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的陷阱|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2019年6月30日|泰國解脫園寺

編譯|禪窗


行分為兩種類型: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訓練讓心寧靜,是奢摩他類型的一種;而訓練心安住,是另一種奢摩他——認識了解心。所以,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都得學習「觀心」。

獲得禪定的這門功課,叫做心學——即探究自己的心:必須(能夠)區分何種心是善的,何種心是不善的?善心(的特質)是輕鬆、柔軟、敏捷、迅速的,勤奮地感知境界,毫不懶惰,它能夠老老實實地感知境界,感知後,不會去干擾境界;不貪、不瞋、不迷失的心,這些是善心的特質。

善心有兩種:一種是帶有智慧的,另一種是不帶智慧的。在我們修習禪定時,心是寧靜舒適、靜止不動的,跟單一的所緣在一起,這種情形並沒有開發智慧;但如果是安住型的禪定,心是一,然後看見各種各樣的所緣作為被觀察的對象,始終在不斷的變化,這樣叫做開發智慧。但如果心是一,所緣也是一,就沒有開發智慧,雖有覺性在,卻沒有智慧。

三藏經典裡說:如果可以入定,他就已經有智慧了。但在實修方面,如果我們的修行沒有契入毗缽舍那,是不能稱之為「有智慧」的。

因此,(即便)因為心是善的,也仍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帶有智慧的,另一種是帶有智慧的。

在我們修奢摩他的時候,心是一,所緣是一,然後它們安靜地待在一起,這時的敵人是各種禪相。

禪相也有真假之分,尤其在我們的心尚有煩惱習氣時,別輕易相信禪相!先要選擇不相信。

有時我們打坐,看到了佛陀、祖師大德來為我們講法,哇!法是如此殊勝……這時請左耳進、右耳出,別輕信。

只要我們的心還有煩惱習氣,就依然還會上當——有時甚至是魔王喬裝打扮來欺騙我們的。

禪相既有真的,也有心幻化出來的贗品。禪相的意思是信號、標識——是可以被我們感知的現象,有色,有聲音、氣味、味道,及身體觸感方面的現象,所有的六個根門都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禪相。

禪相也有可能是心的一種領悟或者體驗,有時思如泉湧,生起那個、出現這個,這取決於煩惱習氣將會怎麼造作而定。

六個根門都可能出現禪相:色、聲、香、味、觸、法。屬於色的禪相是,例如我們正在禪坐,看到了鬼出現在我們面前,有時是透過天眼看見的,但也有可能透過肉眼看見的,有時看到這個,有時看到那個,若要檢驗這個禪相是自心幻化的,還是千真萬確真有鬼來了?

驗證的方法就是:先回返來觀心。如果心感到緊張,知道「緊張」,心害怕,知道「害怕」……就是這樣去看,當我們這樣觀,直到心已安住,再回去觀那個禪相,如果它是心幻化出來的假禪相,那麼當心迴轉時,心若安住且歸位的話,禪相將會消失。但如果回看之後,發現它依然還在,那就是真的。這是檢驗真偽的方法。

別輕信(它們)!一定先要選擇不相信。如果禪相一現身,我們就立刻相信它,那就很糟糕。它可以把我們騙得團團轉。有時打坐看到這個、看到那個,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比如,送心去頂禮在忉利天「佛陀出家時剃下的頭髮」,同樣是佛髮,為什麼每個道場的(看起來)都不一樣呢?如果讓他們畫出來,會發現沒有任何兩個道場是相同的。究竟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很難區分。如果讓我們自己打坐去看,也有可能是假的啊。心如果想要去看什麼,心就有可能幻化出來什麼,因此,先別輕信會更好。

佛陀的法是不存在模棱兩可之處的!然而禪相卻有可能是模稜兩可、真假莫辨的。

上面談到的是圖像類的禪相,也有聲音類的禪相,(比如)有時我們正在躺著,突然有聲音傳過來說:有尊佛像在我們的腳那頭,不知道是誰放在那邊的?自己必須起身看個究竟。如果真的有,也很好;若沒有,那就是心幻化出來的。

