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取決於你有多虛心——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8年05月06日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寧靜的心和虛心

法是由心來學的,如果我們的心跑掉了,法就已經不存在了。因此,我們的心一定要跟我們在一起。寧靜,要有一定程度的寧靜,但不是那種不知道東南西北式的寧靜。寧靜,是不散亂式的寧靜。心跟自己在一起,這樣的心才會接受法。

除了[定]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的[見解]導致我們很難契入法。

第一個是我們的心不夠寧靜[而]無法接受法,就好像是杯子裡面的水不停地蕩來蕩去,我們把杯子動來動去,就無法把水倒進去。心如果沒有[定],就無法學到法。

另外一個是這個杯子已經放滿了水,無法再加入水,我們的心是接受法的法器,因此別讓自己成為一個已經[裝滿了]水的杯子。要讓自己的心隨時準備好接受新鮮的事物,要把自己的知見、自以為是的東西放下。如果自己真的很厲害的話,老早就離苦了。

我們還有很多地方要訓練,我們來聽祖師大德開示,就是為了訓練自己,使自己好起來,[接受祖師大德們的經驗]。隆波7歲[開始],杯子就是空空的,而且是靜止的一個杯子。什麼東西都可以倒進來,[30歲]見到隆布敦長老,很快,就得到非常多的水。

我們要訓練,讓自己的心跟自己在一起。例如,有一丁點零碎的時間,或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沒有見到高僧大德也一樣要訓練[自己的心跟自己在一起]。

不是見到隆波的時候心才歸位。[不是]在隆波還沒有[走出來]的時候,心就不停地動盪不安。有的人比這個更厲害,甚至是徹底地倒過來了,[不想接受法]。

[這]取決於我們自己,看我們虛心到什麼程度。如果我們想要虛心接受法的話,就別讓我們的心整天一直是動盪不安,要多多地讓心跟自己在一起,而且要有虛心,要有恭敬心。不要太過於頑固,頑固的心是無法吸收法的。有的人非常自信,自信是很好的,但是頑固就會變成自以為是。我們要自信,但是要相信自己還只是個凡夫,如果相信自己很厲害的話,就無法進步了。如果堅信自己還有缺點,就還有很多東西自己需要學。這樣的話,心就會去追求法,就不會把自己關閉了,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

【反面例子】

有幾個人修行,怎麼樣都無法進步,隆波已經看得很久了,甚至是隆波還沒有出家的時候,他就跟隆波請教,但他非常的頑固。你說這麼做,他說我可不可以那麼做。要他這麼做,他就要做另外的。隆波剛出家的時候,還是如此。出家時間久了,隆波說了之後他不做,但是要反駁說:我不做,我要那麼做。後來碰不到他了,可能已經見法悟道了。

以前隆波剛剛出家,有一個年輕人來學習。

隆波說:「去觀自己的心。」

他說:「我觀不了心,我一定要先念佛陀,然後進入禪定,才可以觀心。」

隆波第二次說:「去觀心吧。」

「不可以,不可以,我一定要進入禪定。」

隆波第三次說:「你去觀心吧,你進不了禪定的。」

他說:「我要訓練,我一定要進入禪定。」

好,好,已經說三次了,隆波已經沒有職責了,那你去入定吧。他只想訓練進入禪定![其實]經歷好幾位佛陀也進不了定。但是沒有告訴他。他的心實在非常頑固。

適當的禪修所緣

隆波說:一定要找一個所緣,比如說呼吸,或者是念誦[佛陀]。這個是我們的所緣,然後去及時地知道心[的變化]。修行一種禪法,自己選擇去找那個常常生起的所緣,然後及時地知道心[的變化]。佛陀為我們選擇了所緣,就是在四念處裡面,都是一直在發生的狀況,比如說呼氣、吸氣,是不是一整天呼吸?呼氣了覺知,吸氣了覺知,那就是一整天能覺知了。

又如行住坐臥,是不是一整天都是這樣?如果行住坐臥能夠覺知自己,也就是一整天能覺知自己了。

動和停,一整天都有嗎?身體動、身體停,一整天都有。佛陀為我們所選擇的禪修所緣,是一直都存在的,一直都有的。所以,他才教導我們可以一直有覺性。

或者,去觀感受:在我們的身心裡面,有快樂、痛苦,或者是不苦不樂生起,一整天都有,不停地變來變去,感覺到了嗎?心快樂、痛苦,或者是不苦不樂,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我們的身有快樂和痛苦。因此,觀感受,也是一整天都有感受生起。

