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佛教的傳統說法,現在這劫稱為賢劫(Bhadda kappa)。在這劫的四阿僧祇與十萬劫之前,那劫稱為精髓(Sāramaṇḍa,核醍醐)劫,那劫有四尊佛出現世間,首先有唐杭卡拉(Taṇhaṅkara)佛、美唐卡拉(Medhaṅkara)佛和薩拉囊卡拉(Saraṇaṅkara)佛這三尊佛出現世間,接著是為我們的菩薩授記的燃燈佛。
依據三藏及註釋書的記載,在過去的四阿僧祇與十萬劫期間有二十四尊佛出現世間,加上我們的喬達摩佛,則共有二十五尊佛。這二十五尊佛為:
- 燃燈佛(Dīpaṅkara Buddha)
- 憍陳如佛(Koṇḍañña Buddha)
- 吉祥佛(Maṅgala Buddha)
- 善意佛(Sumana Buddha)
- 雷瓦達佛(Revata Buddh)
- 索毘達佛(Sobhita Buddha)
- 最高見佛(Anomadassī Buddha)
- 紅蓮花佛(Paduma Buddha)
- 那拉達佛(Nārada Buddha)
- 勝蓮花佛(Padumuttara Buddha)
- 善慧佛(Sumedha Buddha)
- 善生佛(Sujāta Buddha)
- 喜見佛(Piyadassī Buddha)
- 見義佛(Atthadassī Buddha)
- 見法佛(Dhammadassī Buddha)
- 悉達多佛(Siddhattha Buddha)
- 提舍佛(Tissa Buddha)
- 弗沙佛(Phussa Buddha)
- 毘婆尸佛(Vipassī Buddha)
- 尸棄佛(Sikhī Buddha)
- 毘舍浮佛(Vessabhū Buddha)
- 拘留孫佛(Kakusandha Buddha)
- 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 Buddha)
- 迦葉佛(Kassapa Buddha)
- 喬達摩佛(Gotama)
如果把這二十五尊佛再加上剛才提到精髓劫的那三尊佛,則有二十八尊佛。在南傳佛教的傳統,會讚頌二十八佛,也會經常提到過去的二十四佛。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這二十五佛的詳細內容,請閱讀《大佛史》(The Great Chornicle of Buddhas),以下我們只是簡單地談談他們之間的差別。
一、壽量不同(āyu vematta)
「壽量不同」是指諸佛間在他們出現世間時人類平均壽命長短的不同。
燃燈佛(Dīpaṅkara)、憍陳如佛(Koṇḍañña)、最高見佛(Anomadassī)、紅蓮花佛(Paduma)、勝蓮花佛(Padumuttara)、見義佛(Atthadassī)、見法佛(Dhammadassī)、悉達多佛(Siddhattha)以及提舍佛(Tissa),這九尊佛出世時壽量是十萬歲;
吉祥佛(Maṅgala)、善意佛(Sumana)、索毘達佛(Sobhita)、那拉達佛(Nārada)、善慧佛(Sumedha)、善生佛(Sujāta)、喜見佛(Piyadassī)以及弗沙佛(Phussa),這八尊佛出世時壽量是九萬歲;
雷瓦達佛(Revata)和毘舍浮佛(Vessabhū),這兩尊佛出世時壽量是六萬歲;
毘婆尸佛(Vipassī)出世時壽量是八萬歲;尸棄佛(Sikhī)出世時壽量是七萬歲;拘留孫佛(Kakusandha)出世時壽量是四萬歲;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出世時壽量是三萬歲;迦葉佛(Kassapa)出世時壽量是兩萬歲;而我們的喬達摩佛(Gotama)出世時壽量是一百歲。
佛陀出世時的壽劫長短
諸佛通常不會在人類壽量遞增的劫時出現世間。因為假如佛陀在遞增的劫時出世,並教導無常、苦和無我的教法,由於有情的壽量一劫比一劫長,他們將無法理解諸行無常、苦和無我的特相。由於這個原因,諸佛不會在任何增劫出世,而只會在減劫裡出世。
即使在減劫中,諸佛只在壽量最多十萬歲時出世。他們不會在壽量超過十萬歲時出世,因為人們會對諸行無常、苦和無我特相的教法充耳而不聞。當人類的壽量遞減時,他們可能在壽量至少一百歲時出世。當壽量少於一百歲時,諸佛是不會在這麼短的壽量裡出世的,因為即使諸行無常、苦和無我的教法自然輝耀而顯著,由於眾生的貪瞋癡煩惱是與時俱增的,儘管有佛陀的教法,眾生也無法接受、遵循和修習佛陀的教法。所以在壽量少於一百歲時,是不會有佛陀出現世間的。