佛教徒要相信因果法則,必須具備科學求真的精神,愚痴迷信是不行的!愚痴迷信者,肯定不是好的佛教徒。禪相有可能是圖像,也可能是聲音,或是氣味……比如我們洗澡時,噴頭灑下的水居然異香飄飄,以前都是消毒氯氣的味道,今天卻是香水或是花香。又或是我們正在打坐,卻聞到四處瀰漫的沁人花香,此時驗證真假的方法還是再次回歸到心。

鑒定禪相的方法,就是返回來,讓心真正歸位,然後再出去重新接觸(禪相),如果(禪相)它仍然在,說明它是真的存在;如果它消失了,說明那只是心幻化出來的。

禪相既有氣味型的,也有味道型的,例如我們明明吃的是白飯卻倍感香甜,這屬於味道型的禪相。身體觸碰方面的禪相也有,隆波自己就曾經歷過,是在大學階段的短期出家期間,正異常精進地打坐,由於覺得修行的時間太少,所以不是在經行就是在打坐,(結果)坐到整條腿都又疼又酸,於是就把腳向前伸,將腿向前伸的時候,禪相產生了:看到有個人走過來提供按摩,於是隆波睜開眼睛,居然看見肌肉正凹陷下去,就像一個大拇指這樣按下去,哇,按摩的水平棒極了,按壓了約40秒後鬆開了,哦哟,酸麻的感覺完全消失了,以後隆波請他再來一個……他都不來了,這是屬於身體觸覺方面的禪相。有時我們會感覺有人正在對我們動手動腳,諸如此類的,既有可能是幻覺,也有可能是真的。

既有色、聲、香、味、觸方面的禪相,也有屬於「法」方面的禪相,最後這類是最可怕的。修出了宿命通,可若沒有真正的智慧,心便會幻化情境。比如過去某世,我們是納黎萱大帝軍中的一匹老馬,因為曾經親眼見過這位國王,所以一旦產生了禪相,看到了國王出現,哇,覺得自己就是納黎萱大帝,事實上,就只是一匹負責馱東西的高齡老馬而已。這類禪相會把我們騙得團團轉,千萬不要輕信它!宣稱自己是納黎萱大帝的人,隆波聽到的快有一打了。

因此,大家千萬別輕信這類事情,沒有任何好處。即便曾經真的是,也沒有好處,因為你現在已經不是了。觀察到了嗎?宿命通每每想到自己的過去都是名人志士,從沒有人說自己的前世曾投身為癞皮狗的。有一位出家師父——隆波金尊者,他具有宿命通,他的宿命通是可信賴的,因為他的心是乾淨的,而我們的心是髒兮兮的,回憶起的內容是不能信的。

隆波曾問隆波金尊者:為什麼您那麼精進修行要離苦,而且修行已經到了最極致的程度?隆波曾經請教過隆布敦長老:如果長老您不在了,我要跟誰去學?他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去跟隆波金尊者學習。

於是有一天,隆波請教隆波金尊者:為什麼您要修行?他說,因為他有宿命通,看到自己前世曾是一頭黃牛,就在泰國東北部,有一次,主人在稻田裡定下木樁,把它系在上面,主人原本很快就會回來,結果卻去了一整天,這頭牛吃著乾枯的稻草,感到很口渴,後來幾乎忍受不了,實在太渴了,牛看到有人走來,便會興奮跳起,以為會拿水給它喝。那些人看到它又奔又跳,心想:這是頭瘋牛!所以大家根本不敢靠近。一直等到很晚主人才過來帶它去喝水。

尊者開示道,他(由此)看到了六道輪迴的過患。如果你看到這類的禪相,那是非常有益的。因為它將會鞭策我們,要為了離苦而修行。

但如果生起禪相後,覺得自己不可一世、目中無人,即便他人不說,自己也能知道的,這類禪相千萬別信。已經被煩惱給騙了;只要還有煩惱,就並不可信。

憶念過去和預知未來,都屬於心方面的禪相,有時甚至可以知道此人死後投生在這裡、那裡,但是是不是真的?不一定。

因為還沒有真正的智慧,依靠的僅僅只是心感知到的內容罷了。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取決於煩惱而定——哪一天煩惱非常厚重時,就會走火入魔;哪一天煩惱淡薄時,又會鐵板釘釘,實打實的——憶念起過去、預知到未來,知道將會發生這個、將會出現那個。