呼吸,一整天都有呼吸給我們觀。行住坐臥,一整天也可以給我們觀。身體的動與停,這個是屬於正知篇,也是一整天都在發生。

心是善還是不善的,也是一整天都在生起的,對嗎?能夠一整天生起。例如貪心型的人,看到什麼都想得到,聽到聲音了也想得到,聞到了氣味,接觸了,都想得到,無緣無故地這個想得、那個也想得。對那些特別貪心重的人,佛陀就開示說:「各位修行人!心有貪,要知道心有貪;心無貪,要知道心無貪。」就只是做這個而已。

我們如果是特別貪心重的人,我們的心只有兩種:心有貪和心無貪。特別瞋心重的人,心就只兩種:瞋心和沒有瞋的心。

沒有瞋的心,可能有好幾種情況:可能是好的心,也有可能是貪的心,也可能是迷失的心,還沒生氣也可能。

如果我們是散亂的人,我們就及時地去知道心散亂。非常散亂就會昏沉,散亂和昏沉會是交替的,一段時間心特別散亂後很快就會昏沉。因此,佛陀開示說:「心散亂,知道;心昏沉(萎靡不振),也要知道。」

不停地及時去知道。去知道我們所有的存在的狀況。佛陀為我們選擇的是一整天都會發生的狀況,他為我們選擇的是一整天都會呈現的,我們就不停地緊隨著去覺知,然後覺性就可以一整天生起。

【反面例子】

隆波教該年輕人去觀心:「當根塵接觸的時候去觀心的變化。」

他說:「不行不行!我要找一個對我很特別的所緣:從現在開始,打雷了,我就去覺知。」

一年的話,打雷幾次?一整天都沒打過雷,那就沒有覺知自己了。他是自以為是,自己以為自己厲害,比佛陀還厲害。佛陀為我們選擇的法他不要,他要找屬於自己的法,以為如果萬一開悟了,自己就很酷。

真實法

要讓自己的心像空杯一樣,而且這個杯子是靜止的,是跟自己在一起的,如此隨時準備好把自己的心打開接收法。法並不是什麼秘密的事情,

法並不是困難的事情,法就是事實,是真實。事實、真實一直就在我們眼前,但是我們沒有看見,為什麼我們沒有看見?因為我們的心一直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的心並沒有跟真實在一起。

我們要看的,一定要是事實,事實就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就叫勝義諦(究竟諦、第一義諦),或真實法【註】。被稱為勝義諦或真實法的,首先是心。心是勝義諦、真實存在的法,心的特色是自然地感知所緣,因此,我們要學習心,去學習事實。

還要學習什麼真實法、勝義諦?就是心所。心所是跟心一起生起的事物,其第一個部分是感覺苦,感覺樂,感覺不苦不樂,這個稱之為感受。第二個部分是這個記憶、這個界定,稱之為想蘊。第三個部分是造作好、造作壞,造作不好不壞,這個稱之為行蘊。這三個部分合起來稱之為心所,是跟心同步生起的事物。

心不可能單獨的生起的,心一定要跟心所同步生起,而且心不可能單獨生起,永遠要有所緣。所緣是被覺知的對象。被覺知的事物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也有可能不是真實存在的。所有的名法和色法是真實存在的。心所、色法什麼時候作為被覺知的物件,它們就是所緣,而覺知者是心。

被覺知的事物也有可能不是真實存在的。被我們所想的事情,比如我想著:「我是世界環球小姐。」這不可能是事實。有的男生希望自己可以變成泰國的女人,但是不可能。因此,我們的念頭、我們的想法並不是事實。我們不應該從不真實的東西裡面找真實,我們應該從真實的東西裡面找事實。我的心、心所,所有的苦樂的感覺,記憶、界定,還有造作好、造作壞、造作不好不壞,這些事物是跟心同步生起的,這些事物是事實,是真實法,會呈現真實的實相給我們看。我們想的事情,那個不是事實,去想的話只是一直迷失在念頭的世界裡面,不可能看到事實。

因此,我們一定要跟自己在一起的。心、心所和色法都是跟自己在一起的,感覺苦樂在樹上嗎?不可能在樹上,在哪裡?在心裡面。心在哪裡?在身體裡。因此,修行時,我們的感知不要超過自己的身體,什麼時候離開身體,我們就偏掉了。

