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21年01月10日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善法欲與欲望
修行,沒有誰可以強迫誰做得到的,必須以「善法欲」滿足於自己去動手修行,而無法去強迫。有些人的修行並沒有透過「善法欲」去修行而是透過「欲望」在用功,透過想要——想要好、想要出人頭地、想要這樣、想要那樣、想要獲得道果——在欲望的驅動下去做。欲望和善法欲是不同的,善法欲是滿意於在「好的因地」上去播種,而「結果」只是緊隨其後的隨贈品。但是欲望則是想得到「結果」而不想「播因」——想得到道果而只是靠吃喝、睡覺,如此就能證悟,這是最美的了。
如果沒有善法欲,不會真正地動手修行——比如無緣無故地待在寺廟[只想著結果]。如果有善法欲,自己就會用心去修行,不需要誰來盯著誰。如果有的只是欲望,只想得到這個、得到那個,想得到各方面的神通、很多的知識——那只是欲望,期待著結果。修行如果只期待結果的話是不會有結果的,因為有貪心。
隆波在小時候,從七歲開始修行,那個時候什麼都不懂,只是內心喜歡修行而已,每天用心去訓練「吸佛、呼陀」,每一天都用功,也聽到別人講到涅槃,雖也想要得到涅槃但不知道那是什麼——只是類似於隨著進寺廟的人的一種潮流,事實上並不知道是什麼,但是想修行,每一天都打坐,沒有經行,因為不會經行,就打坐,不管做什麼就是「吸佛、呼陀」,不停地用功,就這麼去訓練,並沒有期待要得到什麼。
訓練沒有幾天,心就第一次集中,進入禪定,空、光明,一旦光明後,就開始有貪心了——開始想知道亮堂之後會得到什麼,心就跑去跟光明在一起,心就跑到外面旅遊去了,去外面看一些事物了。看到天神,天神是真的還是假的不知道,但是真的看見了。看到天堂,但是看到的天堂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看著看著,一段時間後,心想一點好處都沒有啊。心跑出去外面看,除了不會獲得任何利益之外,而且還有副作用,因為看到天堂自己也待不了天堂,看到什麼好東西想變成它的主人也不行,有副作用就是萬一看到不好看的,像看到鬼了怎麼辦?所以就看到了跟著光明往外跑的副作用。
已經記住「一旦開始迷糊心就會往外跑」,隆波就開始重新訓練「吸佛、呼陀」,心一旦開始要迷糊,就加重一點呼吸,二、三次加重,把自己喚醒過來不讓它迷糊,喚醒過來,心就慢慢有了力量。
知者與分離蘊的經驗
隆波不停地修行大概三年後(十歲時),就碰到了「知者」。第一次碰到知者的時候是鄰居家發生火災,隆波在門口玩,那時跟幾個小伙伴在玩彈珠,看到火災了,離自己的家有四五間連排的房子起火了,嚇了一跳,那時趕緊把自己的彈珠拿起來,不會沒有覺性把彈珠掉了,抓起來就跑,因為想趕快告訴爸爸,第一步驚嚇、第二步驚嚇、第三步的時候類似於把自己內在的開關打開了,一下子亮堂起來,心變成了知者、覺醒者。看到了驚嚇,驚嚇就滅去,知者就會生起——知者第一次冒出來,但是不認識它,僅僅只是很奇怪的一個境界、一個狀態。驚嚇消失了,就走過去告訴爸爸發生火災了,然後站著看,那些大人們受到驚嚇,自己只是觀者,看著別人受到驚嚇跑來跑去。事後就忘了這個境界,不知道「知者」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它怎麼冒出來的。
此後慢慢修行,不停地用功。有一次聽別人講到有關於思維身體、頭髮、皮膚、牙齒、肌肉,隆波就試著來省思——先去看頭髮,頭髮就消失;去看頭皮,頭皮就消失;觀頭顱骨,頭顱骨也直接就消失了,然後看身體,皮肉消失剩下骨頭,看這個骨頭,骨頭爆炸成一顆一顆的小顆粒,一旦炸成顆粒繼續去看,看到小顆粒消融化變成了光波、變成了光明,只剩下單一的知者。一旦心從禪定裡面退出來,身體的感覺重新回來了,隆波就能分離蘊了——看到身體是一個部分,不是心,心是覺知身體者,身體是被觀察、被覺知的對象,身跟心是不同的部分。這樣開始可以分離蘊了,但是不知道有多重要。得到了知者不知道有多重要,能夠分離蘊了也不知道有多重要,因為離高僧大德比較遙遠,當時絕大部分的高僧大德都在東北部,那時自己還很小,沒有方法去;隆波李尊者雖在附近,但是此時已圓寂了。
接著不停地修習禪定,不停地去訓練,打坐看到光明時,就跟光明玩,心就開始寧靜,有喜有樂,看到心抓住光明,跟光明打成一片,一旦及時地知道心跑去跟光明在一起,跑動就會滅掉,心就會逆流而上,就會見到知者——「噢!小時候碰到的那個」——在鄰居發生火災的時候,自己受到驚嚇後知者就抽身出來,但是不知道怎麼出來的。後來打坐時,心放下所緣、放下光明,不跟光明打成一片,逆流而上,知者就生起了,於是知道:「噢!知者是透過這個方式生起的」,最開始時並不知道。
一旦得到了知者就看到身體消失,蘊可以分離了,只剩下心。一路坎坎坷坷找出路,此後無計可施,不知道怎麼修了。坐著看經藏跟律藏,看了兩三遍,沒有看論藏,因為《阿毗達摩》看不懂,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