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法談一(簡體版)
作者:阿姜巴山
編譯:禪窗
【法寶介紹】
《法談一》收集了阿姜巴山於第二屆國內四念處課程之中國廣西南山寺的法談開示,包含以下內容:
- 中道
「真正契入中道的心,呈現覺知、覺醒、喜悅的狀態。它是含有覺性的善心,所具備的特征是:寬廣、舒服、輕鬆、柔軟、靈敏、適合工作。這樣的心隨時準備好工作——老老實實地覺知所緣……」
- 毗缽舍那的修行原則
「請記住原則: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這就是導向徹底離苦的毗缽舍那的修行方法,為了讓心聰明起來,聰明至極便是——扔下無常的世間……」
- 法談問答
阿姜巴山回答學員他們在實際修行中遇到的問題。
- 正確開發智慧的結果
「有一天,當我們真正徹見了自己名色(身心)的實相,心就會慢慢鬆開『執取』。到最後,甚至可以徹底扔下心本身,從而抵達苦的止息……」
【目錄】
中 道——————-7
毗缽舍那的修行原則——–25
法談問答—————-43
正確開發智慧的結果——–51
【阿姜巴山簡介】
1968年出生於泰國春布理府。
1991年獲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社會方面:目前是幾家公司的董事長
佛法方面:
1. 自幼喜愛閱讀佛教書籍與佛陀傳記。
2. 大學時代開始實修,跟隨過著名的佛使比丘。
3. 1994年,學習「稱念佛陀」的禪法。
4. 2004年,學習隆波田動中禪,後又學習過兩年觀照腹部起伏的禪法。
5. 2006年至今,跟隨隆波帕默尊者修行。
以下是採訪時,阿姜巴山的自述:
2012年 8月23日,我與一位商業競爭對手喝咖啡,當談及客戶的歸屬問題時,由於被搶走了客戶,十分擔心與憂慮。就在那時,心發生了兩次生滅,當時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心也並未去定義。隨後,「看見」心說了一句:「任何生起的,必然會滅去」,之後心中產生了清涼與祥和的幸福感。
競爭對手當時很好奇,問:「你的客戶都被搶走了,怎麼還能這樣平靜?」 那時並不知道是「見法」了,只覺得寧靜、清涼、幸福而且持續了好幾天。
最後,心恢復常態,卻再也不是以前的常態。
從此以後,再苦,也不覺得是「我」在苦,只覺得是心苦。再高興,也不覺得是「我」在高興,而了解到是心在高興!但是與人交談時,還是會沿用「我高興、我難過」的習慣用語,只是不會再覺得是「我」高興與「我」難過。
在那以後,每次隆波帕默尊者在寺廟講完法,就會讓阿姜巴山指導大家實修。 阿姜巴山的弘法足跡曾先後抵達曼谷、羌奈、孔敬府、那空沙王等不同地方。其教學風格直率活潑,會針對各人不同情況,給予具體切實的建議。他是隆波帕默尊者身邊非常得力的弘法者,被尊者指派為代表,前往中國指導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