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慈心解脫的十一種利益|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1年06月12日|泰國解脫園寺

15:53~29:26

同聲翻譯|坤能

摘錄、整理|靜慮林

泰文校對|颯然雅



要努力地訓練自己,
讓心生起慈心,
心就會快樂與寧靜。

慈心亦可用於修習奢摩他,
比如,我們不斷地修習慈心觀,
亦可同時加上念誦——
「mettā guṇaṁ arahaṁ mettā」
不斷地提醒自己的心。

有時,高僧大德也會作(一些)念誦篇,
讓我們憶念起慈心,
比如,隆波考長老也有很好的一篇,
念誦之後,內心清涼:
「Buddha mettāṁ cittaṁ mama,
Buddha buddhānubhāvena.
Dhamma mettaṁ cittaṁ mama,
Dhamma dhammānubhāvena.
Saṅgha mettaṁ cittaṁ mama,
Saṅgha saṅghānubhāvena.」

如果好好地聽,
實際上,那是富有節奏及韻律的,
念誦的內容富有節奏及韻律,
禪定就會生起。
加上慈心,提醒自己憶念起慈心,
一旦心集中起來,
就稱之為「慈心解脫」(mettā-cetovimutti),
所謂「心解脫」(cetovimutti)就是心進入禪那,
若是「慧解脫」(paññāvimutti),
那是另一件事,與禪那沒有關係。
但在證悟道果的時候,
既有心解脫,又有慧解脫,
既有禪定,又有智慧,
它們相輔相成,一起運作。

如果我們需要讓心寧靜與快樂,
有「快樂的住所」(禪修所緣),
而不是像今天這般「混亂、焦急的住所」,
我們就要不斷地修習慈心觀。

佛陀闡述,
修習「慈心解脫」具有十一種利益:
醒時快樂,睡時安樂,
面貌亮堂,皮膚亮堂,
比如,且看那些心地不好之人,
往何處看?就往手機裡看,
那些煩惱厚重者,他的臉何處亮堂呢?
即使再怎麼化妝,看起來都是臟兮兮的。
但源自於慈心生起禪定的心,
他的皮膚十分亮堂,從內而外透出光澤。

佛陀開示,(修習慈心觀者,)
不會遭遇火燒、毒害和刀傷,
但這並不是僅僅只修習慈心觀
就會出現的(結果),
而是必須修習慈心解脫,
如果就只是慈心,依然會被傷害的。
慈心還不足夠,
慈心必須心集中且亮堂起來,
到這一點就保險了,
便有能量可以保護自己。

有些人喜歡玩法術,
他們使用法術的能量互相傷害。
如果我們修習慈心解脫,
心就會明淨,皮膚就會亮堂起來。
一旦那些不好的來接觸,
全都折返回去了,
我們不必做些什麼,它自然會反射出去,
我們就不會被武器或魔王的工具所傷害,
它們也會被反彈回去。

而且修習慈心解脫者,
他們成為天神和人類所擁護的對象。
那些具有慈心的人,
別說人類,就連動物都很喜歡。
比如,那些劇毒的動物,
若我們具有慈心,它們就不會傷害我們,
除非那些真正受傷的動物,
已被他人傷害入心,內心恐懼,
即使散發慈心,它也會攻擊的。
但一般動物,我們看到它們,
若對它們懷有慈心,
它也會對我們懷有慈心,
與我們如同好朋友一般。

曾經有一位僧人坐著,
有一條眼鏡蛇爬過來,
在他的腳邊覓食,不斷地爬來爬去,
他坐在廣場邊緣的椅子上,
眼鏡蛇並不會覺得他具危險性,
也不會仰起頭來攻擊,
它十分輕鬆地不斷覓食,
各有各的快樂,
動物也不會傷害,
慈心的磁場極為清涼,
慈心具有很多好處。

那些修習慈心觀的人,
十分容易修習禪定。
一旦心憶起慈心,
想到所有眾生如同朋友般的感覺,
心就會快速地進入禪定。

有時我們並沒有憶起什麼,
僅僅只是念誦:
「mettā guṇaṁ arahaṁ mettā」,
不斷地念誦,輕鬆自在地念誦,
心就集中起來,有慈悲的磁場滋養,
可進入無色界定,
身體消失,世間消失,什麼都沒有,
有的只是心與慈悲的法流,
就會十分滋潤及滋養,
然後就能很快地入定。

在臨死之時,
許多人在臨終時十分疼痛,
一旦痛,就會很煩躁,
若帶著煩躁的心死去,便會墮入惡道。
若我們修習慈心觀,直至習以為常,
我們看到這個身體,真的好可憐!
這個眾生正被感受逼迫著,快要死去了,
所謂「這個眾生」,其實就是我們的身體。

一旦這麼看見,
我們就會慢慢地照見——
有覺性(sati),看到身體呼吸、呼吸……
呼吸越來越微弱,已快沒呼吸了,
一邊不斷地吸一大口氣,
一邊動一動肩膀,
因為身體已經快不能呼吸了,
看到身體不斷地吸一大口氣,
心就只是知者、觀者,
心不會生氣,若死去就能往生善道,
這是另一個修習慈心觀的利益,
那並不是普通的慈心,而是慈心解脫,
意思是心有著禪定,有著慈心,
死時就會有覺性,
這是臨終時有覺性。