前幾年聽說過嗎?有人預測說曼谷將會發大水,高樓大廈會被淹到樓頂。講這種預言的人非常多,既有出家人,也有在家人,然後呢,淹水了嗎?並沒有。至於誰預言的?我們都已忘得一乾二淨了,意識到了嗎?但當時聽到他們的預言,我們是異常不安的。我們是萬事俱備、時刻準備著「要迷信了」的樣子。

別輕信這類事情,我們要相信的是佛陀的教導。即便是「佛陀前來咐囑我們」的禪相也不能相信。也許是魔王化身而來:五花八門的,將我們騙得團團轉。當我們被騙時,曾有的善法會消失;新的善法則不會生起;未生起的不善法會生起;已生起的不善法,則會變本加厲——生起禪相後,我慢也更加嚴重,頑固不化,誰都不相信。就是這些把我們騙得團團轉。

因此,禪相形形色色,憶念過去、預知未來、與鬼神通靈等等,唯一不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煩惱習氣。所以,如果修行以後看不到自己的煩惱習氣,那就算是敗走麥城了。

在禪相生起時,(每個行者都可能會出現)那是因為打坐以後,心尚未徹底寧靜歸位的原因。禪相之所以會生起,是因為潛意識開始工作了,想要看到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隆波小的時候就很精通於禪相——(那時)修習安般念,直到出現光明,想要看到天堂,就可以跑去看,至於所見的天堂是真還是假,就不曉得了,但是,是真的看到了,只是所看到的對象或許不是真的,也有可能的。

曾經有人去請教隆布敦長老,問說某某打坐時看到了這個、那個,是真的嗎?長老回答說:他真的看到了,對此他並沒有說謊。他真的看到了,但他看到的卻不是真的,而是心的幻化。

因此我們必須看看這些透過修行獲得的領悟,假如它們不是導向減少煩惱和增長善法,我們就別信。

如果相信就糟了——未曾有的煩惱就會出現,感覺芸芸眾生,唯我獨尊。不管誰再說什麼,都不會信了,因為朕只信自己的感覺。如此一來,煩惱將會比以前更為倡狂,所以別信它!又或是一旦看到了什麼,就嚇得魂飛魄散——比如正在打坐,卻看到鬼來了,立馬哭爹喊娘撒腿便跑,(整個人)魂飛魄散、走火入魔,等等的。

當我們在打坐時,修習禪定以後出現了禪相,覺得受到了驚嚇,要知道心受到了驚嚇,要回來觀心:害怕了,知道害怕;看到天神,覺得高興,要知道高興;今天帝釋天親臨寒舍,帝釋天居然全身透綠。為什麼帝釋天是綠色的?因為你曾聽說過綠色的帝釋天嘛。如果你曾經聽到過的帝釋天是紅色的,那麼親臨寒舍的帝釋天就會是紅色的。心是可以製造各式各樣的幻相的,因此別輕信!要回來返觀自心,才可以脫險和自保。

假禪相終將消失,真禪相也只是被知道、只是被看見,(禪相)僅僅只是被我們所知、所見的一種境界而已。以上這些禪相都是修習奢摩他時的天敵。

至於毗缽舍那的天敵,就是毗缽舍那雜染。當毗缽舍那雜染生起時,往往會誤以為自己證悟了道果,有些人在生起毗缽舍那雜染時,甚至堅信自己是阿羅漢,它會嚴重到如此的地步。當禪相生起時,一般來說,是跟道與果沒什麼關係的。禪相往往是看到圖像、聽到聲音、聞到氣味、嚐到味道、身體產生觸感,以及在心的方面生起奇奇怪怪的現象;而毗缽舍那雜染生起時,往往會誤以為自己證悟了道果,甚至已經是阿羅漢了。

曾有一位外國僧人來跟隆波學習,他很久才來一次,有一天,他來的時候,幾乎是「橫著」過來的,他那時只有大概一個戒臘,從前都是很恭敬的,遇到前輩和長輩會非常有禮節。可那天來的時候,目空一切,隆波一看這架勢就明白了。他分享說,他已經悟道了。隆波告訴他:不是。要好好再去觀!他的肺幾乎都要氣炸了,「隆波帕默的水準根本不行,我明明已經開悟了,(他)卻說我沒有!」

