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MN 129|愚人與智者經 Bālapaṇḍita Sutta

蕭式球譯

一二九.愚人與智者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三種愚人的形、愚人的相、愚人的品格。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愚人想惡念、說惡語、做惡行。

  “比丘們,如果愚人不想惡念、不說惡語、不做惡行,有智慧的人怎會知道他是一個不善的人呢!因為愚人想惡念、說惡語、做惡行,因此有智慧的人便知道他是一個不善的人。

  “比丘們,愚人現生會帶來三種苦惱。一個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的愚人,當他坐在聚集堂、路上或廣場時,如果人們在商討一些有關的事情,他便會心想:‘人們在商討一些有關的事情了,我也有做過這些行為,有人看見我做這些行為。’ 比丘們,這是愚人現生會帶來的第一種苦惱。

  “比丘們,再者,一個愚人如果看見一個盜賊罪犯被捉到,國王對他施以各種懲罰──以鞭鞭打、以藤條鞭打、以短棒打、截手、截腳、截手腳、截耳、截鼻、截耳鼻、沸水鍋刑、拔毛髮刑、羅睺口燒刑、火環燒刑、燒手刑、割肉刑、樹皮刑、羚羊刑、鈎肉刑、銅錢刑、醃刑、刺刑、草纏刑、淋熱油、以狗咬、繫刺樁、劍割頭顱──的時候,他便會心想:‘盜賊罪犯因為作出一些惡行的原因被捉到,國王對他施以各種懲罰,我也有做過這些行為,有人看見我做這些行為,如果國王知道,也會捉我施以各種懲罰。’ 比丘們,這是愚人現生會帶來的第二種苦惱。

  “比丘們,再者,一個愚人在登上椅、登上床或躺在地上的時候,他之前的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這些惡業便會垂覆他、垂蓋他、垂罩他。比丘們,就正如在黃昏的時候,大山的影子會垂覆大地、垂蓋大地、垂罩大地,同樣地,一個愚人在登上椅、登上床或躺在地上的時候,他之前的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這些惡業便會垂覆他、垂蓋他、垂罩他。這時候他便會心想:‘我真的是沒有做過好事,沒有做過善行,沒有做過使人安心的事情!所做的只有惡事、殘忍的事、污染的事,我死後會投生到這些趣別之中!’ 他感到傷心,感到不幸,感到悲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比丘們,這是愚人現生會帶來的第三種苦惱。

  “比丘們,一個愚人做出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比丘們,任何人以 ‘唯獨有不願意的事情,唯獨有不期望的事情,唯獨有不喜歡的事情’ 來描述地獄,這就是對地獄作出一個正確的解說。比丘們,即使用譬喻,也不易說出地獄之中痛苦的程度。”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一位比丘對他說:“大德,你能否作一個譬喻來形容它呢?”

  世尊說:“比丘,是能的。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衙差捉了一個盜賊罪犯後押到國王面前。

  “ ‘大王,這是一個盜賊罪犯,請你對他作出判罰吧。’

  “國王這樣說:‘你在早上用矛刺這個盜賊一百次吧!’ 於是,那個盜賊在早上被矛刺了一百次。

  “國王在中午的時候問:‘那個盜賊怎麼樣?’

  “ ‘大王,他仍然活著。’

  “國王這樣說:‘你在中午再用矛刺那個盜賊一百次吧!’ 於是,那個盜賊在中午再被矛刺了一百次。

  “國王在晚上的時候問:‘那個盜賊怎麼樣?’

  “ ‘大王,他仍然活著。’

  “國王這樣說:‘你在晚上再用矛刺那個盜賊一百次吧!’ 於是,那個盜賊在晚上再被矛刺了一百次。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那人在一天之內被矛刺了三百次,會不會因此而帶來苦惱呢?”

  “大德,即使被矛刺一次,也會因此而帶來苦惱,更遑論被矛刺三百次了。”

  這時候,世尊拿起一塊細小的石頭,然後對比丘說:“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我拿著這塊細小石頭大還是喜瑪拉雅山大呢?”

  “大德,世尊拿著這塊細小石頭微不足道,跟喜瑪拉雅山無法相比,即使跟小部分的喜瑪拉雅山,也無法相比。”

  “比丘們,同樣地,那人被矛刺了三百次所帶來的苦惱,跟地獄的苦無法相比,即使跟小部分地獄的苦,也無法相比。

  “比丘們,獄卒會把地獄的眾生五花大綁,將燒紅的鐵棒烙他們雙手、雙腳及胸膛。那些眾生一直領受劇烈、刺骨的苦受,惡業一朝不盡,他們也不會死亡。

  “比丘們,獄卒還把那些眾生推倒在地上,然後用利斧斬截他們。那些眾生一直領受劇烈、刺骨的苦受,惡業一朝不盡,他們也不會死亡。

  “比丘們,獄卒還把那些眾生腳上頭下倒懸,然後用利斧斬截他們。那些眾生一直領受劇烈、刺骨的苦受,惡業一朝不盡,他們也不會死亡。

  “比丘們,獄卒還把那些眾生套上車軛,令他們在有猛烈火焰的地上來回行走。那些眾生一直領受劇烈、刺骨的苦受,惡業一朝不盡,他們也不會死亡。

  “比丘們,獄卒還令那些眾生在有猛烈火焰的大炭山上下爬行。那些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