它是恆常的嗎?如果它不恆常,就去看它的變化,那已不錯。因此,修行能抵達這一點,便會有更為微細的造作,而我們來不及看到它們。我們訓練去觀照,其實每一個人當下的心,從未恆常不變,無論粗糙或微細,皆不是恆常不變的,去觀照它持續地變化,如果我們能觀照到這一點,那就不錯!
麥琪媽媽想讓你對自己自信,去觀照它,別擔心!現在你的觀照基礎,基本上能觀到境界,無論生起什麼感覺、接觸任何事物,你都能看得見,僅是尚未完全就位,那也沒有關係。
學員4:暫時沒有問題了,感恩麥琪媽媽。
麥琪奧蘭努:待會阿姜巴山會指導你,你要訓練,對自己要自信,繼續用功!
如其本來面目地去觀照
學員5: 散亂、情緒多的時候,我容易掉進去。請麥琪媽媽指導。
麥琪奧蘭努:就只是及時地知道,心跳進去(境界)也知道,散亂也知道。若能記住這些境界,散亂若生起,覺性就會自行生起;心跳進去境界時,覺性也會自行生起。
比如,你提及心喜歡跳進去(境界),對嗎?且訓練常常去觀,「心跳進去」的這個境界,其實就是心忘了自己,完全浸泡進去了。大概能意識到嗎?一旦心跳進去,知道「心跳進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
至於散亂,散亂的境界就是心散開,沒有禪定,我們能感覺到這個境界。其實,中國人與泰國人散亂的境界是一樣的;中國人與泰國人「心跳進去」的境界也是一樣的。重點在於——若能看到心跳進去,及時地知道,它消失了,或它習慣於再次跳進去,我們再次知道;再次跳進去,再次知道……如果我們常常地知道,心便能記住「心跳進去」的狀態。接下來「心跳進去」的瞬間,覺性就會生起。
假設心喜歡「跳進去」,喜歡散亂,如果我們常常地及時知道,僅是覺知這兩個境界,就能讓我們的覺性生起得越來越頻繁。訓練常常看到境界,常常記得境界。
「心跳進去」的境界源自於習慣,一旦我們常常地知道,「心跳進去」的習慣就會逐漸遞減。其實,最好的就是——及時地知道境界,如其本來面目地去觀。比如,「心跳進去」,知道「心跳進去」;散亂,知道「散亂」,這就不錯了,常常地訓練觀照即可。
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學員5:沒有問題了。
將弱點轉化為優點
學員6:隆波帕默尊者讓我看「想要」,我看到很多的「想要」、操控、努力……進步不大,請麥琪媽媽看看,我的修行是否正確?
麥琪奧蘭努:那你以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沒有進步呢?
學員6:其實想讓麥琪媽媽看看,我的修行是否正確,自己還是覺得有一些進步的。
麥琪奧蘭努:由於麥琪媽媽看的能力不強,這就交給阿姜巴山。
我們知道自己的「想要」……麥琪媽媽已經闡述,每個人的弱點,比如有些人瞋心厚重,若常常地覺知自己的瞋心,覺性就會頻繁地生起。假設你的欲望很強,時而想要這個、時而想要那個,常常訓練去觀照,如此你的覺性也會生起得頻繁,智慧也可以提升。
因此,每一個人的弱點不同,若能自知,常常去觀照那項弱點,那項弱點就會轉變為讓自己成長的優點了。比如,我們的欲望很強,「想要」生起了,及時地知道;「想要」生起了,及時地知道。感覺到了嗎?現在你能更快速地捕捉到「想要」的感覺,這稱之為「進步」。
事實上,我們訓練觀五蘊,比如「想要」,感覺到嗎?它並不是身體,也不是心。「想要」的感覺在(胸口)此處,它屬於貪心家族,它是一種造作,屬於行蘊的範疇。
如果我們訓練觀照它,然後分離——「想要」與「身體」是不同的部分,「想要」與「心」又是不同的部分。訓練觀照「想要」,「想要」本身並不是恆常不變的。看到它不恆常,我們就已看到「想要」的三法印。如果我們常常去觀,無論如何都會進步的。
事實上,無法以短時間衡量自己是否進步,必須用上好幾個月、半年或一年的累積。比如我們不斷地及時知道自己的「想要」,接下來「想要」生起時,覺性就會更快地生起。
另一項就是——我們累積正見,看到無常,看到「想要」的三法印。持續不斷地看到「想要」的三法印,我們便在累積正確的見解。那屬於「量」的累積,尚未抵達「質」的變化。只要我們不斷地累積正確的正見,我們則每一天都在進步。雖然我們每一天進步,但它並不明顯。我們每一天都往前邁步,不斷地觀照當下的身心,到了某一天,心就會自行長大,不用立即來到「質」的變化。
我們不斷地及時知道自己的「想要」,「想要」就越來越難以控制我們。「想要」生起了,我們及時地知道,我們就不會被「想要」或欲望所控制,進而在身與口上做些不好的事,對嗎?由於我們越來越快速地及時知道,戒就會好起來,於是便有了進步,對嗎?
