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21年10月16日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跳躍次第的修行,容易落入「斷滅空」
03:41~07:56
若要讓「法」及佛教可以穩固,
我們佛教徒必須學習,
好好地學習教理(pariyatti)及實踐(paṭipadā)。
學習經典理論是為了知道實踐的方法,
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而不是閉門造車,
或是隨著自己的煩惱而作注解。
隆波教導寺院的僧人,
隆波教導得十分簡單——
若做了什麼,
自己已有的煩惱還存在,
而且更為強烈了,這就不正確了;
未曾有的煩惱,現在生起了,
已有的煩惱,現在更為強烈,
這說明我們的修行不正確。
或是修行之後,
善法沒有生起,
已生起的善法沒有增長,
這也不正確。
不僅僅只是看自己,
也要看與我們相處之人,
若我們與他人相處之時,
讓他人的煩惱增長了,
這是不正確的;
或是讓他人持有的善法減少,
這亦是不正確的。
因此,我們修行之後,
不斷地彼此提醒,
彼此一起修行,
減少不善法,更多地提升善法。
有些人宣稱:
「修行根本沒有什麼,
什麼都不執著。」
說得容易,但並不真正能做到。
若無緣無故就可以什麼都不執著,
那就無須修行了,(誤認為)——
佛陀不真的存在,因為我們不執著;
「法」也不重要,因為我們不執著;
聖僧也沒有,因為我們不執著,
什麼都空、空、空,
那屬於沒有覺性(sati)及智慧形式的「空」,
那是「斷滅空」,那是不行的,
那並不是真的可以斬斷煩惱。
比如,我們不斷地想著:
世間一切皆是空、空、空,
心很舒服,就會滯留在該處,
那屬於邪見,認為世間空無一物,
黏著於貪心,有快樂,
快樂於看到「空」,心有快樂,
那並非在修行方面真正地細膩。
若真正落實修行,
戒、定、慧是不能捨棄的。
戒必須持守;
禪定必須訓練;
智慧必須提升。
倘若我們如此用功,
我們就會逐漸具有智慧,
並有次第地照見蘊、界的實相。
比如:
我們好好地訓練持戒,
禪定將更為容易訓練;
若戒壞失,禪定亦不會生起,
全都壞失了。
因此,我們的僧人對於戒律極為嚴格,
若破戒就根本談不上修行,
遑論戒定慧,不會有的。
因此,起步的階段,
必須先用心持戒,
即使是居士,
也必須好好地持守五戒,
好好地持守,而非稱——
「不執著,不須持戒」,
那是愚蠢了,
喜歡論及空、空、空,
那是用錯了地方。
最開始必須先從所擁有的事物學習,
我們覺得此身是「我」,
我們覺得此心是「我」,
若我們僅是一味地坐著思維:
這不是「我」,不是「我的」,
那不是事實。
此身「空」、
此心「空」,
一切皆「空」,
這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並沒有真正看見。
輕鬆獲得「知者」的方法
07:56~13:19
因此,起步的階段,
先好好地訓練持戒,
然後好好地訓練禪定。
我們需要訓練的禪定有兩種:
第一種是訓練讓心寧靜於單一的所緣,
有快樂,可以獲得休息,
並沒有刻意,有在覺知自己,
有覺性(sati),有心安住。
在單一的所緣,心是自行集中的,
寧靜、光明、清明,但並不純淨。
寧靜、光明,但並不純淨,
真正讓心純淨的是「智慧」。
另一種禪定是——
「心安住」型的禪定,
可以用於開發智慧。
訓練讓心安住,可以透過兩種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進入禪那,
進入二禪時,
放下尋(vitakka)與伺(vicāra),
何時還有「尋」,還有「伺」,
「知者的心」就不會在禪那中生起。
一旦放下「尋」、放下「伺」,
那是放下外在的,而後逆流進來,
