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層次的「空」|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1年04月30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摘錄、整理|靜慮林



有苦,是因為有「我」

08:18~11:55

事實上,
修行並不是困難的事,
我們不斷地覺知自己,
然後去看——
身體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感覺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善與不善……
全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心本身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心一會兒覺知自己,心一會兒迷失,
不斷地遷流變化……
心一會兒覺知自己,心一會兒跑去想;
心一會兒覺知自己,心一會兒跑去看;
一會兒迷失去看,一會兒迷失去聽,
一會兒迷失去想……

我們需不断地覺知自己,
一旦常常地覺知自己,
最終就會看到——
心本身也不是「我」。

何時我們修行,
直至看到——
心本身不是「我」,
我們就會明白法。

僅是看到——
身體不是「我」,
這很容易看見,
即使沒有修行的人,
也能感覺得到。

比如,一般人活了一段時間,
生病或接近死亡,
他就會看到——
身體是掌控不了的對象,
因此,身體不是「我」,
這很容易看。

然而,真正讓我們能見法的,
其實是「心」本身。
何時我們看到——
心不是「我」,
世間就再也沒有任何事物,
可稱之為「我」了,
因為就是這個心,
乃是生命、世間、宇宙的核心。

我們始終以「心」作自己的核心,
至於其他的,全是外在的事物。
比如,
身體是外在的事物,不是心;
房子是外在的事物,(不是心);
世間全都是外在的,不是心……
只要心不是「我」,
其他的事物都沒有了「我」。

因此,修行需努力地直接契入心,
持續不斷地觀察心,
以安住、覺知自己的心去觀察,
不迷失,不走神。

大部分的迷失,
都是迷失在念頭的世界裡,
一旦我們不斷地覺知,
在心跑去想的那一剎那,
若立即捕捉到,
心就會醒過來,
心就會成為知者、覺醒者。

一旦心醒過來之後,
無論覺性覺知什麼,
就會看到該處沒有「我」。

每一天,如果心返觀,
作為知者、觀者的心,
就會看到——
心本身也不是「我」。

一旦看到心不是「我」,
便會不斷地徹見——
所有的一切,無論身或心,
所有外在的人事物,
全都不是「我」,
於是「自我」便立即消失。

如果「我」不存在,
苦就再也沒有地方駐住。
我們現在有苦,
是因為有「我」。

當身體生病時,
我們就誤以為是「我」生病了;
當失戀時,別人拋棄了自己,
我們就會誤以為——
「我」失戀了,「我」苦了……
全都源自於迷失在念頭裡。

若我們的心僅是知者、觀者,
我們就會看到——
世間只是一場夢,一場空。
我們就會有次第地看到世間是「空」。

不同層次的「空」

11:55~19:48

「空」有很多種類,
在中國,與空相關的法很多,
尤其是禪宗的教導,
比如,惠能大師或黃檗禪師等,
講到非常多的「空」。
然而,「空」有好幾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空」,
是以禪定而「空」。
比如,當心散亂時,
我們就會感覺——
「我」真的存在。
一旦我們修習寧靜,
比如,吸「佛」、呼「陀」,
若心寧靜下來,就會「空」。

空於什麼?
空於中等的煩惱,空於五蓋。
因此奢摩他(止禪)的修行,
能讓心抵達第一層次的「空」,
也就是空於「五蓋」,
空於對愛的纏縛,
空於散亂掉舉、空於疑惑、
空無昏沈……
若這些現象消失,
就是擺脫了五蓋,
沒有粗重的煩惱習氣。
「空」於五種粗重的煩惱,
這是以禪定的力量而「空」。

尚有更高一階的「空」,
即是以毗缽舍那(觀禪)而空。
毗缽舍那即是——
洞見身的實相、心的實相。

怎麼個「空」法?
比如,我們不斷地覺知自己,看到——
身體不是「我」,
那是無常、苦、無我的;
苦樂的感覺,
是無常、苦、無我的;
所有的好壞(造作),
是無常、苦、無我的;
心本身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心時苦時樂,時好時壞,
無法掌控,無法操縱,
不斷地變化。