在修行的時候,不斷看到名色的三法印,一旦禪定力下降、定力不夠時,毗缽舍那雜染就會生起。毗缽舍那雜染會生起,是因為禪定不足、心不夠安住;至於禪相為什麼會生起,則是由於禪定較少的緣故。有一點點的定力,禪相就會生起;但如果禪定不夠,毗缽舍那雜染就會生起。

每一位修習毗缽舍那的行者,都會遇到毗缽舍那雜染,沒有特例,一定會遇到,隆波本人也經歷過。曾有一段時間,剛一發現煩惱習氣探出頭,隆波就去看煩惱習氣,於是煩惱習氣便急忙往外逃,一旦煩惱習氣往外跑,隆波就貼身追著去觀察它,結果隆波並沒有意識到的是,心已經離開了基地,此時的禪定已經破掉了。煩惱一跑到外面以後,就突然玩起失蹤的遊戲,於是,隆波的心就被卡在了外面——卡在了光明和空之中,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直到有一天,隆波猛然警覺到:為什麼修行會這樣了?它應該是無常的,可卻為什麼恆常了呢?它應該是苦的啊,為什麼卻是快樂的呢?

它應該控制不了的,為什麼變成了可以操控呢?此處所說的「它」,其實指的就是心!

為什麼隆波的心是恆常的呢?心(那時)每天都是同一個模樣:如此的光明、如此的快樂,就好像隆波可以隨心所的操控它似的。隆波於是警覺:肯定出錯了。可錯在哪裡呢?仍然還看不出來,不曉得究竟錯在哪兒了?事實上,那是心隨著境界追了出去,然而當它滅去時,(煩惱本是被心觀察的境界,)當煩惱突然煙消雲散時,心卻被卡在了外面。因為隆波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誤以為心依然還是安住的。事實卻是,禪定已經不夠了,心跑了出去。好在隆波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沒有誤以為自己是阿羅漢,隆波從未想過自己取得了什麼好的成果——每當出現任何情況時,隆波都會反覆不斷地體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去體會。

有一次被禪相給騙了,誤以為是體證三果阿那含了,於是隆波去借花花公子來看,看了七天,然後淫生起了,隆波很高興——因為看見貪了,狐狸的尾巴終於露出來了。高僧大德都會誇讚隆波聰明,擅於自救。

當隆波黏著在毗缽舍那雜染時,心卡在空裡,卡在外面,就去請教阿姜摩訶布瓦尊者,問說自己按照師父的教導觀心,自己也有在觀心,但為什麼一年多的時間都沒有起色?他瞟了一眼,脫口而出:你說在觀心,但是你沒觀到心。相信我吧,我是靠自己走過來的,任何方法都比不上念誦,去用功吧!

於是隆波退出來坐到後面,尊者則坐著開始吃飯,(隆波開始)念誦「佛陀、佛陀……」心好像要爆炸了,因為心不喜歡念誦「佛陀」,而更喜歡修習安般念。所以隆波就再次觀呼吸:吸氣念佛,呼氣念陀,只是稍微迎合尊者一點點,同時配合著念誦「佛陀」,吸氣念佛,呼氣念陀,不到幾個來回,心就集中了下去。天啊!(當時)幾乎要敲自己的頭了,心已經離開了基地,自己卻對此渾然不知。

在心返回的瞬間,心一歸位,就看到了什麼?立馬看到了蘊界、身心存在的只有苦和憂患;可如果停駐在「空」裡,根本什麼都看不見。好在沒有誤以為自己已經是阿羅漢聖者了,因為隆波從不輕信,是個不容易隨便相信的人——當領悟生起時,隆波會反覆地體會,而不會輕信。如果我們很容易輕信,那麼是很難脫險和自救的,因為我們距離高僧大德太遠,要很久才能見到他們一次。

毗缽舍那雜染共有十種,有時是因為覺性過於強悍了,《阿毗達摩》開示道:覺性是善法,因此覺性越多越好,但是真正精準的措詞應該是——越頻繁生起越好。因為,如果我們刻意造作出強悍的覺性,就會物極必反。刻意太強烈的話,如果往面前看的時候,看見的將是顆粒狀(的現象)。