因此,在臨終之時,就會有覺性,
看到身體死,心就只是觀者。
若在那一刻智慧圓滿,
臨終的那一刻,有可能證悟阿羅漢,
這一類阿羅漢稱之為「命等首」(jīvitasamasīsī),
意思就是——斷盡煩惱的同時,即斷命根而死。

如果我們修習慈心觀,
直至習以為常之後,
即便我們沒有證得道果,
臨終之時,我們就去看,
看到身體要死了,心十分滋潤、愉悅,
「哎呀!這個眾生真的好可憐啊!」
不會生氣。

觀照來、觀照去,那不是「我」,
根本沒有「我」在何處,
生起的全是滅去的現象,
身體生起了,現在已快死去、離散,
阻止不了,維持不了,控制不了。
一旦這麼照見,智慧生起——
生起的全是苦啊!
除了苦,沒有什麼生,
除了苦,沒有什麼住,
除了苦,沒有什麼滅。

正在生病的(身)是苦,要滅去了,
它生了住,然後滅去。
心一旦徹見——
除了苦,沒有什麼生,
除了苦,沒有什麼住,
除了苦,沒有什麼滅,
這稱之為徹見了「苦」。

在徹見「苦」的一瞬間,
望,也就是苦因,
就在那一刻被自動根除。
滅,也就是涅槃,
就會在那一刻呈現。
涅槃,即是望的止息,
聖道就在那一刻生起,
知苦、斷苦因、抵達滅、生起聖道,
全是同時發生。
如果生起在臨終之時,就會證悟阿羅漢,
稱之為「命等首」阿羅漢(jīvitasamasīsī)。

因此,修習慈心觀的人,
不斷地修持慈心觀,
直至心透過慈心而寧靜,
且能達到慈心解脫,
在臨終之時,就會帶著覺性而死去,
不會掙扎,而去罵斥此人或彼人、生氣,
連對自己的身體也生氣,(對一切)都煩躁,
這類人,就會墮入惡道。

修習慈心解脫的最後一個利益,
也就是能投生梵天界,成為梵天,
修習慈心解脫,心能進入禪那,
心進入四禪八定,若尚有漏煩惱,
死了之後便能投生梵天界。
若無漏煩惱了,就會在臨終時進入涅槃,
若依然還有漏煩惱存在,就會投生至梵天界。

梵天界勝於天界,
天界依然還有愛、還有混亂之類的,
而梵天界類似於出家人的世界,
天界類似於富翁的世界,
富翁的世界混亂嗎?富翁的世界依然還是混亂的,
但真正出家人的世界是不混亂的——
「此處無厄,此處無禍」,
不會有任何紛爭及衝突,輕鬆舒服。

因此,我們修習慈心解脫,
心集中起來,充滿著慈悲的滋養,
我們的心便能抵達梵天界,
而且從初禪、二禪,三禪…….直至七定,
甚至進入無色界定,就會有快樂及寧靜,
不會有任何混亂,也不會有失戀的情況發生。

因此,若我們修習慈心觀,應該去修,
即使我們修習慈心觀,
而無法達至禪那等至(jhānasamāpatti),
也無需受到驚嚇,
持續不斷地訓練,
心具備近行定,我們念誦慈心的內容,
最終心也會清涼、冷靜,
即使沒有進入禪那,已是極為殊勝了,
我們的快樂就會比他人多,
相較於那些被煩惱習氣之火燃燒而煩躁之人,
我們的心的確清涼及快樂,
皮膚、面色皆明淨。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


《慈經》Mettā Sutta

《增支部》11集15經
中譯|蕭式球

「比丘們,如果一個人常常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他可得到十一種利益。這十一種利益是什麼呢?
是睡時安寧;醒時安寧;不造惡夢;受人愛敬;受非人愛敬;受天神保護;不會遭遇火燒、毒害和刀傷;易於入定;面貌安詳;臨終時不昏亂;若未能達至最高的解脫,死後也能投生於梵天。
比丘們,如果一個人常常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他可得到這十一種利益。」

Mettā Sutta

巴利原文 AN 11.15

“Mettāya, bhikkhave, cetovimuttiyā āsevitāya bhāvitāya bahulīkatāya yānīkatāya vatthukatāya anuṭṭhitāya paricitāya susamāraddhāya ekādasānisaṁsā pāṭikaṅkhā.
Katame ekādasa? Sukhaṁ supati, sukhaṁ paṭibujjhati, na pāpakaṁ supinaṁ passati, manussānaṁ piyo hoti, amanussānaṁ piyo hoti, devatā rakkhanti, nāssa aggi vā visaṁ vā satthaṁ vā kamati, tuvaṭaṁ cittaṁ samādhiyati, mukhavaṇṇo vippasīdati, asammūḷho kālaṁ karoti, uttari appaṭivijjhanto brahmalokūpago hoti. Mettāya, bhikkhave, cetovimuttiyā āsevitāya bhāvitāya bahulīkatāya yānīkatāya vatthukatāya anuṭṭhitāya paricitāya susamāraddhāya ime ekādasānisaṁsā pāṭikaṅkhā”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