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式球譯
八十七.鍾愛生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有一個居士死了鍾愛的獨子,他因此而無心工作、無心進食,常到火化場哭喚:“獨子,你在哪裏!獨子,你在哪裏!”
那個居士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他說:“居士,你的根門與內心沒有止住,你的根門激盪。”
“大德,我的根門怎會不激盪呢!大德,我死了鍾愛的獨子,因此而無心工作、無心進食,常到火化場哭喚:‘獨子,你在哪裏!獨子,你在哪裏!’ ”
“居士,正是這樣。居士,正是這樣!居士,憂、悲、苦、惱、哀真的是由鍾愛而生,以鍾愛為源頭!”
“大德,憂、悲、苦、惱、哀怎會是由鍾愛而生,怎會是以鍾愛為源頭的呢!大德,喜悅才是由鍾愛而生,以鍾愛為源頭!” 那個居士對世尊的說話不歡喜,心生輕蔑,之後起座離去。
這時候,有些賭徒在世尊附近賭骰子。那個居士前往那些賭徒那裏,然後把剛才跟世尊說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那些賭徒。
那些賭徒對那個居士說:“居士,正是這樣。居士,正是這樣!喜悅才是由鍾愛而生,以鍾愛為源頭!”
那個居士心想:“我認同那些賭徒的想法。” 於是離去。
這個論點逐漸傳到王宮之中。這時候,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末利王后:“末利,喬答摩沙門說,憂、悲、苦、惱、哀由鍾愛而生,以鍾愛為源頭。”
“大王,就如世尊這樣說,正是這樣。”
“末利,無論喬答摩沙門說什麼,你都會感到歡喜,說:‘就如世尊這樣說,正是這樣。’ 就正如無論一個老師對弟子說什麼,弟子都會感到歡喜,說:‘就如老師這樣說,正是這樣。就如老師這樣說,正是這樣。’ 同樣地,末利,無論喬答摩沙門說什麼,你都會感到歡喜,說:‘就如世尊這樣說,正是這樣。’ 末利,你離去吧,你退下吧。”
於是,末利王后吩咐那利吒伽婆羅門:“婆羅門,來吧,你前往世尊那裏,用我的名義頂禮世尊雙足,問候世尊,問他是否無疾、無病、輕快、強健、安穩地生活。還有,你這樣說:‘大德,世尊是否說,憂、悲、苦、惱、哀由鍾愛而生,以鍾愛為源頭。’ 當世尊向你解說後,好好記著它,然後回來告訴我。如來一定不會說不真實的話。”
那利吒伽婆羅門回答末利王后:“王后,是的。” 於是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那利吒伽婆羅門對世尊說:“喬答摩賢者,末利王后說,她頂禮喬答摩賢者雙足,問世尊是否無疾、無病、輕快、強健、安穩地生活。她也說,大德,世尊是否說,憂、悲、苦、惱、哀由鍾愛而生,以鍾愛為源頭。”
“婆羅門,正是這樣。婆羅門,正是這樣。婆羅門,憂、悲、苦、惱、哀由鍾愛而生,以鍾愛為源頭。
“婆羅門,從這些道理,便可以知道憂、悲、苦、惱、哀怎樣由鍾愛而生,怎樣以鍾愛為源頭了。婆羅門,從前,在這舍衛城有一個女士死了母親,她因此而神智不清、內心錯亂,她從一條道路走到另一條路,從一個廣場走到另一個廣場,到處問人:‘你有沒有見過我的母親?你有沒有見過我的母親?’
“……父親……
“……兄弟……
“……姊妹……
“……兒子……
“……女兒……
“婆羅門,從這些道理,便可以知道憂、悲、苦、惱、哀怎樣由鍾愛而生,怎樣以鍾愛為源頭了。婆羅門,從前,在這舍衛城有一個女士死了丈夫,她因此而神智不清、內心錯亂,她從一條道路走到另一條路,從一個廣場走到另一個廣場,到處問人:‘你有沒有見過我的丈夫?你有沒有見過我的丈夫?’
“婆羅門,從這些道理,便可以知道憂、悲、苦、惱、哀怎樣由鍾愛而生,怎樣以鍾愛為源頭了。婆羅門,從前,在這舍衛城有一個男士死了母親,他因此而神智不清、內心錯亂,他從一條道路走到另一條路,從一個廣場走到另一個廣場,到處問人:‘你有沒有見過我的母親?你有沒有見過我的母親?’
“……父親……
“……兄弟……
“……姊妹……
“……兒子……
“……女兒……
“婆羅門,從這些道理,便可以知道憂、悲、苦、惱、哀怎樣由鍾愛而生,怎樣以鍾愛為源頭了。婆羅門,從前,在這舍衛城有一個男士死了妻子,他因此而神智不清、內心錯亂,他從一條道路走到另一條路,從一個廣場走到另一個廣場,到處問人:‘你有沒有見過我的妻子?你有沒有見過我的妻子?’
“婆羅門,從這些道理,便可以知道憂、悲、苦、惱、哀怎樣由鍾愛而生,怎樣以鍾愛為源頭了。婆羅門,從前,在這舍衛城有一個女士回娘家,她的親屬迫她離婚然後再嫁給一個她不喜歡的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