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式球譯
二十一.鋸喻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末利耶.頗求那尊者過多地跟比丘尼來往。因為他們常常來往,所以如果有比丘在頗求那尊者面前說那些比丘尼的過失時,頗求那尊者便會因此而發怒、不高興,甚至會罵人;如果有比丘在那些比丘尼面前說頗求那尊者的過失時,那些比丘尼便會因此而發怒、不高興,甚至會罵人。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以上的事情告訴世尊。於是世尊對另一位比丘說:“比丘,你過來,用我的名義對頗求那比丘說:‘頗求那賢友,導師叫你。’ ”
那位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之後去到頗求那尊者那裏,對頗求那尊者說:“頗求那賢友,導師叫你。”
頗求那尊者回答那位比丘:“賢友,是的。” 之後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
世尊對頗求那尊者說:“聽說你過多地跟比丘尼來往,如果有比丘在你面前說那些比丘尼的過失時,你便會因此而發怒、不高興,甚至會罵人;如果有比丘在那些比丘尼面前說你的過失時,那些比丘尼便會因此而發怒、不高興,甚至會罵人。那是真的嗎?”
“大德,是的。”
“頗求那,你不是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的嗎?”
“大德,是的。”
“頗求那,你既然是一個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的人,是不適宜過多地跟比丘尼來往的。頗求那,因此,如果有任何人在你面前說那些比丘尼的過失,你都應該要捨棄世俗人的愛著、世俗人的思想。你應這樣修學:‘我要保持內心不變,不說邪惡的說話,保持友善與悲憫,保持慈心,內裏沒有瞋恚。’ 頗求那,你應這樣修學。
“頗求那,如果有任何人在你面前用手、用棒、用杖、用刀來傷害那些比丘尼,你都應該要捨棄世俗人的愛著、世俗人的思想。你應這樣修學:‘我要保持內心不變,不說邪惡的說話,保持友善與悲憫,保持慈心,內裏沒有瞋恚。’ 頗求那,你應這樣修學。
“頗求那,如果有任何人在你面前說你的過失,你都應該要捨棄世俗人的愛著、世俗人的思想。你應這樣修學:‘我要保持內心不變,不說邪惡的說話,保持友善與悲憫,保持慈心,內裏沒有瞋恚。’ 頗求那,你應這樣修學。
“頗求那,如果有任何人用手、用棒、用杖、用刀來傷害你,你都應該要捨棄世俗人的愛著、世俗人的思想。你應這樣修學:‘我要保持內心不變,不說邪惡的說話,保持友善與悲憫,保持慈心,內裏沒有瞋恚。’ 頗求那,你應這樣修學。”
之後,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有一段時期比丘最符合我的心意。1在那時,我對比丘說:‘比丘們,我一天只吃一餐食物。我知道,一天只吃一餐食物可令人無疾、無病、輕快、強健、安穩地生活。比丘們,你們也一天只吃一餐食物吧。你們要知道,一天只吃一餐食物可令人無疾、無病、輕快、強健、安穩地生活。’ 那時我不需要對比丘作出很多指導,只需要教他們提起念便行。
“比丘們,就正如在平坦的廣場上,有一輛繫上良駒的馬車停在那裏,馬刺已經預備好。一位熟練的馴馬師登上了馬車,左手拿著繮繩,右手拿著馬刺,能隨心所欲地到處奔馳。比丘們,同樣地,那時我不需要對比丘作出很多指導,只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