「進步」源自於智慧的累積,有時並不明顯,於是我們需不斷地進步。以一年作為衡量基準——去年是如何的?今年是如何的?如此若有進步,我們才能看得出來。至於是否有進步,自己可以知道,我們可以與去年做對比,衡量自己究竟有沒有進步。
如果我們的「想要」減少了,說明我們進步了,如果我們看到它們,其實已經進步了,一天一步地進步,僅是進步得並不特別明顯。因此,不斷地看到「想要」,這已很好了,訓練不斷地觀下去。隨喜功德。
如何度過欲愛關?
學員7:請問出家人如何度過欲愛這一關?每個月總有幾天,荷爾蒙激素分泌時,情緒波動大。
麥琪奧蘭努:事實上,我們就只是及時地知道而已。去持戒,比如:作為出家人,我們需持守出家人的戒,去持守自己的戒律。至於情緒波動很大,那是身體的自然狀況,它生起了,我們不必批判它,我們不斷地及時知道。
假設情緒生起,情緒不是身體,情緒是被心感知的對象。如正常般地去觀,觀生起的情緒並不是恆常不變的,不斷地如此覺知,以此作為自己的禪修所緣,看到它的三法印。如果能看到這一點,它讓我們可以開發智慧。
因此,別氣餒:「誒!煩惱習氣生起了。為什麼我不好?為什麼我不進步?」何時我們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便依然會有這項煩惱習氣。然而,煩惱習氣生起了,哪個煩惱習氣強烈,哪個煩惱習氣就在眼前,我們就先去觀照它——煩惱習氣是被我們觀察的對象,煩惱習氣並不是恆常不變的,它僅僅只是被我們觀察的一個境界而已。
我們必須持守自己的戒,比如,我們感到十分煩躁,別從身口上表現出來,別去傷害他人。我們去觀照,比如,我們感到煩躁,去觀照自己的煩躁,觀察身體是一個部分,煩躁是另一個部分。
這方面的事情避免不了,比如,荷爾蒙產生變化,它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身體對心也會造成影響。由於我們依然被環境及情緒所控制,所以我們必須覺知它,別讓自己在身與口上表現出來即可。
持續不斷地觀照它工作,一旦它消失了,還會再捲土重來,它是一種境界,讓我們可以進步的一種境界。別氣餒!淫欲心或是貪心……比如隆波教導僧人時,就會教導:「別去想,淫欲心就長不大。」比如,它開始造作了,別投降!別跟隨它去想,那僅僅只是淫欲心。
比如荷爾蒙,僅僅只是一種煩躁而已,訓練去觀察及覺知它,那與剛才提及隆波教導僧人是另一回事。
若想問得比這更多,可以繼續提問。
學員7:我想請問,內在有一個微細的自我身份認可,荷爾蒙加上微細的身份或性別角色認可,導致這種苦的產生。是否應破掉微細的自我身份認可?是否認為自己是女性或男性,這種性別認可,導致苦更深?是不是荷爾蒙加上概念法,導致欲愛的產生?
麥琪奧蘭努:淫欲心與性別並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有。一旦被刺激,淫欲心就有可能生起。因此,有時隆波教導僧人,如果被刺激了,那是一種接觸,心就會開始造作。如果它開始造作淫欲心,往淫欲方面去想,隆波就教導僧人,別跟隨著去想。
比如,想到淫欲這一部分,便帶心去想其他的,比如:念誦「佛陀」或觀呼吸,或是自己擅長的禪修所緣,或修習慈悲觀。如果越(往淫欲方面去)想,淫欲心就會越來越熾盛。我們不投降,因為我們是出家人,我們不會放任,不會讓它不斷地造作、增強,直至鬥不過它,這是一回事。
另外,荷爾蒙這一部分,它僅僅只是外在的刺激。身體受到刺激,隨眠煩惱就會造作出煩惱習氣。如果我們沒有這項隨眠煩惱,它就無法造作出淫欲心。事實上,大家還不是阿羅漢,亦未證得三果阿那含,因此淫欲心還會生起。一旦有接觸、有刺激……其實荷爾蒙是一種外在的刺激,一旦刺激之後,(淫欲心)就會生起。
我們的職責是——及時地知道,持戒,然後看著它工作。別放任它長大,也就是不往淫欲方面作思維,我們思維其他的事物,這一部分就會減少。
這樣的回答可以嗎?