有喜(pīti)、有樂(sukha),
看到「喜」與「樂」生起,
心是知者、觀者,
心沒有在「尋」與「伺」。
「尋」即是思維,
心沒有思維禪修所緣;
「伺」即是依偎在禪修所緣,
心沒有依偎在禪修所緣。
心放下了禪修所緣,
逆流進來達到「知者」,
「知者」就會獨立凸顯。
因此,在二禪時,
三藏經典解釋,進入二禪時,
就會生起「一心」(ekodibhāva)。
有時我們捨下學習經藏,
僅是學習《阿毗達摩》——
棄除「尋」,達到初禪,
棄除「伺」,達到二禪,
棄除「喜」,達到三禪,
棄除「樂」,達到四禪,
心抵達中捨(upekkhā),達到五禪,
逐步一次棄除一個。
那是從理論角度學習,
但在實踐時,必須看經藏,
當放下「尋」與「伺」,
就會生起「一心」,
成為「一」的狀態,
心成為「知者」的狀態,
心安住,成為「一」的狀態,
那是第一種方法,
那是訓練獲得「知者」的最高方法。
對於一些無法入定的人,
尚有另一種比較放鬆的方法,
那就是用「覺性」,
及時地知道正在呈現的境界(sabhāva)。
比如:散亂、念頭生起之後,
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迷失去想了」,
「想的心」就會滅去,
「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剎那、剎那地生起。
心生氣時,
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生氣了」,
「生氣的心」會滅去,
「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心有快樂生起,有覺性及時地知道,
若是源於貪欲而生起的快樂,就會滅去;
若是源於善法而生起的快樂,並不必需滅去。
由於心是善的,它自身就可以有快樂。
當及時地知道「心有快樂」的瞬間,
心就會安住,自動自發地成為「知者」。
因此,訓練去觀境界,
身體動,去覺知,
覺知身體的動,
「知者」也可以生起。
因此,生起「知者的心」的第二種方法即是——
仰賴於覺性,及時地知道境界,
知道那些正在呈現的境界。
色法正在動,
若有覺性,「知者」就會生起。
但這很容易失誤——
色法正在動,
覺性覺知的瞬間,立即就緊盯了,
「知者」沒有生起,成了「緊盯者」,
需謹慎!動了,覺知;動了,覺知。
看到腹部升降,
有覺性知道腹部膨脹、收縮,
若心緊盯,「知者」沒有生起,
就會生起第一類禪定,
就只是獲得寧靜而已。
或有時訓練,十分苦悶,
修行極為苦悶,最後心會滅去,
這屬於不好的禪定,
成為無想有情天的梵天,
無論寧靜或不寧靜,
心消失了,這就不行了。
我們要逐步地學習、逐步地體會,
這一些內容,隆波已教導很多了,
大家去複習,反覆地聆聽,
如此就可以擁有正確的禪定。
凡有作為,皆有果報
24:00~27:46
逐步持續地修行,
看到名色的實相,
最初先分離名色,
「色」(rūpa)是色法的部分,
「名」(nāma)是名法的部分。
將名法進一步細分——
感受屬於名法的一部分,
行蘊屬於名法的一部分,
心亦屬於名法的一部分,
心屬於「知者」,
其他的稱之為「心所」,
即與心組合在一起的現象。
於是就會發現——
每一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生了就滅、生了就滅。
若能分離名色,才能看見三相[efn_note]三相——苦、無常、無我。[/efn_note](tilakkhaṇa),
無法分離名色,是不可能看見三相的。
比如:我們沈迷於迷失的世界中,
迷失沒有間斷,
迷失一直控制心,
行蘊一直連續,是不可能看見三相的,
最多僅是思維三相。
但若迷失去想的瞬間,
覺性知道「迷失了」,心就會安住,
立即獨立凸顯起來,就會看到——