誰曾經看到過?有曾看到過的人,在這裡,看到了嗎?如果腦袋進了水(就會覺得),天呀!朕居然洞見到物質世界只是原子和分子而已,朕太牛了,朕可能已經證悟高階的道與果了,洞悉到這個世間只是原子、分子而已。(但)最多也只能偏離到這個程度而已,而這時候,隆波的感覺則是:唉……(隆波做嘆氣狀)哪裡冒出的瘋羅漢啊,累死了。就是這樣的感覺。(隆波笑)

隆波是個粗人,說話很難聽,但跟你們說話的時候是比較講究的。跟朋友說話的時候,很不好聽,直接叫他爸的名字來代替,後來甚至都忘了他的名字,只知道他爸的名字,去他家門口時大喊他爸的名字,結果他爸露出臉來,自己嚇傻了。

毗缽舍那雜染會把我們騙得團團轉,花樣百出,有時是空、光明之類的現象。觀心的行者大部分會遇到光明,心會光明、空曠。不要相信它!一旦出現了光明、空曠,就想起隆布敦長老的開示。長老說:阿羅漢的心是空曠、光明、純凈無染的,(它)停止了造作、停止了找尋、停止了反應,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剩,於外,無形無相;於內,波瀾不起。心一旦卡在光明裡,(就會覺得)這不正是嗎?空曠、光明、純淨無染啊,因為看不到任何煩惱習氣。

看不到煩惱習氣,並不意味著沒有煩惱習氣,那是因為它自己犯糊塗,選擇性的失明罷了。煩惱習氣填滿了大腦和心,我們卻視而不見。這是被騙了,卻居然還以高僧大德的開示作為憑證,認為這就是空曠、光明、純淨無染,停止了造作……什麼毗缽舍那、毗缽舍這的,全都不修了,因為毗缽舍那也是造作——在造作好嘛,任何什麼都不用做——那個不用做,這個也不用做,這就是停止造作。

若問說:(還)在造作嗎?其實還在造作,在造作「不造作」。這是行不通的。「無來亦無去」——這個根本沒有看到,事實上,一直都在來來去去,只是選擇性的失明而已!因此,我們要不斷的修行,而且要非常小心。

毗缽舍那雜染共有十類,可以自己查找資料去了解,可以去問谷歌師父,谷歌師父都能夠解決的。(隆波笑)自己去查資料吧,因為內容很長,這裡就不浪費時間了。

毗缽舍那雜染雖有十類,但解決方法唯有一個——即,心如果具備了正確的禪定並且歸位了,那麼,十種毗缽舍那雜染都會煙消雲散。阿難尊者使用「掉舉」一詞,這是毗缽舍那雜染的另一個名字。「掉舉」是指,「散亂在法裡」的情形共有十種,其實就是十種毗缽舍那雜染。

無論我們用哪一種方式修習毗缽舍那——是禪定引領智慧,還是智慧引領禪定,又或是禪定和智慧同步進行,無論怎樣修習毗缽舍那,都會出現毗缽舍那雜染。

因為在修習的早期,我們的禪定本就不多,心安住後,當我們去觀境界生滅時,禪定很快就會用完。這就好比是我們的電池仍是次品,而且又沒錢,只能買到這種品質的電池,它沒在我們面前爆炸就已經萬幸了。我們的禪定水準較次,觀境界生滅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而已,禪定就不夠了——心跑掉了、挪動了,正是此處生起了毗缽舍那雜染。

倘若我們修習禪定,一旦心獲得安住而且歸位,毗缽舍那雜染就會即刻「蒸發」。因此,隆波才會苦口婆心的、千叮嚀萬囑咐你們:(要修習)安住型的禪定。如果沒有安住型的禪定,是無法突破瓶頸的。

在七清淨之中……聽說過七清凈嗎?作為修行人,應該要對七清凈有所了解的。後人只是一味地去了解十六觀智,十六觀智僅僅是後期經典才出現的說法。真正在三藏經典裡開示的是七清凈。