有人問:能覺知外在的名色嗎?從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去覺知外在的名和色比觀自己更加難。比如觀別人的三實相[法印],看起來好像很容易:看到他生了就死,比看自己生跟死更容易,但是他一旦死了,我們去看他的色,不停地去思維他的色身,他色身消失了,觀看時我們的心一直在外面,並沒有歸位。我們的心沒有歸位、沒有安住的話,聖道是不可能生起的,因為正定不是往外送的,正定是心真的安住、真正歸位的。正定是真正讓八道支中其他七個支一起聚集在心,而且在同一個刹那。[定]的職責是把其們七個支一起召集起來「開會」。如果我們看外在的名色,它們滅掉了,我們的心就被卡在外面,那不是「會場」,只是「流浪場」。

心沒有歸位的經驗

隆波曾經試過,在居士的時候,從小就修習禪定,心是安住的、歸位的,但是沒有證悟道與果,心裡面甚至是看不起禪定,因為修習了22年的禪定,什麼都沒有得到,就只是覺知自己而已。[到了二十九歲]見到隆布敦長老,他教導觀心。隆波就去觀,觀得非常的嫺熟,然後通過兩個階段就明白了,一定程度瞭解自己的心:心寧靜知道,心散亂知道,心好也知道,心壞也知道,知道二元對立的法,知道它們的變化。然後就疏忽大意,不修習禪定了。那個時候,隆布敦長老已經圓寂了。

隆布敦長老的弟子們喜歡看別人的心,隆波從前沒看別人的心,一直在看自己的心,後來生起了疑問:「他們是怎麼看別人的心?」其實並不是什麼難的事,因為小時候心曾往外送,去看天堂、地獄,然後就去觀察他們是怎麼看的?學一學,把心送出去,去看所有的一切,鬼、天神全看到了…。

隆波的心空在外面並不是源自於去看別人的心,那些看別人的心的人往往就會空在外面,但是隆波並沒有去看別人,而是去看自己的[煩惱],[瞋心]一呈現出來,就去看它,本來它是生滅的,它往外面跑,隆波跟著它追,結果它滅掉了。滅掉了之後,以為自己的心是安住的,因為能夠看到[煩惱]在眼前滅掉,並沒有觀察到自己的心跟著[煩惱]追出去滅在外面,心並沒有歸位!如此修行了一兩年,沒有任何的收穫。後來見到了阿姜摩訶布瓦尊者。阿姜摩訶布瓦尊者解決說:你觀心啊?你沒有觀到心。他教導隆波念誦佛陀。隆波就去修習奢摩他,心就歸位,然後就可以繼續上路了。

心沒歸位的禪定

心停在外面的禪定有嗎?有。心停在外面的禪定多於歸位的禪定,比如我們觀空,去看空,這個世界全都是空的,我們的心抓住空,這個是空無邊處。接下來去抓住覺知空的心,這稱之為識無邊處,然後心就不停地重疊重疊,心全都在外面,全都沒有歸位。心不停地重疊。放下心也放下空,這個稱之為無所有處定。最後,想蘊越來越弱,稱之為非想非非想處定。

佛陀剛出家時曾經跟著二位隱士就是修這種定,心有禪定,但是沒有歸位,心在外面。修這種禪定,死後去到了梵天界,但這樣的心不會生起道果。佛陀悟道成佛之後,首先想到了這兩個老師,如果去教他們一點點,他們兩個人馬上就可以悟道了,因為他們兩個人的禪定已經到了非常滿的程度了,而且他們本身已經不黏著於這世間,他們認為這世間是毫無意義的,但是他們的心沒有歸位。佛陀只要對他們稍微提醒一下:心沒有歸位,心在外面了。這兩位隱士馬上回來觀察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歸位的話,道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生起。只要聽一點點法就可以悟道了。但是,他們已經死了,生在梵天界,心很光明、很享受。

佛陀悟道成佛時,他們已成了無色界的梵天,沒有眼、沒有耳、沒有鼻、沒有身,只有心,就只是寧靜而已,他們已經無法跟佛陀交流了。佛陀感歎道:「哎呀,這兩人真的是太遺憾了。」

佛使比丘翻譯說:太遺憾就是完蛋了,徹底喪失了最好的機會,所以佛陀說:這兩個人真的是太遺憾了。不是擁有禪定就一定會很好,徹底完蛋了也有可能,如果禪定沒有歸位的話。

因此,心一定要跟自己在一起,心如果一直走神、發呆,心一直在外面流浪是不可以的,或者沒有流浪但一直空在外面也是不可以的。

有的人教導修行說:心想了把它扔掉!不想、不演繹,也不要造作,讓心空。但是這樣的心並沒有歸位,而且沒有開發智慧。那些真的歸位的人也可能有問題,因為有的只是歸位,並沒有開發智慧。

