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MN 146|教難陀迦經 Nandakovāda Sutta

蕭式球譯

一四六.難陀迦教化比丘尼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大波闍波提.喬答彌和五百位比丘尼一起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站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請教化比丘尼,請教導比丘尼,請為比丘尼說法語。”

  於是,長老比丘輪流去教化比丘尼,但難陀迦尊者不願去。

  這時候,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今天輪到誰去教化比丘尼呢?”

  “大德,輪到難陀迦尊者,但他不願去。”

  於是,世尊對難陀迦說:“難陀迦,你教化比丘尼,教導比丘尼吧,婆羅門1,你為比丘尼說法語吧。”

  難陀迦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於是,在上午,難陀迦尊者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舍衛城化食。在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然後連同多一人前往王園。比丘尼從遠處看見難陀迦尊者前來,便為他侍奉座位和洗腳水。難陀迦尊者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洗淨雙腳。那些比丘尼對難陀迦尊者作禮,然後坐在一邊。

  難陀迦尊者對那些比丘尼說:“比丘尼們,這是一個答問式的對話,如果你們知道的便說知道,如果你們不知道的便說不知道,如果你們有疑惑和疑問,請說出你們的問題。”

  “大德,我們對難陀迦賢友這種方式感到開心,心感快慰。”

  “比丘尼們,你們認為怎樣,眼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們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眼,視為 ‘我擁有眼’ 、 ‘我是眼’ 、 ‘眼是一個實我’ 呢?”

  “大德,不會。”

  ……耳……
  ……鼻……
  ……舌……
  ……身……

  “比丘尼們,你們認為怎樣,意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們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意,視為 ‘我擁有意’ 、 ‘我是意’ 、 ‘意是一個實我’ 呢?”

  “大德,不會。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德,我們之前已經以正慧如實善見這內六處無常。”

  “比丘尼們,十分好,十分好!這是聖弟子的正慧如實觀。

  “比丘尼們,你們認為怎樣,色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們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色,視為 ‘我擁有色’ 、 ‘我是色’ 、 ‘色是一個實我’ 呢?”

  “大德,不會。”

  ……聲……
  ……香……
  ……味……
  ……觸……

  “比丘尼們,你們認為怎樣,法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們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法,視為 ‘我擁有法’ 、 ‘我是法’ 、 ‘法是一個實我’ 呢?”

  “大德,不會。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德,我們之前已經以正慧如實善見這外六處無常。”

  “比丘尼們,十分好,十分好!這是聖弟子的正慧如實觀。

  “比丘尼們,你們認為怎樣,眼識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們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眼識,視為 ‘我擁有眼識’ 、 ‘我是眼識’ 、 ‘眼識是一個實我’ 呢?”

  “大德,不會。”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比丘尼們,你們認為怎樣,意識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們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意識,視為 ‘我擁有意識’ 、 ‘我是意識’ 、 ‘意識是一個實我’ 呢?”

  “大德,不會。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德,我們之前已經以正慧如實善見這六識無常。”

  “比丘尼們,十分好,十分好!這是聖弟子的正慧如實觀。

  “比丘尼們,就正如一盞在燃點的油燈,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燈芯是無常的、是變壞法,火焰是無常的、是變壞法,光是無常的、是變壞法。如果有人說:‘一盞在燃點的油燈,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燈芯是無常的、是變壞法,火焰是無常的、是變壞法,但光是常恆、牢固、持久、不變的。’ 比丘尼們,這是不是一個正確的解說呢?”

  “大德,不是。這是什麼原因呢?一盞在燃點的油燈,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燈芯是無常的、是變壞法,火焰是無常的、是變壞法,光更加是無常的、是變壞法。”

  “比丘尼們,同樣地,如果有人說:‘內六處是無常的、是變壞法,但以內六處為緣所帶來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常恆、牢固、持久、不變的。’ 比丘尼們,這是不是一個正確的解說呢?”

  “大德,不是。這是什麼原因呢?以各種事物為緣,會生起各種受;當各種事物息滅時,各種受亦會息滅。”

  “比丘尼們,十分好,十分好!這是聖弟子的正慧如實觀。

  “比丘尼們,就正如一棵堅實的大樹,樹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樹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枝葉是無常的、是變壞法,樹影是無常的、是變壞法。如果有人說:‘一棵堅實的大樹,樹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樹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枝葉是無常的、是變壞法,但樹影是常恆、牢固、持久、不變的。’ 比丘尼們,這是不是一個正確的解說呢?”

  “大德,不是。這是什麼原因呢?一棵堅實的大樹,樹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樹幹是無常的、是變壞法,枝葉是無常的、是變壞法,樹影更加是無常的、是變壞法。”

  “比丘尼們,同樣地,如果有人說:‘外六處是無常的、是變壞法,但以外六處為緣所帶來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常恆、牢固、持久、不變的。’ 比丘尼們,這是不是一個正確的解說呢?”

  “大德,不是。這是什麼原因呢?以各種事物為緣,會生起各種受;當各種事物息滅時,各種受亦會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