學員7:感恩。
真正離苦的方式,僅有觀身心的三法印
學員8:關於禪定、剎那定及安止定,都需以覺性作為基礎。是否有覺性,才是正定?
麥琪奧蘭努:必須有覺性,才有禪定,它們是一起生起的,這是正確的。為何你作此提問呢?
學員8:其實想詢問關於自己往安止定方面的進展。大約六、七年前,我修習寧靜型的禪定,也就是專注所緣的禪定。學習隆波教導的禪法以後,我就不再修習了。好多年以後,現在隨著覺性慢慢起來,心安住。以前我觀呼吸,很容易緊盯及專注,後來我就只是經行,每天經行很多,但最近我加入立禪及坐禪,感覺非常好,心會處在所緣上一、兩個小時。生活當中,我經行四、五個小時,然後打坐兩個小時。隨著覺性和安住多了,安止的狀態也很好。當更深入地往安止發展時,「心與所緣合一的禪定」及「心與所緣分離的禪定」,我不太容易區分。
麥琪奧蘭努:實際上,當出現「知者」時,觀禪與止禪是一樣的。若按照隆波的方式訓練觀禪,剎那定就會生起,一次一瞬間、一次一瞬間。若訓練止禪至抵達二禪時,同樣可以獲得「知者」。其實它的境界是一樣的,僅僅只是途徑不同。
但止禪有一個缺點——心與單一的所緣持續地在一起時,若心滿意、寧靜、快樂,心便會一直處在休息的狀態,並沒有抽身出來成為知者、觀者,僅與所緣一直粘合在一起。若我們修習止禪,心寧靜,心安住,那安住的境界,與修習剎那定所獲得的「知者」是一樣的。只是大部分修習止禪的人,他們滿意於快樂及寧靜,心與所緣在一起,心一動不動、寧靜,不願意出來觀身及觀心。
若修習止禪,心快樂及寧靜,心安住且具有力量之後,就需出來觀身及觀心工作。如果能那麼做,就不錯!
然而,隆波教導大部分的城市人,他們難以修習深邃的禪定,心的禪定不足,或根本不夠時間訓練止禪達至那般程度。因此,若你曾經做到,便以止禪作為休息,一旦休息足夠,就別僅是一味地休息,必須退出來成為知者、觀者,去分離蘊,看到身體是一個部分,感受是一個部分,造作好、造作壞是另一個部分。且將蘊分離,看到心作為知者。以止禪的力量讓心安住,看到五蘊分離,看到每一個蘊各自履行各自的工作,看蘊不斷地生滅變化,這即是「以止禪的力量開發智慧」。
事實上,這並沒有錯,僅是大部分修習止禪的人容易滿足於快樂及寧靜,誤以為這就足矣!止禪達至最高的點在於,死後可投生為梵天神,天壽很長、生命快樂、清涼且舒服,但並沒有離苦。
真正離苦的方式僅有一個,即是——觀身、觀心的三法印,持續不斷地觀下去,直至心能看到三法印。一旦看到無常,對於身心牢固的執著便會逐漸鬆開,因為已經看到身心並不能作為靠山。如此直至心能放下執著,放下身、放下心,那才能抵達真正的離苦。
事實上,所走的路可透過不同的路徑,但我們需懂得發揮它的利益,以安住、寧靜的心,觀身心工作,開發智慧,如此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地上路,抵達離苦。
覺性、禪定是十分複雜的,若不解釋,就會更加混亂,因此可請教阿姜給尊者。如果你尚有其他問題,可以提問。但若關於覺性與禪定,那是理論的部分,別向麥琪媽媽請教,否則就會聽不懂。
想給你的建議是——以你曾具有的禪定,觀身、觀心。你有看到嗎?我們的身心不斷地在變化,並不是恆常不變的。必須去觀這一點,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去觀,常常觀照這一點,有一天便能離苦。
學員8:謝謝麥琪媽媽。
對自己的身心,投入關注度
學員9:在日常生活中,大段時間心散亂,請麥琪媽媽指導,如何持續地禪修?頂禮感恩。
麥琪奧蘭努:若心散亂,那有兩個選擇:一、持續不斷地覺知身體,因為身體較為粗糙,若心散亂,就不斷地覺知身體,如此心便能獲得力量;二、若特別散亂,便以念誦作為輔助,不斷地念誦。
心散亂,即是心不斷地想些亂七八糟之事,於是我們便帶領心去想有次序的內容。有時,麥琪媽媽也會用上這個方法,比如修行時,麥琪媽媽有時念誦「Itipiso……」。如果極為散亂,一邊念誦「Itipiso」,還一邊想著其他的內容,便會運用其他方法,有時數一至八,不斷地數……稍微變換所緣,讓力道更為強大,否則心會特別散亂。
