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尋心,覓而不得|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12:23~17:39)

2021年01月17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開發智慧」在經典裡分成十六階,
稱之為「十六觀智」,
第一個觀智是「名色分別智」,即——
有智慧可以分離名色,
這是開發智慧的起點。

因此,我們看到身體呼吸,心是觀者,
必須有作為「觀者」的心,
但是別去尋找「觀者」在何處,
那是找不到的。
隆布敦長老開示:「以心找心,
即使尋覓一個宇宙生滅周期,都無法覓得。」
因此,不用去尋找,
心就在身體裡,
但並不在身體的某一部分。
感覺在何處生起,那感覺本身就是知者。

知者有兩種,
一種是與所緣浸泡在一起的,那是不行的,
那屬於「識」,其實就是心出去感知所緣,
也就是感知色、聲、香、味、觸、法。

至於(第二種)知者,
則是進一步地知道,能更深一層地知道,
知道自己的身、自己的心,
心本身安住成為觀者,
看到身體呼氣、吸氣,
看到身體行、住、坐、臥,
看到身體動、停,心是觀者,
這稱之為「分離名色」。

有些人訓練錯了,去看——
膨脹的身體是一個部分,
收縮的身體是另一個部分,
誤以為那是分離名色,
其實那是分離「色與色」,
而非分離「名與色」。

若想分離名色、分離五蘊,
則必須有名法為旁觀者。
最重要的名法,作為所有名法的首腦,
即是「名心」,其實就是「心」本身,
也就是——
心抽身出來成為知者、觀者的心。

一旦有「觀者的心」之後,
覺性捕捉到身體,
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身不是心,
於是就可以分離,
感覺到境界不是心,
即能分離名色了。

比如,身體不是心,能感覺到嗎?
身體坐著,它是被觀察的對象,心是觀者。
因此,我們就會知道——
「身」與「心」是不同的部分。

有快樂生起時,
有苦樂在身體生起時,
或是有苦樂、不苦不樂在內心生起時,
就會進一步看到——
在身體的苦樂,
在內心的苦、樂、不苦不樂,
那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不是心,
心是知者、觀者。
這又可以進一步地分離了。

名法與名法也可以分離成兩個部分,
這稱之為(分離)「名心」與「心所」。
「名心」即知者、觀者,
「心所」即所有的感覺——
苦樂的感覺、不苦不樂的感覺、
貪的感覺、生氣的感覺、
迷失的感覺、心裡的感覺……

如果我們沒有覺性,則會散亂、迷失。
「迷失」是一種境界,
「覺知」也是一種境界,
這些都是與心同步生起的。

心本身是知者,心僅僅只是知者,
但它能有許多變化,是源自於——
與心同步生起的事物,稱之為「心所」,
它會讓這顆心,變成快樂的心,
它會讓這顆心,變成痛苦的心,
或變成不苦不樂的心、貪的心、瞋的心、
不貪的心、不瞋的心、不痴的心……

「貪的心」是不善心,
「不貪的心」是善心,
但有時也得謹慎,
不貪的心,比如生氣的心,
那一刻,心沒有在貪了,但那同樣是不善心,
迷失的心,還未來得及生氣,同樣也是不善心。

慢慢地去學習,
慢慢地去觀察與體會,
從理論而言,
貪屬於不善,無貪屬於善心,
瞋屬於不善,無瞋屬於善,
痴屬於不善,無痴屬於善,
煩惱雜染,其實就是貪瞋痴,
善法,其實就是無貪、無瞋、無痴。
慢慢地去訓練。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