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的框架圖|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2019年12月27日|泰國解脫園寺

編譯|禪窗


來的中國人一定要了解修行的原則。修行不只是打坐和經行。不是久久地打坐和經行,不是一定要做十四個手部動作,不是只是觀腹部的升降,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殼,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修行)真正的重點在於要培養覺性,我們修行就是要培養覺性。

泰國有一種螃蟹是寄生在河蚌裡的,等它長大之後,就會換一個殼兒。修行也是,(我們)一會兒做這個形式,一會兒做那個形式,其實都只是外殼。(修行)真正的本質是:我們要訓練(自己)有覺性!有覺性並不難,不停地覺知身,不停地覺知心。覺知只是去感覺,(而)不是去打壓,不是去緊盯,不是思維也不是想。

中國人的弱點就是很喜歡想,總是想:修行怎麼樣才對?怎麼樣才好?如果帶著貪心去修行,我們就會改造心。比如,像這位比丘尼師父,(你)喜歡去改造心,把它裝修得一動不動的,(這樣)根本是沒有抓住修行的要點。

修行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心可以離苦,不是為了要別的東西。心之所以有苦,是因為它以為這個身、這個心——是「我」,是「我的」。一旦身體老,就變成了「我」老;一旦身體病,就變成了「我」病;一旦身體死,就變成了「我」死。當我們的心有快樂的時候,我們以為「我」快樂;當心有痛苦的時候,我們以為「我」痛苦——這是因為我們對於身跟心(有)誤解,以為它是「我」,所以一旦身體發生了什麼,心裡發生了什麼,心就會有苦生起。

只要心有「想要」生起,就已經有苦了。心什麼時候有「想要」,什麼時候就有苦。我們修行,就是為了要讓所有的望都不再生起,徹底止息。其實,我們的望或「想要」全部都只是——想讓身心快樂,想讓身心可以不苦。所有的想要,都只是為了這個。比如,我們去看電影、去聽音樂、去玩、去旅遊,(都是)為了獲得快樂。找配偶,希望可以有快樂;有孩子,希望可以有快樂;有錢,希望可以有快樂。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想追求快樂的,但是,快樂非常的短暫。只是「想要」有快樂就已經有苦了,根本來不及失望,就已經苦了。

因此,如果我們本來想要離苦,卻不停地去找快樂,那是不可能離苦的。因為只是「想要」快樂,本身就已經苦了。掙扎著獲得了快樂,就已經很累了,而快樂跟我們短暫地在一起,很快又會消失。實際上,每個人都想離苦。平常普通人不停地在尋找快樂,越拼命的找,痛苦越會增加,而佛陀教導我們要去「知道」,說苦是有因的。我們心裡面的苦,有因才會生,(苦的因)就是想要,就是望。

心裡(何)時有想要,何時就會有苦。我們要去看事實,(去看)心每一次有「想要」,它是不是真的苦,要自己去體會。

當心什麼時候有「想要」,如果我們去觀察,就會看到,每一次有「想要」,每一次都會有苦。一旦我們看到「想要」會讓我們生起苦,我們就會「想要」——「不想要」,想要「不想要」又會苦,因為還是「想要」。因此,佛陀並沒有教導(我們)直接去讓自己不想要,不是這麼教的。拼命地強迫心「不想要」,我們是做不到的,(因為)沒有誰可以控制得了心。佛陀教導(我們)要去直接解決「想要」的根源。

大家跟得上嗎?最開始我們有苦,佛陀教導我們去了解苦因——究竟在哪裡?苦因在於有「想要」,在於有望。佛陀繼續教導說,「想要」的根源,在於不知道身心的實相。「想要」——如果(我們)去看的話,其實就(只)是想讓身、心快樂,想讓身、心不苦,就只是局限在於滿足身心趨樂避苦的望裡。想要成為總理,以為成為總理後會很酷,就越「想要」,(以為)迎合了「想要」之後會有快樂。

每一次「想要」的結果全部都是苦。

我們想透過「想要」去對治「想要」是不可能的。比如,我們知道「想要」生起會導致苦,我們就會「想要」不想要,想要「不想要」,那還是「想要」——稱之為「無有愛」,想「沒有」,想「不成為」。我們一定要清楚望的根源,是不了解身心的實相。如果我們知道身心的實相,知道身本身就是苦,心本身就是苦,想要或望就再也不會生起。

