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心無法指揮但可訓練——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8年10月14日A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阿紫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觀心、觀身、修習奢摩他

我們的修行,從早上醒過來就開始要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就這樣去做。哪段時間如果非常的散亂,沒辦法觀身、觀心,那就修習奢摩他。念誦佛陀佛陀也可以,或者,呼氣唸佛,吸氣唸陀也可以。選擇一個禪法,讓心有臨時的家,目的不是為了獲得寧靜、獲得快樂,目的不是為了獲得寧靜而快樂,因為這樣就會有貪心。讓心有臨時的家,念誦佛陀佛陀或者觀呼吸也可以。心有力量之後,就來學習身和心的真相,可以觀身就去觀身,可以觀心就去觀心。如果沒辦法觀心就來觀身。這個身體是心的家,心是主人。我們找不到家的主人,我們就在家裡等他,所以,我們覺知身,有一天就會覺知到心。

如果可以覺知心就去覺知心,如果覺知不到心就去觀身,如果觀身不行觀心也不行,那就去修習奢摩他,修習寧靜。修習寧靜是為了獲得力量去觀身和觀心,觀身是為了觀心,觀心是為了見到法。這個法就是我們的心。所有的善法,所有的不善法,所有的道和果,都是生起在心。涅槃也是用心去徹見的。心是最大的,心是所有法的核心、主導。隆布曼長老教導:抵達心就抵達了法,失去心就是去了法。我們如果沒有獲得心的話,就不可能修習奢摩他,也不可能修習毗婆舍那。當我們心和我們自己在一起,那就可以修習奢摩他。當我們的心看到名色、身心的真相,心是觀者,看到名和色的實相,這個智慧就慢慢地茁壯發展。

有些人適合觀身,沒辦法觀心,那就觀身,看到身體坐著,身體不會逃到哪裡去,但是心會逃來逃去,心一直在跑動。如果我們沒有力量去觀心,我們就觀身,比如此刻我們的身體正坐著,去感覺它,感覺到嗎?我們的身體正坐著,不要去緊盯,有些人喜歡緊盯。去感覺,身體在呼吸,心是覺知者。身體行住坐臥,心是觀者。身體動、身體停,心是覺知者。觀身就是這樣去觀的。大家笑一下,來笑一下,然後心是觀者,感覺到了嗎?這個臉在笑,就是這樣去覺知。

不用擺姿勢:現在要感覺了,笑了笑了。這樣是假的,這樣心裡會很鬱悶。

當臉在笑,心是覺知者,用舒舒服服的心,用自然普通的心去覺知。我們舒舒服服地去覺知,然後[定]就會生起,因為快樂是[定]的近因。

不斷地去覺知,然後就會看到真相,這個身體一直在不斷地變化,一會兒呼氣,一會兒會吸氣,一會兒行住坐臥,不斷地交替變化,一會兒是動來動去抓癢,或者不動,但不會持續不動,它一直在變化。慢慢地會看到這個身體的真相,看到身體是無常的。有些人會看到身體不是我,那身體是一樣什麼東西?是個物質,是被覺知的對象。誰是知者呢?心是知者。如果沒有心做為知者呢?這就不是在學習心學。我們要學習戒學、心學,接下來才是慧學。心學是要來獲得知者的心。

用知者的心去觀身的真相

大多數人會覺得心學就是打坐,打坐是為了獲得寧靜。有些人學了太多的經典,覺得心本身是有[定]的(即,一境性),不用再去訓練了,有些人就是這樣覺得的。這些人覺得每顆心本身就有[定],這樣的[定]是普通的心,但是我們要學習的是「正定」,心要安住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這樣才可以。這個獲得心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方法,就是去學習:一旦心成為思想者、造作者、迷失者時,如果隨著知道心成為思想者、造作者、迷失者的那一刻,知者的心就會生起。知者的心生起,取決於我們沒有刻意地去知道,而是喜悅地去知道,輕鬆地去知道,不是非常鬱悶的、遲鈍地去知道。

有些人覺得心學是為了獲得知者的心,「得到了知者的心之後,要讓這個知者的心只是如如不動。」這些人聽隆波講法只是聽了一點點,就說隆波要求大家只要獲得這個如如不動的知者的心。這是不正確的。我們得到了知者心之後,要帶這個知者的心去學習名色、身心的真相,讓身體去工作,讓心去工作:這個身體一直在動對嗎?這個身體就在動嗎?這個身體在呼吸嗎?就這樣去看,看它工作,它不是我,它不斷地變化,這個心臟不斷地波波波在跳動,小的動作不斷地動來動去,有的只是無常。有的只是沒有辦法固定在同一個[現象]保持不變,沒有辦法去控制,我們可以指揮身體不呼吸嗎?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吸氣之後就一定會呼氣的,沒有辦法真地去指揮它。我們想要這個心臟停止跳動可以指揮嗎?沒有辦法去指揮的。我們可以指揮身體一點都不動嗎?有些人刻意地不動,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又開始動了,因為這個身體沒有辦法一直是如如不動的,我們的身體不可能不動,因為它一直被苦逼迫著,到最後被苦逼迫著去毀滅和分離。

如果躺在病床上不動,什麼都不能動,過段時間這個身體就會毀滅掉。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定要動的,為什麼要動呢?為了離苦,我們身體動來動去是為了離苦。我們觀察一下,為什麼呼氣之後要吸氣呢?因為我們如果只是一味地呼氣就會痛苦,所以一定要吸氣來緩解痛苦。同樣地我們吸氣之後一定要通過呼氣來緩解痛苦。為什麼一定要行住坐臥不斷地交替呢?如果行住坐臥中只是一味的單一的姿勢可以嗎?不可以,因為我們被苦逼迫著,我們一直動來動去是為了離苦。

[如果有覺性、有智慧,及時地去]覺知身,我們就會知道,身體的每個行住坐臥,身體的每個呼氣、每個吸氣,都是為了離苦。一旦看到這個真相之後,對身體的執著就會越來越少,你會看到身體本身就是苦,不是什麼好的東西,[對身體的執著就會越來越少],這樣我們就是在發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