持續不斷地變化,
這稱之為「無常」;
無法操控,
這稱之為「無我」。

我們看到身心的無常、苦、無我,
心便會契入寧靜,
它是另一種形式的寧靜,
而非禪定的寧靜。
禪定的寧靜,
源於心與單一的所緣黏合在一起,
寧靜而沒有五蓋的擾亂。

然而,開發智慧呢?
修習毗缽舍那,
觀身、觀心,
我們就會看到——
身是無常、苦、無我的,
苦樂的感覺,
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好的造作、不好的造作,
比如貪、瞋、痴,
同樣是無常、苦、無我的。

一旦看到所有一切,
全是無常、苦、無我,
我們就會看到——
所有一切全是平等的。

快樂或痛苦是平等的,
它們的平等,體現於——
快樂是無常、苦、無我的,
痛苦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因此它們是一樣的。

一旦我們如此照見,
心就不再動蕩起伏。
當心有快樂時,
心就不會膨脹,不會迷失,
誤以為「我很好,我很棒」;
當心有苦時,
心也不會萎縮,不會悲傷。

心保持中立,
無論發生什麼,心都契入中立。
當契入中立時,那是「空」,
那是另一種形式的「空」,
那是因毗缽舍那而空,
因開發智慧而空。

因此,空有多個層次,
因奢摩他而空,
因毗缽舍那而空,
但「空」的法味不同。

源於奢摩他而「空」,心是寧靜的,
沒有煩惱的侵擾。
當我們修習禪定時,
心十分寧靜,
一旦我們從禪定退出,
煩惱又會捲土重來。

但若我們透過開發智慧而「空」,
有時心能獨立凸顯,
寧靜、舒服,可以「空」很久,
但不會超過七天,就會再次退失。

因此,「空」有多個層次。
大家觀身、觀心,
持續不斷地觀照,
最後就會看到——
無論身是苦或樂,
無論心是苦或樂,好或壞,
全都不在我們掌控的範圍內,
我們無法控制它們,
於是心便會慢慢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的心就會「空」,
那是以智慧而「空」。

那之後尚有更高層次的「空」,
即是以聖道而空、
以聖果而空、
以涅槃而空。

惠能大師、黃檗禪師等所論及的「空」,
乃是直接契入涅槃的「空」。
事實上,大家尚未看見,
無論怎麼思維,都想不到,
我們必須有次第地訓練自己。

首先,
心散亂,我們就修習寧靜。
我們的心便會空於五蓋,
空於導致散亂的煩惱,
心便可以寧靜、舒服、空。
這是第一層次的「空」。

隨後,我們來開發智慧,
看到身的實相,
無論身是苦或樂,
心能保持中立而「空」,
心不動蕩起伏。

或是我們看到——
所有的感覺與念頭遷流變化,
時而苦、時而樂,
時而不苦不樂,
心有苦、樂、不苦不樂不斷地盤旋變化,
我們就會看到——
樂是暫時的,
苦是暫時的,
不苦不樂也是暫時的。
因此,無論是苦或樂,
好或壞,甚至貪瞋痴……
即使生氣,也沒有任何人可以一直生氣,
生氣也只是暫時的。

比如,我們對厭惡某人,
每次想到此人,
我們就會生氣、不滿;
如果我們喜歡某人,
一旦想到喜歡的人,
我們便會覺得快樂,
心就會滿意、想入非非,
有貪生起……
就是這些現象,
無論苦或樂,好或壞,
它們全是轉眼即逝的。

我們儘可能學會更多地看到如此的實相,
這稱之為「修習毗缽舍那」,
最後,我們的心就能對所有現象保持中立——
快樂生起,心不會膨脹;
痛苦生起,心不會萎縮、鬱悶;
「好」的狀態生起了,
比如今天修行,覺性頻繁生起,
我們的心也保持中立,
不會迷失,不會認為——
今天覺性很好,明天一定還會更好,
不會持續「好」的,
因為它們是無常的。

因此,心「好」的時候,
我們修行直至極為嫻熟,
就會看到——
那僅僅只是一種感覺而已,
所有好的感覺很快就會過去,
當不好的感覺生起時,
也會看到——
不好的感覺只是臨時的存在,
一會兒就過去了。
所有一切全都是來了就走,
來了就走,來了就走……

一旦如此照見,
接下來無論是苦、是樂、
是好、是壞……
這些現象經過我們的心時,
心便會波瀾不驚,
心就會保持中立,
自身就會有快樂。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