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無法作為凡夫的禪修所緣|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20:20~23:33)

2020年11月21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每一天用功、每一天用功,
我們的心就會有力量,
一旦心跑了,知道,
「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知者的心」生起的瞬間,
就會有「知者」,
也就是心作為「知者」,
有「能觀」和「所觀」,
所有的所緣,都屬於被觀察的對象。

在佛教裡的「所緣」,
並不是指情緒,
所緣是指「所觀」。
因此,覺知所緣,
包括想的內容,也屬於所緣,
屬於「概念性的所緣」。

「概念性的所緣」可用於修習奢摩他,
但無法用於修習毗缽舍那,
因為沒有三法印(可觀),
從早想到晚,根本沒有三法印(可觀),
因為(心)可以一整天都在想。

因此,所緣有四種,
(第一種)概念性的所緣,
僅僅只能用於修習奢摩他。
(第二種)色法的所緣、
(第三種)名法的所緣,
色法、名法,
既可以用於修習奢摩他,
也可以用於修習毗缽舍那。

有些人誤以為——
覺知名、覺知色,
覺知身、覺知心,
那是修習毗缽舍那,
那不是真的。

觀腹部升降,
誤以為那是修習毗缽舍那,
何時緊盯腹部,
就變成了修習奢摩他。
做手部動作,去緊盯手,
那也是奢摩他,
觀呼吸之後,去緊盯呼吸,
那也是奢摩他。

因此,觀色法,
並不一定就是修習毗缽舍那,
必須先要有「心安住」,
才可以做得到。

觀名法也是一樣,
既可能是奢摩他,
也可能是毗缽舍那。

比如,我們在修習慈悲觀的時候,
心有快樂了,知道;
心有痛苦了,知道,
如此我們可以修習毗缽舍那。

如果我們的心很寧靜、
很舒服、很陶醉在慈悲裡,
那是奢摩他,
甚至可以來到七定,
無色界的七定。

因此,修行,
首先是概念性的所緣,
就是我們思維的那些內容,
可以用於修習奢摩他。
比如,我們思維身體,
頭髮、皮膚、牙齒、骨頭……
生了,就死掉,心就會寧靜,
這可以壓制淫,可以獲得奢摩他。

但是無法修習毗缽舍那,
因為毗缽舍那必須要看到事實、實物,
事實、實物只能是——
名法、色法;身與心。
因此在四念處裡,你去看,
僅有身與心。

第四個所緣就是——涅槃。
凡夫不曾見過涅槃,
因此不用關注。

涅槃是無法用於修習毗缽舍那的,
涅槃可以用於修習奢摩他。
以涅槃修習奢摩他時,
稱之為「進入果定」,
能以涅槃作為所緣。

大家是凡夫,
涅槃無法作為自己的禪修所緣,
因為大家從未見過涅槃。
因此,大家用於修習毗缽舍那的,
也就是身與心,
心成為「觀者」之後,
就會看到——
身體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