知道身心的實相,稱之為「明」;不知道身心的實相,稱之為「無明」。因此,如果我們(能夠)直接清除無明,望——就是「想要」再也不會生起。一旦沒有了「想要」,心裡面的苦,(就)再也不存在了。因此,佛陀的開示全部都是符合因果(法則)的。有因,也就是有無明,不知道身心的實相,所以才會生起望,望是果,是無明的結果,這個望又會變成因,變成苦的因,讓我們生起苦。

因此,佛陀的法,全部都是符合因果法則的。要想清除結果,是辦不到的,只能在因地上面用功。什麼時候還有望存在,苦就依然存在。什麼時候還有無明存在,望就存在。無明是什麼?無明就是不知道實相。不知道苦,不知道苦因,不知道滅,不知道「道」——即不知道「四聖諦」。

「四聖諦」是佛教最重要的法。如果我們沒有徹見「四聖諦」,就依然還會生死輪迴。無明存在,望就會生起,就會構建苦,就會再次造作,輪迴就不會結束。

「四聖諦」分為四條,即:苦、集、滅、道。

在我們真正實修的時候怎麼辦?要去知苦,那個稱之為「苦」的事物,並不是失戀痛苦之類的事物,在「四聖諦」裡面的苦,就是我們自己的身與心,也就是名法與色法——這個稱之為「苦」。

對於苦,我們的職責是去知道。去覺知身,去覺知心。常常地去覺知,直到看到實相——這個身本身就是苦。心就再也不會對身體有執著,對於身體的望,就再也不會生起。有覺性,有智慧,不停地去探究心,探究名法,看到了名法的實相,知道它本身就是苦。所有的感覺本身是苦,作為感知所緣的心本身也是苦。一旦我們看到了名法的實相——它本身就是苦,心就再也不會執著名法,不再執著心本身。

一旦我們不再執著身,不再執著心——這個稱之為:清楚地徹見到「苦」了,我們就不再執著。如果沒有看到身的實相,我們就會執著身體;沒有看到心的實相,我們就會執著心。比如,我們感覺到:身體時苦時樂,我們就會掙扎著想讓這個身體有快樂,掙扎著想讓這個身體可以不苦。但是,如果我們看到實相——身體本身就是苦。只是苦的多與少。在苦少的時候,沒有智慧的人以為有快樂。

如果我們不停地去觀察身的實相,事實上,身體它究竟是苦還是樂?我們(要)不停地去觀察。到了真的看到「身體本身就是苦」這個實相的那一天,就再也不會對身體有執著。接下來,身體老,不是「我」老,我們就不會因為老而苦;在生病的時候,身體是生病的人,身體本身就是苦,苦是很正常的,心再也不會苦了;在死的時候是身體死,我們的心可以不苦,因為身體它本身就是苦,它必然要死,它必然會離散,我們願意接受這個實相——身體不是「我」,不是「我的」。至此,我們不再對身體有執著,再也不會因為身體而苦。

我們不停地觀察自己心裡的感覺,所有的感覺,無論是苦還是樂,好還是壞,全部都是生了就滅。快樂生了就滅,痛苦生了就滅,好壞生了就滅,貪瞋痴生了就滅。不停地這麼觀察,就會看到實相——凡生起的事情,它必然會滅去。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我們不停地拚命去尋找快樂,快樂也只是臨時存在,就會滅去。因此,快樂並不會讓我們離苦,因為快樂生了也會滅。

如果心願意接受實相,心就再也不會(有)「想要」。比如,我們看到心是時苦時樂的。如果我們去觀察,我們的心充滿了苦,快樂生起,很快就會消失。有貪生起了,瞋生起了,痴生起了,每一次生起煩惱習氣,心每一次就會被刺、被扎,會被傷害,我們不停地去觀察自己的心,它並不是時苦時樂的,心就像身體一樣的,也就是,只是苦的多與少,在心苦比較少的時候,我們以為那是快樂。

當痛苦很沉重的時候,我們才願意說,那是苦。如果覺性和智慧越來越圓滿,我們不停地去觀察自己的心。我們了解了實相,心是純純粹粹的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而已,心就再也不會對心執著。一旦不再執著心,各種各樣的飢餓就再也不會發生,望再也不會生起。