正是如此,諸佛最多在壽量十萬歲,最少在壽量一百歲時出世。儘管確實他們出世在最多和最少壽量這兩劫之間的減劫,諸佛只在壽量相符以及他們在菩薩期間修波羅蜜所累積的菩提資糧達到成熟程度相符的時劫中出世。那些菩提資糧在適合他們成佛的壽量十萬歲時成熟的菩薩,他們會在那個壽量十萬歲時出世成佛;那些還在積累波羅蜜而菩提資糧尚未成熟的菩薩,就不會在壽量十萬歲時出世,而是會等到他們的菩提資糧成熟的壽量時出世,可能是在壽量九萬歲,或者在壽量八萬歲、七萬歲、六萬歲等出世。
在這個賢劫中,拘留孫佛(Kakusandha)在壽量四萬歲時出世;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在壽量三萬歲時出世;迦葉佛(Kassapa)在壽量兩萬歲的劫時出世;從此可能會期待我們的喬達摩佛(Gotama)會以類似的方式出世,比如說在迦葉佛之後過了一個中劫,在壽量十萬歲時;但他那時是無法出世的,因為他的波羅蜜資糧還沒有成熟。不僅如此,他也無法在壽量五千歲、一千歲或五百歲時出世。因為他只能在作為維山達拉王子的那一世才能完全地圓滿波羅蜜。僅僅只在那一世,他的波羅蜜才達到最圓滿的程度。在當維山達拉王子的那一世,是在壽量一百歲之時。由於他的波羅蜜已經完全圓滿,因此喬達摩佛只在同樣的壽量,在壽量一百歲的劫時出世。
二、身量不同(pamāṇa vematta)
「身量不同」是指諸佛間身高的不同。
燃燈佛(Dīpaṅkara)、雷瓦達佛(Revata)、喜見佛(Piyadassī)、見義佛(Atthadassī)、見法佛(Dhammadassī)以及毘婆尸佛(Vipassī),這六尊佛的身高是八十腕尺;
憍陳如佛(Koṇḍañña)、吉祥佛(Maṅgala)、那拉達佛(Nārada)以及善慧佛(Sumedha),這四尊佛的身高是八十八腕尺;
善意佛(Sumana)的身高是九十腕尺;
索毘達佛(Sobhita)、最高見佛(Anomadassī)、紅蓮花佛(Paduma)、勝蓮花佛(Padumuttara)以及弗沙佛(Phussa),這五尊佛的身高是五十八腕尺;
善生佛(Sujāta)的身高是五十腕尺;
悉達多佛(Siddhattha)、提舍佛(Tissa)以及毘舍浮佛(Vessabhū),這三尊佛的身高是六十腕尺;
尸棄佛(Sikhī)的身高是七十腕尺;
拘留孫佛(Kakusandha)、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和迦葉佛(Kassapa),他們的身高分別是四十腕尺、三十腕尺和二十腕尺;
喬達摩佛(Gotama)的身高是十六或十八腕尺。
三、種姓不同(kula vematta)
「種姓不同」是指諸佛間種姓的不同。
拘留孫佛(Kakusandha)、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和迦葉佛(Kassapa)出生在婆羅門種姓;而其餘的二十二尊佛則出生在剎帝利種姓。當世間上的人們認為剎帝利是最殊勝時,諸佛就出自剎帝利種姓;當人們認為婆羅門是最殊勝時,諸佛就屬於婆羅門種姓。
四、修苦行的時間不同(padhāna vematta, 精勤不同)
燃燈佛(Dīpaṅkara)、憍陳如佛(Koṇḍañña)、善意佛(Sumana)、最高見佛(Anomadassī)、善生佛(Sujāta)、悉達多佛(Siddhattha)以及拘留孫佛(Kakusandha),這七尊佛修習苦行十個月;
吉祥佛(Maṅgala)、善慧佛(Sumedha)、提舍佛(Tissa)以及尸棄佛(Sikhī),這四尊佛修習苦行八個月;
雷瓦達佛(Revata)修習苦行七個月;索毘達佛(Sobhita)修習苦行四個月;
紅蓮花佛(Paduma)、見義佛(Atthadassī)以及毘婆尸佛(Vipassī),這三尊佛修習苦行半個月(十五天);
那拉達佛(Nārada)、勝蓮花佛(Padumuttara)、見法佛(Dhammadassī)和迦葉佛(Kassapa),這四尊佛修習苦行七天;
喜見佛(Piyadassī)、弗沙佛(Phussa)、毘舍浮佛(Vessabhū)以及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這四尊佛修習苦行六個月;