「迷失的心」生了就滅,
「知者的心」生了,
「知者的心」臨時地存在,又會滅去。
「知者的心」是「意識」(manoviññāṇa),
是我們心的「識」(viññāṇa)。
持續不斷地學習,最終就會了知——
所有種類的心,全是生了就滅,
心就會放下心。
心能放下心……
心先放下色法,
色法較為粗糙,先放下,
較後才會放下心。
一旦能放下心,
就會契入「法元素」(dhammadhātu),
這元素亦可稱為「蘊」,
但已超越世間「蘊」的部分了,
大部分的高僧大德都稱之為「超越了蘊」。
比如:我們工作時,
我們的心有煩惱,煩惱滅去了……
假設我們有強烈的貪心,貪心滅去了,
我們的心依然在動蕩起伏,
鬱悶會延續一段時間。
心有煩惱時,
我們就會做此、做彼,
心就會動盪,
隨後就會有果報,
果報生起,
我們的心就會苦了起來。
比如:貪心特別強烈,
心就會鬱悶一段時間;
有強烈的瞋心生起,瞋心滅去,
心依然會鬱悶一段時間。
比如:我們對父母生氣,
當生氣消失了,
心也會鬱悶一段時間,
其他亦同,若心有煩惱,
那之後,心依然會鬱悶一段時間,
必須接受果報。
但若我們的心契入到「法元素」,
「蘊」在工作,「蘊」做它的工作,
當「蘊」的工作滅去,隨後迅速放下「蘊」,
「法元素」就會獨立凸顯,
就去知道這個,這個從未動蕩起伏,
沒有任何果報現前。
因此,阿羅漢有所作為,
但不會有果報生起,
這稱之為「大唯作」(mahākiriyā)、
「大唯作心」(mahākiriyā citta)。
但若不是阿羅漢,
「蘊」在工作,停止之後,
「蘊」還會進一步地工作。
若修行已達極致,
「蘊」工作完成後,
就徹底地完成了,
不會進一步有果報。
修行須具備的特質——忍耐及不頑固
27:46~30:40
逐步訓練,
有一天我們就可以自己親證。
隆波亦是跟隨高僧大德學法,
由於自己愚蠢,高僧大德才教導自己,
隆波並不是多麼厲害之人,
但隆波不頑固,隆波忍耐,
這兩個特質極為重要。
若我們自我吹噓,
高僧大德是不會教導我們的。
他教導之後,忍耐著實踐,
有時他教導的內容,
得用上很長的時間來體會,
有些內容甚至得用上幾十年才能明白,
而不是自己多麼厲害、多麼棒,
也不是一聽聞就證悟了。
我們的福報波羅蜜不會達致這般程度,
如果達致這般程度,就不可能掉隊,
以致現在跟隨隆波帕默學法,
可能在佛陀時代時就已證悟阿羅漢了。
因此,忍耐!
對於高僧大德的教導,要忍耐,
對於自己的懶惰,要忍耐,
對疑問,要忍耐,
然後精進地用功,
多多地用功,用功至量足夠,
必須觀察自己的修行是否正確。
有些人修很多,但修錯,
原本要去清邁,卻往金邊走,
走到死都不可能抵達清邁的。
若想修行正確,
經典理論能幫助我們知道方向,
可用於檢測自己的修行是否正確。
隆波亦會用到經典理論來檢測自己,
隆波並沒有一直與高僧大德在一起,
身為居士時是曼谷人,需要工作,
好幾個月才能頂禮高僧大德一次。
其餘的時間,仰賴於自我觀察,
以自己曾閱讀的三藏經典作自我檢測,
並沒有去參加三藏考試,
但閱讀之後,慢慢自我觀察。
比如:有一段時間修行之後,
心空、亮堂、舒服,
一直處在那般狀態,
好幾年都十分快樂。
隆波就觀察——
這是正確的嗎?
這是涅槃?還是什麼呢?
佛陀教導心無常,為何這是恆常的?
佛陀教導心是苦,為何這是快樂的?
佛陀教導心無我,為何我能掌控得了呢?
我出錯在何處?
於是開始有了一些疑問,
想著:自己錯在何處?
而非想著:經典哪裡出錯了。
有些人煩惱強烈,
修行之後宣稱:「三藏經典有誤」,
其實是自己在某處出錯了。
隆波一直是如此看的,
然後觀察,究竟何處出現了失誤。
已曾提及,
自己並不是多厲害的人,
但是忍耐,
而且對於高僧大德的教導不頑固,
當高僧大德解釋之後,
立即就去實踐了。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