去看事實並看到實相

要學習讓心安住。歸位的心,有[定]的心就可以開發智慧。因此,我們的功課一定要滿:先戒學,培養覺性。心學:得到正確的定。慧學:學了之後要去看到三實相[法印]。要去看到事實,也就是看到名、色,看到心、心所。心所也是一種名法。色法就是色身。去看事實,我們要透過正確的心,正確的[定],具有覺性去看名法、色法,別去看外面。讓心安住變成觀者,去看我們自己,最後就會看到實相。去看事實,一定要會看,最後就會看到實相。

如果去看假的,我們就會迷失在念頭的世界裡,不可能看到事實,不可能看到實相。要看事實,去看心、心所,去看色,也就是色法和名法,或者身和心。看了之後,但是若不會觀,也不會看到實相:看到心,看到心所,看到色,但是沒有看到三實相[法印],沒有看到心一直處於生滅之中,沒有看到心所、苦樂好壞一直是在生滅之中,它們是跟心同步生同步滅,一起在生滅的。看到色,它真的存在,但是沒有看到自己的色是無常、苦、無我,[這是不夠的]。

我們覺知身體,這個稱之為覺知色,然後身體動,全知道,腹部升降全知道,做手部動作全知道,但是若沒有智慧,則沒有看到三實相[法印]。

如果具有覺性去知道色,而且進一步具有智慧知道色的實相,知道色不是我,是被觀察的對象,是無常的,是被苦一直逼迫著的事物,這個稱之為我們知道實相,是以智慧在知道。

一旦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複,以三實相[法印]的角度去界定,最後智慧就會生起,毗婆舍那的智慧就會生起。毗婆舍那的智慧圓滿之後,聖道就會生起。毗婆舍那的智慧如果不圓滿的話,是不可能生起聖道的。

但是如果智慧太過於滿,但是心沒有正確的[定]的話,那麼就不是毗婆舍那的智慧。要想得到毗婆舍那的智慧,心一定要有正確的[定]。心往外送的[定],是無法修習毗婆舍那的,它就只是寧靜而已,就像那些隱士一樣,徹底完蛋了,因為無法開發智慧。

心的歸位和開發智慧

因此,一定要讓心跟自己在一起,然後,心跑了去知道,心跑了去知道,這樣心就會跟自己在一起。[若用一個禪法稍微幫一點忙]:或者唸誦佛陀、佛陀,或者觀呼吸,然後心跑了,離開佛陀,離開呼吸,及時地知道;心跑去緊盯佛陀、緊盯呼吸,及時地知道,心動來動去及時地知道。修行任何一個禪法,任何心的動靜及時地去知道,這樣,心就會歸位。一旦心歸位之後,色身動了之後,心會覺知,但心並沒有跑到覺知的對象裡面去。感受苦樂生起了之後,覺性會及時地捕捉到,但是心並沒有跑到這個感受裡面去。在行蘊,也就是善、不善生起的時候,覺性會及時地捕捉到,但是覺性並沒有追著善不善去。(前述隆波曾經追著瞋心跑,跑在了外面,空在外面,沒有歸位,[這是不行的])

或者去覺知心在六根的生滅。去看,去聽聲音,去想,這三個根門生起是最頻繁的:心門,也就是去想,然後眼睛去看,耳朵去聽。我們的心在這三個根門是最主要的。

【家庭作業】

給大家佈置家庭作業:

如果誰還沒有參加禪修班的話,去看電視,去看很討人嫌的那些電影,別去找那些很喜歡的電影,去看那些不喜歡的東西,很容易觀,去觀察自己,心一會跑到螢幕,耳朵一會聽聲音,心一會跑去想,心在翻譯所聽到的話,我們是透過心在覺知。眼睛看到色,我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色,耳朵聽到聲音並不知道什麼意思,是心在翻譯才知道。我們去看電視,看我們不喜歡的節目,如果看喜歡的節目,聽喜歡的音樂,心就迷失了。