我們的喬達摩佛(Gotama),三界之尊,擁有不可思議的特質,修習苦行長達六年。
正如他們壽量等的差異是有原因的;同樣地,修苦行時間的差異也是有原因的,特別是我們的喬達摩佛。我們研究聖典可以發現那是因為他的不善業。
在迦葉佛(Kassapa)時代,當時菩薩是護輝(Jotipāla)婆羅門青年,那時他愚癡地冒犯迦葉佛說:「這個剃頭的人怎麼可能證得阿羅漢智和一切知智呢!菩提確實是非常難以體證的。」由於該不善語業,菩薩在最後生修習苦行達六年之久。
關於經文直接談到佛陀必須花六年的時間修習苦行來承受不善業報(kammavipāka)的事實,可以理解那些只修習苦行七天的佛陀,是由於他們有足夠大的善業。
五、身光不同(rasmi vematta)
吉祥佛(Maṅgala)的身光散播並存續於一萬個輪圍界;勝蓮花佛(Padumuttara)的身光達到十二由旬;毘婆尸佛(Vipassī)的身光達到七由旬;尸棄佛(Sikhī)的身光達到三由旬;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身光達到十由旬;喬達摩佛(Gotama)的身光達到四腕尺,也就是一尋;其餘諸佛的身光是不恒常的;諸佛們想要照多遠,他們的身光就能照耀多遠。
在《長部‧大品‧大本經(Mahāpadāna Sutta)註》提到:“Tatra rasmi vemattaṃ ajjhāsayappaṭibaddhaṃ, yo yattakaṃ icchati, tassa tattakaṃ sarīrappabhā pharati. Maṅgalassa pana niccampi dasasahassilokadhātuṃ pharatū’ti ajjhāsayo ahosi.[efn_note]DA.ii,p.18.[/efn_note]”在諸佛的差異之中,身光的不同(rasmi vematta)與在菩薩時,自己在修習波羅蜜期間的發願有關。在修習波羅蜜之時,如果菩薩想要在成佛後他的身光能散播到某個程度,他的身光就達到那個程度。然而,吉祥佛的願望是:「願我的身光散播遍及一萬個輪圍界。」這是義註原文的意思。在它的復註(Ṭīkā)中,「意樂(ajjhāsaya,內心傾向)」解釋為關於菩薩在修習波羅蜜時所發的願。
當人們在尋求諸佛間身光差異的原因時,他可能會認為那是他們所圓滿的波羅蜜。諸註釋師對吉祥佛的身光遍及一萬個輪圍界的故事,就是這樣解釋的。
猶如喬達摩菩薩在作為維山達拉王子的那一世一般,在吉祥菩薩圓滿波羅蜜的最後一世,他有一次曾與他的家人住在一座類似曲山(Vaṅka-pabbata)的山上,有一個叫鋸齒(Kharadāṭhika)的食人夜叉化成一個婆羅門來到菩薩面前,請求菩薩給他一對兒女。菩薩非常歡喜地想說:「我將把他們給布施了。」實際上他也這樣做了。
食人夜叉倚靠在走道的木欄杆上,就在菩薩看得到的地方,把這兩個孩子吞下去,猶如吞食一束蓮藕一般。當菩薩目睹鮮血從食人夜叉的嘴角流出來,就好像紅色的火焰一般,然而菩薩心中並沒有生起一絲一毫的悲傷。相反地,他很愉快地想:「這是我殊勝的布施。」接著,他發願說:「希望藉由我布施的善業,願我的身體未來發出如同這食人夜叉嘴邊的鮮血一般耀眼的光芒!」由於這個願,當他成佛時,他的身體自然散發出的光芒照耀著一萬個世界的每個角落。
根據這個解釋,應當了知身光的差異取決於諸佛們是否在過去世發過願。當一個人談到身光的差異時,他一般指的是自然發出的光芒。如果依他們的意願,以他們的威力方式來散發,任何佛陀都能使他的光芒到達他想要的地方。就威力而言,是完全沒有差別的。我們不能說:「這尊佛的威力小一些」,或者「那尊佛的威力大一些。」
六、出家時所搭的車乘不同(yāna vematta, 車乘不同)
「車乘不同」是指菩薩們出家時所搭乘交通工具的不同。
燃燈佛(Dīpaṅkara)、善意佛(Sumana)、善慧佛(Sumedha)、弗沙佛(Phussa)、尸棄佛(Sikhī)以及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是騎著象出家的;
憍陳如佛(Koṇḍañña)、雷瓦達佛(Revata)、紅蓮花佛(Paduma)、喜見佛(Piyadassī)、毘婆尸佛(Vipassī)以及拘留孫佛(Kakusandha)是坐著駿馬拉的馬車出家的;
吉祥佛(Maṅgala)、善生佛(Sujāta)、見義佛(Atthadassī)、提舍佛(Tissa)以及喬達摩佛(Gotama)是騎著馬出家的;