「戒清淨」——清淨的戒與一般的戒有何差別?持守一般的戒是為了當個好人,可以發財致富、能上天堂之類的;但是清淨的戒是為了達到心的純凈無染,所以是極其細緻入微的——必需及時看破自己的心,才可能真正獲得戒清淨。在煩惱習氣潛入內心時,有覺性及時地捕捉到,於是煩惱習氣消失了,這樣我們的戒才會清淨起來——因為有覺性在護佑著心。

第二個(清淨)稱之為「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擁有正確的禪定而且回歸到本位。心清淨所言的禪定與一般禪定之間存在著什麼差別呢?心清淨(的禪定)是導向純淨無染和解脫自在的禪定。

(戒)是為了純淨無染、解脫自在的戒;
(定)是為了純淨無染、解脫自在的定……

為了(導向)純凈無染、解脫自在的禪定共有兩種:安住型的禪定——這是為了開發智慧,寧靜型的禪定——這是心靜止於單一的所緣,它是通過休養而為了獲得開發智慧的力量。

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見清淨」是指:能夠分離名色、能夠分離(諸)蘊。如果我們無法分離(諸)蘊,就還不具備見清凈,就仍然還是百分之百的邪見——感覺到這個就是我。但是當我們能夠逐一的分離(它們):身是身、感受是感受、心是心,我們就會看見每一部分與其它部分之間是彼此分開的。

接下來就是「度疑清凈」——能夠了解到:色法中的每一個色法以及名法中的每一個名法,其生起都是有原因的,而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

緊接著的另一個清淨,叫做「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與「非道」,「路」與「不是路」——此處即是毗缽舍那修行的起點,再之後就會生起毗缽舍那雜染了。

心一旦能夠及時識破毗缽舍那雜染,能夠歸位,就可以平安的通過毗婆舍那雜染,這時候我們獲得的才可以被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如果仍然被卡在毗缽舍那雜染裡,就還只是「非道」。如果有在(繼續)修習毗缽舍那,就已經是「道」了。當我們及時識破毗缽舍那雜染以後,我們才是抵達了「道非道智見清淨」。

至此已經不一般了,因為僅僅只剩兩種清凈就可以解脫了。開玩笑啦!因為剩餘的兩個(清淨)是難於上青天啊!

「行道智見清淨」是指心已經安全的通過了毗缽舍那雜染後,繼續修習毗缽舍那,直到心對所有的一切都能保持中立,最終生起「智見清淨」,(也就是)生起了道與果。

大家要慢慢去用功!因此說,持戒並不是為了臉面,而是為了磨練心;訓練讓心安住,並不是為了看見什麼或了解什麼,不是為了成為人上人,而是為了獲得力量去開發智慧。

開發智慧的起點是分離蘊,分離名、分離色,一旦可以分離它們以後,就要(繼續)去觀察:所有的一切並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不存在偶然,沒有所謂碰巧,不存在免費的(情形),一切都是有因才會發生——緣聚而生,緣散則滅,掌控不了。

首先,心要去觀境界,接下來是觀其生滅,境界生起而後滅去……一旦禪定不夠了,就會生起毗缽舍那雜染,等到訓練禪定到足夠程度,毗缽舍那雜染就會消失。一旦精通這點,才能稱之為具備了「道非道智見清淨」。

達到這個程度以後,我們就可以繼續修習毗缽舍那,一旦走到(心)沒有力量了,就再回來修習奢摩他。而且最好不要等到力量完全耗盡了,應該每天安排時間出來進行固定形式的練習——心跑了,知道;心跑了,不斷的去知道。

選擇某一種禪法,心跑到禪修所緣了,我們要知道:比如,我們觀呼吸,心跑到呼吸上,要知道,心跑去別處了,也要知道,不斷的及時知道跑來跑去的心,而後心就會安住,一旦心獲得安住,具備了力量,就再繼續開發智慧。

今天的法談講到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內容,但都是大家一定會碰到的情況。我們也許碰不到禪相,但喜歡玩味禪定的人是肯定會遭遇到它的。

而關於毗缽舍那雜染,則是我們這些觀心的人會碰到的,主要是碰到第一類(雜染)——光明,作觀以後,心是空曠的、光明的,此時千萬別信!否則會一直是空空的(感覺),那就已經錯了。要回來返觀,要真的歸位。

好啦,去吃飯吧,等會兒再來聽第二個回合(的法談)。

【完】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