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SN 7| 婆羅門相應 Brāhmaṇa Saṃyutta (SN 7.1–22)

蕭式球譯

相應部.七.婆羅門相應

一.檀那吒尼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這時候,在頗羅墮種族之中有一個名叫檀那吒尼的女婆羅門對佛、法、僧有深厚的淨信。有一次,她在侍餐時險些跌倒,在站穩之後有感而發,說出趨吉避凶的感興語三次:“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

  檀那吒尼女婆羅門說了這番話後,頗羅墮種婆羅門對她說:“卑賤婦人,你竟然這樣來稱讚一個禿頭的沙門!卑賤婦人,我現在去駁斥你老師的教說!”

  “婆羅門,我看不見有眾生──不論在天世間的天神、魔羅、梵天,在人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能夠駁斥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的教說。婆羅門,你即管去吧,去到後你便會知道。”

  頗羅墮種婆羅門惱怒、不高興,他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以偈頌對世尊說:

  “斷何得安睡?
  斷何得無憂?
  僅除何一法,
  瞿曇所稱善?”

  世尊說:
  “斷忿得安睡。
  斷忿得無憂。
  婆羅門應知,
  忿如刀頭蜜,
  除此聖稱善,
  斷此得無憂。”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頗羅墮種婆羅門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喬答摩賢者,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我能在喬答摩賢者的座下出家,願我能受具足戒。”

  頗羅墮種婆羅門在世尊座下出家,受具足戒。受具足戒不久,頗羅墮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頗羅墮尊者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二.罵人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在頗羅墮種族之中有一個經常罵人的婆羅門,他聽到”有一個婆羅門在喬答摩沙門座下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的消息而惱怒、不高興,於是前往世尊那裏,然後以無禮與粗惡的說話來責罵、斥罵世尊。

  經常罵人的婆羅門說了這番話後,世尊對他說:“婆羅門,你認為怎樣,你的朋友、親屬、賓客會不會來拜訪你呢?”

  “喬答摩賢者,我的朋友、親屬、賓客經常會來拜訪我。”

  “婆羅門,你認為怎樣,你會不會用硬食物、軟食物、美食來招呼他們呢?”

  “喬答摩賢者,我經常會用硬食物、軟食物、美食來招呼他們。”

  “婆羅門,如果他們沒有拿取食物來吃,那些食物會歸於誰呢?”

  “喬答摩賢者,如果他們沒有拿取食物來吃,那些食物便會歸回我了。”

  “婆羅門,同樣地,你在責罵時我沒有責罵,你在忿恨時我沒有忿恨,你在爭吵時我沒有爭吵,這就是我沒有拿取你的責罵來吃,那些責罵便會歸回你了。婆羅門,那些責罵便會歸回你了!婆羅門,任何人以責罵回應別人的責罵,以忿恨回應別人的忿恨,以爭吵回應別人的爭吵,這稱為一起共食,一起進餐。我沒有和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