最高見佛(Anomadassī)、悉達多佛(Siddhattha)以及毘舍浮佛(Vessabhū)是坐著金色的轎子出家的;
那拉達佛(Nārada)是步行出家的;
索毘達佛(Sobhita)、勝蓮花佛(Padumuttara)、見法佛(Dhammadassī)和迦葉佛(Kassapa)是乘坐飛翔的殿堂(pāsāda)出家的。
如此菩薩們出家時所搭乘車乘的差異稱為車乘不同(yāna vematta)。
七、菩提樹不同(bodhi vematta)
「菩提樹不同」是指菩薩們在成佛時所處菩提樹的不同。
燃燈佛(Dīpaṅkara)在榕樹(Nigrodha)[efn_note]在《佛種姓註》提到的是卡匹搭納(Kapītana)樹。BuA.p.350.[/efn_note] 下成佛;
憍陳如佛(Koṇḍañña)在沙拉善樹(Sālakalyāṇi)下成佛;
吉祥佛(Maṅgala)、善意佛(Sumana)、雷瓦達佛(Revata)以及索毘達佛(Sobhita)在龍樹(Nāga)下成佛;
最高見佛(Anomadassī)在阿珠納樹(Ajjuna)下成佛;
紅蓮花佛(Paduma)和那拉達佛(Nārada)在大索納樹(Mahāsoṇa)下成佛;
勝蓮花佛(Padumuttara)在沙拉拉樹(Salala, 一種香樹)下成佛;
善慧佛(Sumedha)在大團花樹(Mahānīpa, 無憂樹的一種)下成佛;
善生佛(Sujāta)在大竹(Mahāveḷu)下成佛;
喜見佛(Piyadassī)在卡庫達樹(Kakudha)下成佛;
見義佛(Atthadassī)在素馨樹(Campaka)下成佛;
見法佛(Dhammadassī)在賓毘佳拉樹(Bimbijāla, 金網)[efn_note]在《佛種姓註》提到的是赤庫拉瓦卡樹(Rattakuravaka),然而根據巴利辭典,這種樹與賓毘佳拉(Bimbijāla,金網)樹是同一種樹,只是名稱不同而已。BuA.p.350.[/efn_note] 下成佛;
悉達多佛(Siddhattha)在翅子樹(Kaṇikāra)下成佛;
提舍佛(Tissa)在欖仁樹(Asana)下成佛;
弗沙佛(Phussa)在山楂樹(Āmalaka, 餘甘子)下成佛;
毘婆尸佛(Vipassī)在喇叭花樹(Pāṭali)下成佛;
尸棄佛(Sikhī)在白睡蓮(Puṇḍarīka)下成佛;
毘舍浮佛(Vessabhū)在大沙拉樹(Mahāsāla)下成佛;
拘留孫佛(Kakusandha)在闊莢合歡樹(Sirīsa)下成佛;
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在無花果樹(Udumbara)下成佛;
迦葉佛(Kassapa)在榕樹(Nigrodha)下成佛;
喬達摩佛(Gotama)在阿沙搭樹(Assattha, 即我們現今所稱的菩提樹)下成佛。
八、菩提座不同(pallaṅka vematta, 座不同)
「座不同」是指諸佛間菩提座大小的不同。
燃燈佛(Dīpaṅkara)、雷瓦達佛(Revata)、喜見佛(Piyadassī)、見義佛(Atthadassī)、見法佛(Dhammadassī)以及毘婆尸佛(Vipassī)成佛時的菩提座為五十三腕尺;
憍陳如佛(Koṇḍañña)、吉祥佛(Maṅgala)、那拉達佛(Nārada)以及善慧佛(Sumedha)成佛時的菩提座為五十七腕尺;
善意佛(Sumana)成佛時的菩提座為六十腕尺;
索毘達佛(Sobhita)、最高見佛(Anomadassī)、紅蓮花佛(Paduma)、勝蓮花佛(Padumuttara)以及弗沙佛(Phussa)成佛時的菩提座為三十八腕尺;
善生佛(Sujāta)成佛時的菩提座為三十二腕尺;
悉達多佛(Siddhattha)、提舍佛(Tissa)以及毘舍浮佛(Vessabhū)成佛時的菩提座為四十腕尺;
尸棄佛(Sikhī)成佛時的菩提座為三十二腕尺;
拘留孫佛(Kakusandha)成佛時的菩提座為二十六腕尺;
拘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成佛時的菩提座為二十腕尺;
迦葉佛(Kassapa)成佛時的菩提座為十五腕尺;
喬達摩佛(Gotama)成佛時的菩提座為十四腕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