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巴山
Ajahn Prasan Bhuddhakulsomsiri
微法談聽錄
2019年12月27日B|第十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https://dev.shineling.org/wp-content/uploads/2021/09/LPW002-D-1024x1024.jpg)
大家去訓練,慢慢不斷地觀自己的心,
有一天自然就會逐漸地好起來,
覺性就會好起來。
由於我們常常看到境界,
煩惱習氣的力量便會越來越減弱。
由於我們不斷及時地知道煩惱習氣,
煩惱習氣便不會控制心,
進而讓我們造作惡業。
一旦煩惱習氣沒有被餵養食物、
沒有獲得迎合,
煩惱習氣的力量便會減弱。
一旦煩惱習氣的力量減弱,
我們修行就會變得更加容易。
「修行更加容易」
與「見法速度的快或慢」
並沒有關係。
「修行更加容易」是指——
修行更加地平順,
因為每一項煩惱習氣控制心時,
就會讓我們的修行變得困難。
假設「痴」很多的人……
阿姜宋彩尊者以自己為例,
在某一時段,尊者的「痴」特別多,
無論做什麼都是迷迷糊糊的,
根本觀不了心。
於是,尊者只能忍耐地與「痴」戰鬥。
煩惱習氣——「痴」
讓修行很難,對嗎?
如果我們是瞋心厚重的人,
極為容易煩躁,
無論什麼都感覺煩躁不安,
有的僅是煩躁的多或少。
如果心不斷處在瞋心之中,
始終被火燃燒,從未快樂過,
如此心便不會有禪定。
為什麼?
因為「快樂」是禪定生起的近因。
若我們的心全被瞋心控制,
便難以訓練禪定,
因為我們的心不舒服,明白嗎?
這(道理)是很清楚的。
如果我們的貪心厚重,
修行亦會極為困難。
為什麼?因為我們過於貪婪。
在貪婪時,我們並沒有以正常人的心修行,
而是在貪心的驅動下修行,
強烈的貪心指揮我們日日夜夜不眠,
僅為了更快速地見法。
那並不可能,為什麼?
因為精進的意思是——
精進地燃燒煩惱習氣,
而不是修行之後,迎合煩惱習氣,
那是絕然不同的。
若有一人日日夜夜不眠,
也許他正在精進地燃燒煩惱習氣;
而另一人日日夜夜不眠,
或許他正在餵養煩惱習氣。
仰賴於強烈的貪心,
日日夜夜不眠,
目標是為了讓心「好」,
讓「我」可以進步,
以如此的動機修行。
列舉以上例子,大家能看到畫面嗎?
煩惱習氣讓我們的修行很難,
但這與我們見法的速度是快或慢
全然沒有絲毫關係,完全是兩回事!
比如,有些人「我慢」很強,
認為自己很厲害,不相信任何人。
我慢很強的人,常態為何?
即是不喜歡聽任何人的,
無論誰介紹什麼都不想接受。
每一次高僧大德指出:
「你這點錯了,那點不好……」
我慢很強的人會如何?
他會不接受、排斥、有瞋心、頑固。
為何有瞋心?
因為當高僧大德指導我們時,
就會觸碰到自己的我慢,
我們尚有不足,對嗎?
如此我們便難以學法。
以上例子便是——
「煩惱習氣讓我們的修行很難」之寫照。
因此,那些煩惱習氣極多的人,
在修行路上必然是苦的。
在修行這條路上,必然充滿了苦,
因為每一項煩惱習氣都會為我們帶來苦。
所謂「修行很苦」,並不是指——
必須在固定形式裡日日夜夜修行,
日日夜夜經行、日日夜夜打坐,
在這一部分做得比別人更多,
才會成功,並非如此!
「修行很苦」的意思是——
你的修行路上,一直都是充滿了痛苦。
為什麼?
因為每一項煩惱習氣,
都會讓我們的心苦。
我們試著想一想,在修行路上,
那些「修行時清涼、無貪的人」
與「修行時充滿貪心」,
二者之間,誰較為快樂?對嗎?
因此,我們不斷地認識自己的煩惱習氣,
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它。
煩惱習氣沒有獲得餵養,
其力量便會減弱,
我們的修行就會逐漸變得容易。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若內容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全篇法談文字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