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MN 47|觀察經 Vīmaṁsaka Sutta

蕭式球譯

四十七.觀察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一位比丘應要檢視如來,觀察如來是不是一位等正覺。如果一位比丘沒有他心智,應怎樣觀察如來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一位沒有他心智的比丘,應從兩方面來檢視如來:如來怎樣眼看事物,如來怎樣耳聽事物。他觀察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否有污染存在。當他這樣檢視的時候便會知道,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沒有污染存在的。

  “當知道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沒有污染存在之後,他再進一步檢視:觀察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否有污染夾雜其中。當他這樣檢視的時候便會知道,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沒有污染夾雜其中的。

  “當知道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沒有污染夾雜其中之後,他再進一步檢視:觀察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否清淨。當他這樣檢視的時候便會知道,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清淨的。

  “當知道如來在眼看事物、耳聽事物時是清淨之後,他再進一步檢視:觀察如來1是長時間還是短暫具有這種善法。當他這樣檢視的時候便會知道,如來長時間具有這種善法,不是短暫具有這種善法。

  “當知道如來長時間具有這種善法之後,他再進一步檢視:一些比丘當不著名及沒有聲望時,便沒有缺失,但當著名及有聲望時,便會生起一些缺失;如來是一位著名及有聲望的比丘,觀察他會不會因此而生起一些缺失。當他這樣檢視的時候便會知道,如來不會因著名及有聲望而生起缺失的。

  “當知道如來不會因著名及有聲望而生起缺失之後,他再進一步檢視:觀察如來樂於帶來無懼還是帶來恐懼;是否清除了貪,盡除了貪而不會追逐樂。當他這樣檢視的時候便會知道,如來樂於帶來無懼;清除了貪,盡除了貪而不會追逐樂。

  “比丘們,如果有人問這位比丘:‘你基於什麼理由,基於什麼信念,說如來樂於帶來無懼;清除了貪,盡除了貪而不會追逐樂呢?’

  “比丘們,這位比丘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無論如來在大眾之中或獨處,無論身處有修養或沒有修養的人之中,無論在一些曾受教導的人群、一些追求物的人、一些遠離物的人之中,也不會藐視別人。我也曾在世尊面前聽過,曾在世尊面前受教,世尊說他樂於帶來無懼;清除了貪,盡除了貪而不會追逐樂。’

  “比丘們,你們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