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程度才算是會修行|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編譯|禪窗

2020年3月4日



大家回頭看看隆波寺廟的
那些出家師父,
他們的心很有力量,
前面那些是出家時間較久的,
至於剛剛出家的(人),
則是另一回事了。

大家會看嗎?
雖然出家師父們在動來動去,
但是他們並沒有走神,
即便走神了,也只是短暫的走神,
而不會走神很久。

這是源自於(經過了)心的訓練:
迷失了,知道;迷失了,知道;
不停地及時知道心。

一旦我們的心開始成為觀者,
接著就可以開發智慧了。
開發智慧的心,必須先要成為觀者。
比如當下這一刻,
身體坐著,大家感覺到了嗎?
身體坐著,能感覺到嗎?
坐著的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

能感覺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嗎?
如果看得出來,說明已經會修行了,
心已經安住成為觀者
看到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

能夠看到自己的感覺嗎?
苦樂的感覺來了就走、來了就走。
能感覺到嗎?快樂是被觀察的對象、
痛苦是被觀察的對象,
貪瞋痴也是被觀察的對象,
任何境界(或狀態)都是被觀察的對象。

一旦我們開始訓練心,
並且獲得了觀者(能觀),
我們就可以看到被觀察的對象(所觀)。

但是假如沒有觀者、知者,
心就會跳進所緣。
比如,當我們覺察自己的身體時,
心跑去盯著身體,或者浸泡到身體裡,
這樣是不行的。

又或是覺知腹部的起伏時,
心跑到了腹部,
或者做手部動作時,
心跑到了手上,
這樣都是不行的。

心如果沒有跑掉,
並且安住成為知者、觀者,
就會看到身體只是被觀察的對象,不是我;
苦樂的感覺只是被觀察的對象,不是我;
好和壞是被觀察的對象,也不是我。

當觀察越來越細膩以後,
我們甚至會看到心本身
也是被觀察的對象:
時而變成觀者,然後滅去;
時而變成思維者,然後思維的心又滅去,
再變成觀者的心。

於是,我們看到心本身也是被觀察的對象,
時而成為觀者、時而成為思維者,
最後智慧徹悟到「心本身也不是我」。

一旦我們修行領悟到了「心不是我」,
五蘊就都不是我了。
一旦五蘊不是我,
整個世間也就都不是我了。

因此,真正的分水嶺在於心。
在親證「心不是我」時,
那個誤以為「我存在」的身見結
(邪見)就被徹底根除,
行者將會體證初果——須陀洹。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文字來源:「禪窗」微信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X5vH56dAlEfk7kltR6qqEw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