簡而言之,如果心散亂,別放任它散亂。心與某個所緣在一起,與它在一起之後,心快樂、舒服,但不會想入非非。心散亂,隨它去,我們返回來與自己的禪修所緣在一起,覺知身體或是念誦。
然而,心的狀態即是散亂,對嗎?心又會再次散亂。如果心再次散亂,不用阻止它,再次回來與自己臨時的家在一起。心溜走了,再回來;溜走了,再回來。如果常常這麼訓練,心就會越來越多地與自己在一起,然後心就可以安住,散亂便會遞減。僅是別放任自己的心即可。
其實,我們對修行需感興趣,對其投入關注度。我們對自己的身心應經常投入關注度,比如,一整天不斷地想到自己的身與心,相較於自己的身心,其他事物的重要性在其次。除非是自己的職責使然,那我們便全力以赴。
因此,那是我們的職責,作為佛教徒,我們不會放任自己。若我們有義務需履行,那我們就去做。除了職責以外,若心散亂,別放任心不斷地散亂。我們與自己的身心在一起,以念誦或其他的方法,我們對自己的身心投入關注度,對其感興趣。如果我們不斷地投入關注度,修行的心意就會堅決。相較於修行,其他事物的重要性在其次。
中國人可能沒多少人是如此的狀況,但麥琪媽媽看到許多泰國人,他們在固定形式用功修行,將此視為一種職責。一旦固定形式練習結束後,便放任心散亂。如果這麼做,如同自己一天走一步,別人卻一天走好幾步,自己的進度就會緩慢。因此,每一天我們都必須對修行投入關注度,如此進步才會快。
還有其他問題提問嗎?
學員9: 沒有問題了。
女性若不出家,如何修行?
學員10: 請麥琪媽媽開示,作為一位獨身的女性,在不出家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修行?
麥琪奧蘭努:麥琪媽媽不知道在中國的情況,但在泰國,出家或不出家,其實是一樣的,那取決於自己。
若單身,我們可以自己獨立,無論做些什麼,我們都是獨立的,可以自由地規劃自己的生活。因此,工作存錢,剩下的時間,每一天安排時間修行,持之以恆地用功,不跑到其他地方,如此我們便能進步。
(修行)並不必須出家,假設我們出家了,就必須與群體在一起。如果在寺廟,就必須與僧團在一起,那就會有許多規矩、規章制度,然後有很多工作必須去做。
另外,人與人之間會有很多衝突,一個人獨處會更為舒服一些,可以安排及規劃自己周圍的環境,一切取決於自己。我們把時間用來修行,別將時間浪費在世間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我們能成為一位很好的修行人,而不需要出家。
因此,麥琪媽媽並沒有覺得出家與不出家有多大區別。作為出家人,若去到混亂及動蕩不安之處,修行或會更為困難一些。但若我們獨處,我們的修行可以更加容易。
如果我們獨身而不會寂寞,那是最好的了。即使在寺廟裡,每一個人都是獨處的,到了時間便修行,將自己的生命做好規劃,獨自修行。並不會有好幾個人共處,如果好幾個人共處,無論如何都會發生衝突的。如果一個人獨處而能修行,那是最好的了,其實麥琪媽媽更喜歡如此的方式。
還有其他疑問嗎?
學員10:沒有問題了。
麥琪奧蘭努:還有誰有疑問?沒有,那我們到此結束。
一般情況下,大家是有距離的,不知新冠肺炎何時結束,或許還會延續一段時間。隆波、麥琪媽媽及每一位高僧大德,都對大家懷有良好的願望,希望大家進步。隆波、麥琪媽媽及所有的高僧大德,都在背後默默地鼓勵與支持大家,大家一定要用功修行。願每一位快樂、進步,所有良好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
大家精進地用功,願每一個人都能在法上持續地進步,願每一個人快樂、吉祥、進步。麥琪媽媽隨喜所有人的功德。
(完結)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若有疏失之處,請以泰文的開示為準。轉載請保留聲明及出處。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