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9年08月31日A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修行中的自我觀察
大家要努力地自助。修行要牢牢抓住修行的核心原則,問題就會很少。如果修行的核心原則很牢固的話,就不用去問別人了,就可以自我觀察;修行的時候,如果被什麼卡住了,就可以自己自助。比如隆波住在城市[曼谷],久久才能去遠方頂禮一次高僧大德,例如,每三個月才能去頂禮隆布敦長老一次,因為很遠,每一年才能去頂禮隆布帖尊者、隆布信長老二或三次,但是修行一直可以不斷地往前走,因為隆波會自我觀察,一旦生起了很奇怪的[現象]、從來沒有體會過的[現象],就會去觀察。隆波不會輕易地相信,看了又看,反覆地去看、去體會,找出能夠讓自己進步的痕跡或自己究竟修錯在哪裡?修行的時候,一旦生起了疑問,隆波用的就是觀察。沒有機會可以請教高僧大德時,就是觀察。
比如我們的心呈現光明、空,這樣的[現象]可以延續很久——已經不正常了,心的自然狀態是無常的,為什麼我的心一直是恆常的?自然的心本身是苦,為什麼我有的只是快樂?心的自然狀態是無法掌控的,為什麼我可以掌控?我們要抓住原則:如果可以掌控,說明那是非常精通禪定的人,想什麼時候寧靜,就什麼時候寧靜;想寧靜多久,就寧靜多久,心一直快樂——那是黏著於禪定的徵狀,慢慢觀察。修習禪定,心有的只是快樂。即便不是修習禪定,打坐觀心時,心也可以黏著於禪定——曾經請教過隆布敦長老,長老說:「觀心會自動自發獲得禪定。」
觀心時,有些片段看到心的運動變化,正在開發智慧,我們開發智慧一段時間之後,心想要休息,在某些片段心就會抓住對象而靜止不動——有時候會抓住空,空是被觀察的對象,這稱之為「空無遍處」,空是空間。有時候心會抓住知者,然後生起了新的知者,知者跟知者不停地在重疊。比如心抓住知者的一瞬間,被抓住的知者,會變成被觀察的對象,有新的知者作為觀者。我們會看到觀者又變成被觀者,不停生起新的知者,識是永無止境,稱之為「識無邊處定」。接著,識的空是所緣,知道空的知者是另外一個,有時候抓住所緣,有時候抓住心,我們抓住所緣或抓住心,一會兒抓住所緣,一會兒抓住心,心就進一步提升,兩邊都不抓,不抓住所緣,也不抓住心,什麼都不抓,這個稱之為「無所有處」。繼續觀無所有處,寧靜,沒有什麼東西,想蘊就會越來越弱,界定就會越來越弱,…想蘊越來越柔弱,直到有點模糊了,說有想蘊也不對,說沒有想蘊也不對,這個稱為「非想非非想」。因此我們觀心,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進入到無色界定。
不要輕易地相信
有時候,觀心會生起光明、顏色等各種各樣的徵狀。有時候會生起聲音像雷電。我們曾經讀過高僧大德們的傳記,他們證悟阿羅漢的時候,在胸口的輪迴徹底坍塌的時候,好像雷電交加,整個大地會發生地震。一旦我們打坐的時候聽到砰一聲,然後我們就說悟道了。其實,在心寧靜的時候,哪怕只是一點點聲音,包括放屁,聽起來就好像雷電交加一樣,然後說:啊!我已經悟道了。事實上,只是別人在放屁。如果我們誤以為已經悟道了,就糟了。打坐的時候一旦發生一些神奇的現象,像遇到寧靜光明,以為已經悟道了——不敢更加細膩地去觀心,害怕碰到煩惱,現在自己以為是阿羅漢了。看到這種人,真想踢他兩腳。
有出家人、也有居士,來頂禮隆波,說:「我已經悟道了。」
隆波說:「那你打坐給我看。」
他打坐,心跑出去,跑到梵天界。
「看到了嗎?你的心還有來還有去,心還在構建十二緣起裡面的『有』。」
「喔,看到了,我不是阿羅漢。」他的心萎縮。
「你看到嗎?你的心有一些悲傷,心有一些傷心。」
「啊!為什麼我還沒有證到阿羅漢呢?」心有煩躁。
「有看到嗎?你有這瞋心,因此,你的三果也不是。」最後就開始生氣了。
有的人黏著於修行,要把他糾正過來,是不容易的事情。
當我看到這個人已經被卡住了,如果實話實說的話,他就會生氣。
例如說:「你修行後,怎麼修到心漆黑一團。」他就生氣了。
心光明、黑暗,那不是心,只是一種徵狀。
他說:「什麼都不執著」。佛陀從來沒有開示説:「無緣無故不執著,什麼都不用做。」佛陀的教導屬於因跟果,一定要相信業果,造因才會得到結果,而不是直接去製造出結果——讓心空空的,或自以為是。
佛陀的教導是,精進不停地培養覺性,不停地及時地去知道:有什麼不善法生起了要知道,不善法滅掉了也要知道。正在生起的不善心,一旦我們有覺性,馬上就會滅掉。在我們有覺性的時候,不善心不可能生起,因此在我們有覺性的一瞬間,善法就會生起。我們常常有覺性,善法就會增長。因此我們一定要精進地去斷除已生起的不善心,精進地讓還沒生起的不善心不要生起,精進地讓還未生起的善法生起,精進地讓已經生起的善心繼續茁壯成長,這是我們的職責。
如果我們的智慧衝到前面去了:「心是光明、還是黑暗,都不是我。」那是自己頭腦思維的層面,這樣根本沒有精進,有的只是投降(不去用功),自以為是:「一切都不執著」,就只是這麼呆著,事實上,正執著於自己的不執著。如果心黑暗模糊,可不是小事。最近碰到前一世僧王,他說:「心黑暗模糊,是因為有煩惱。心光明純淨、無染、乾淨,如果真的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