望其實就是心的飢渴。比如,我們想有快樂,於是會去看電影、去聽音樂、去找好吃的東西……當我們知道快樂是毫無意義的,很快就會消失,心願意接受這樣的實相。

當心不再執著心,心就會抵達另一種快樂。心不再執著心的時候,稱之為我們抵達了「佛性」。中國人認識、了解佛性這個詞。一旦我們證到阿羅漢之後,才會真的看到佛性。之所以看到佛性,是因為再也不愚蠢了——因為知道了實相:身體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一旦知道了實相,心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就再也不執著心。

一旦不再執著身,不再執著心,什麼東西發生在身,什麼東西發生在心,就再也不會有任何的動搖,心會寧靜快樂,再也不潮起潮落!以上這些就是佛教修行的框架圖——修行是為了可以離苦,我們要想能夠離苦,一定要清楚苦的因是望。

望源自於什麼?望源自於我們不了解身心的實相,不了解身體本身就是苦,不同的只是苦的多與少。我們沒有看到實相,以為這個身體時苦時樂,就會生起「想要」或望,以便獲得快樂,來逃離痛苦。我們沒有看到心的實相——是純粹的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我們以為心時苦時樂,有苦也有樂,我們就會掙扎、(想要)逃離痛苦、掙扎著尋找快樂,望就會生起,「想要」快樂,「想要」不苦。

所有的望,源自於不了解身心的實相,因此,(要)有覺性,不停地去學習身,認識心。我們要如實了知身,如實地觀察心,事實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別去干預它,別去強迫身,別去打壓心,別去改造身,別去改造心!幾乎百分之一百的修行人,都只是在改造身、改造心,或者黏著在修行的模式上。

身體一動,覺性立馬捕捉到身體在動,智慧徹見到那個動的不是我——它本身就是苦,這樣才能稱之為會修行。

跟隆波學法要稍微忍耐一點,因為隆波跟別人教的不一樣,別人教的絕大部分都只是形式,這麼打坐、這麼走(經行)、這麼呼吸、這麼動手、這麼動腳……那僅僅是外殼。

隆波教導的是法的本質:我們修行是為了什麼?一定要知道——是為了離苦。要想能夠離苦,一定要知道——苦源自於望。望就是想讓身心快樂,想讓身心離苦。望之所以生起,是因為沒有看到實相——身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不是苦和樂,沒有看到實相;心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我們以為心時苦時樂,以為有苦有樂,我們就會掙扎——想要快樂,想要逃離痛苦,望就會生起。

因此,我們不停地去認識身,了解心,這就是答案。

所以,佛陀才會開示說:四念處是唯一一條離苦解脫的路。四念處是什麼?就是覺知身覺知心。別去干預或者打壓身心。那位比丘尼,喜歡打壓心,是這樣的,喜歡這樣打壓(隆波模仿)。第二排的比丘尼,就是你,你回頭去看誰?喜歡打壓,那是不行的,一旦你打壓,身與心就已經不自然了。

在修行的時候,就好比我們要抓一隻兔子,兔子在洞裡面,我們一直拿著一根鞭子守在洞的門口,兔子會蠢得出來給我們敲嗎?就像我們看心裡的煩惱習氣,我們一直盯著煩惱習氣,心裡面的煩惱習氣是不會露臉給我們看的。沒有什麼東西會呈現,有的只是沒有啥感覺。不停地緊盯緊盯,兔子不會出來的,有的只是靜止不動。(因此)別去緊盯它,要裝著不知不覺的,兔子才會出來,它一出來就敲它的頭!在煩惱習氣生起的時候,我們的心要放鬆,煩惱習氣才會冒起來。

煩惱習氣一露臉,我們就知道。看到貪生起了就會滅,迷失生起了也會滅,散亂、寧靜生了就會滅。有的只是生了就滅的事物,不停地去觀察,去觀身(心)的實相。就只是這個,這是修行的框架。我們一定要訓練整個框架性的東西,也就是訓練看到身心的實相,這稱之為毗缽舍那的修行。

毗缽舍那要修得很好,一定要有禪定的力量,心必須要安住,這是在訓練禪定。因此,訓練禪定,是為了可以開發智慧。去看優酷,隆波已經教導很多了,一定要忍耐,不停地觀察一段時間。

最開始聽隆波講法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發懵,無論你多牛,因為隆波並沒有教你怎麼打坐、怎麼呼吸,怎麼經行,隆波教的是修行原則。因為從來沒聽過,聽了之後,就會發懵。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聽)就會明白,一旦明白了,修行就會(變得)非常短暫。其他人都還在發懵,還只是在修習寧靜,但是我們已經解脫了,所以修錯了就會浪費時間。

【完】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音頻來源: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