你要選看那些不喜歡的節目:眼睛跑去看演員,這個眉毛長得不好看,心去評判它,這個要知道,評判的時候是心在工作。聽到聲音,聽他們在說,心去聽是透過耳朵,心去想是透過心門。就是這樣不停地去學習,我們最後就會看到心是透過六個根門在生滅。在看的時候沒有聽,在看的時候沒有想,在想的時候沒有看、沒有聽。一次只能有一個根門,因此,心一次只能生起一顆。在眼根的時候就不會生起在其他五個根門,生起在耳根的時候就不會生起在其他的五個根門。這個眼耳鼻舌身心它一次只能生起在一個根門。生起最多的三個根門是:生起在心,也就是跑去想、跑去看、跑去聽。

如果我們要演練看心跑到六個根門,就去看自己不喜歡的電視節目,這是有條件的。如果看喜歡的節目就會徹底地迷失。看那些不喜歡的,瞋心很容易生起:看到這個人真的長得很難看,這個演員太蠢了,每次都輸…,坐著一邊看一邊罵,然後去看自己的心,心有瞋心,知道心有瞋心。在評判它的時候,是心在工作;在看的時候,動來動去,是眼根在工作;聽到的時候,是耳根在工作,…心不停地往六個根門跑,慢慢去觀察,從事實裡面去學習。那個事實就稱之為勝義諦。心、心所和色法是勝義諦。第四個是涅槃,大家此時不用去看涅槃,大家還看不到的,我們去看此刻我們擁有的事物(身和心,心所)。我們有心嗎?有心,也就是覺知者,能覺知所緣的那個。我們身體坐著知道嗎?誰是知道者?心是知道者。但是不用去找它在哪裡,就只知道它存在著。身體動來動去,就知道身體動,[身體動時有一個知道者],就只是這個而已,慢慢去觀察。從事實裡面去觀察,最後就一定會看到實相,實相就是無常、苦、無我。好,去吃飯吧!

(完結)


【註解】

根據《阿毗達摩論》,有兩種諦,即:世俗諦與勝義諦(究竟諦)。世俗諦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觀念和表達方式。它包括組成我們世間還未受到分析的種種現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動物,以及看似恆常不變的事物。這些現象並沒有究竟實質,因為它們所代表的事物,在實際上並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們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與不真實的。它們只是由心構想而成的產物,並非基於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反之,諸究竟法是基於它們各自的自性而存在之法。這些法是:最終存在而不可再分解的單位。此等實際存在之法不能再分解為更小,而是已分析至最小最終的單位,是組成種種錯綜複雜的現象的成份。由此它們被稱為究竟法(paramattha);這名稱是源自parama(究竟)與attha(事物)。

不單只是在本體學方面,究竟法是究竟存在的實質;在智理學方面,它們也是正智的究竟目標。有如可以從芝麻提煉油,人們也可以自世俗諦當中「提煉」出勝義諦。例如:「有情」、「男人」和「女人」諸概念給人的印象是,它們所代表的東西擁有不可再分解的究竟實體。然而,當我們以阿毗達摩的分解器,明智地探究這些事物時,我們發現它們並沒有其概念所代表的究竟實質,而只是由無常的名(精神)色(物質)過程所組成的現象。如此,運用智慧分析世俗諦,最終我們將會達到藏在概念現象背後的究竟法。究竟法,即是這些超越心的想像,而各有自性之法。

雖然究竟法是實際上存在的實質,但由於它們非常微細深奧,所以缺乏訓練的人無法覺知它們。這種人無法知見究竟法,因為他們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裝成世俗現象的概念所矇蔽。唯有在運用如理作意之下,人們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竟法為其智的目標。如是究竟法被形容為屬於究竟智範圍裡的目標。

在經教裡,把有情或人分析為五種究竟法,即:色、受、想、行、識五蘊。於論教,諸究竟法則歸納為四種:心、心所、色、涅槃。心、心所與色──包含了一切有為法。五蘊相等於這三種究竟法。識蘊在此列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於代表基於其相應心所而得以分門別類的諸「識」。五蘊中的受、想、行蘊則被列入心所之內;心所與識同生(俱生),執行種種不同的作用。

在《阿毗達摩論》所列出的五十二心所當中:受蘊與想蘊各是一種心所;行蘊則再分為五十種心所。色蘊則是相等於《阿毗達摩論》裡的二十八「色」。

不包括在五蘊之內的究竟法即是涅槃:脫離諸有為法之苦,而達至最終解脫之法。

如是在《阿毗達摩論》裡一共有四種究竟法:心、心所、色、涅槃。

(摘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六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4.22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