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第三章 神變第一比丘尼──蓮華色(Uppalavaṇṇ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輪迴猶如生命的一幅畫,倘若了解因果法則的運作,則能為此幅畫填上悅意的色彩,成就人、天人的果報,乃至成就涅槃。此生命之畫將如何呈現,在眾多因緣之中,以「心」為關鍵。
源於種種不同的心,眾生有種種形相、道、信解、業的差別。佛陀在《相應部•繫繩經第二》1(Dutiyagaddulabaddhasuttaṃ)提及心的多種多樣,更勝於畜生界的種類。譬如染工或畫師,以胭脂紅、鬱金黃、靛藍、深紅等染料,在磨得細緻的木板、牆壁或白布上,創作出種種完整且細緻的男女像,同樣地,未斷除「我見」的無聞凡夫,使五蘊再度出生。
為何人類有優劣貴賤之差別呢?《增支部•末利王后經》2(Mallikādevīsuttaṃ)記載,拘薩羅國的王后末利夫人(Mallikā)曾向佛陀請法︰「為何有些女人貌美、富裕又具影響力?有些則貌美,但不富裕也不具影響力?有些雖醜陋,但富裕又具影響力?」佛陀為她解釋,美麗緣於不易怒及常無惱,財富緣於布施,影響力緣於不嫉妒。由此得知,優劣貴賤之差別皆源於業力所致。
蓮華色比丘尼(Uppalavaṇṇā)在多劫的輪迴中,隨其善行及發願,圍繞著蓮花而開展多生的傳奇。她以善業彩繪輪迴之畫,直至最後一生徹底地解脫輪迴。蓮華色比丘尼是比丘尼僧團的二上首女弟子之一,尤其精通於神變,被佛陀譽為「神變第一比丘尼」。
膚色如蓮貌如花
蓮華色出生於舍衛城(Sāvatthī)具大財富之家庭,居家因種種寶物而閃爍光耀。她所欲求之物皆能遂願而得,生活具足大安樂。蓮華色的容貌如出水芙蓉般清麗脫俗,世間罕見。由於膚色猶如深藍蓮花之蕊,故名「蓮華色」。
由於擁有美撼凡塵的容貌,她在家族中備受尊敬及愛戴。當她正值金色年華時,數百國王、王子及長者子爭相提親,他們對蓮華色的父親說︰「請將你的女兒嫁給我吧!」
面對眾多具有雄厚財力及權勢地位者的提親,她的父親不曉得該如何回應,心想︰「我無法滿足每一個人,應當想出一個善巧的方法來處理此事。」
為避免得罪任何一方,他詢問蓮華色︰「親愛的女兒!你是否願意出家成為比丘尼?」
此生是蓮華色的最後一生,聽聞此番話語,猶如提煉百次的香油噴灑在她頭上,她歡喜地說︰「父親!我將出家。」
於是,父親向她禮敬,並將她送至尼眾寺院出家,成為比丘尼。
諦觀火焰得道果
出家之後,她精進培養覺知,保持正念觀照身心的實相,心達安住及平捨。不久即輪到蓮華色比丘尼在寺院當值,負責打掃及點燃戒堂(Sīmā)、說法堂的燈火。她在該處觀察油燈的火焰,以「火遍」作為禪修所緣而進入禪定。以此禪定觀照身心苦、無常、無我的實相,瞬間證得阿羅漢果,獲得三明、六種神通、四無礙解及八解脫。此時,蓮華色比丘尼出家未至十五天。3
她獲得六種神通之中,以神變為最勝。具神變者,能一身化為無量身,無量身現為一身,或顯或隱、穿牆、穿壁、穿山皆通行無礙;出沒大地,猶如在水中;覆水不沒,猶如在地面;結跏趺坐在空中浮游,猶如有翼之鳥;以手捫摸日月之大神力、大威力;身能自在到達梵天界。除此之外,她能隱去本來的形態,而顯現童子、龍、虎、山、海、轉輪王、象兵、馬兵等形態。
她宣說證悟宣言,記載於《長老尼偈》︰
知宿世所住,得獲淨天眼,
智慧知他心,耳界得清淨。
我得神變智,已達漏盡智,
實證六神通,成就佛之教。4
《譬喻經》5記載,證得阿羅漢果的蓮華色比丘尼,前往佛陀之處,禮敬佛足後無畏地宣說︰「奉告大牟尼,我已度脫輪迴,已得不動道,一切苦已盡。」
在佛陀及四眾面前,蓮華色比丘尼請求懺悔寬恕︰「在佛陀的教法中具有淨信的大眾們,若我曾對你們有犯錯之處,在如來尊前請求你們的寬恕。奉告大勇者!在流轉輪迴中,若我有任何過失,請世尊寬恕我。」
手捫世界如兒戲
佛陀對蓮華色比丘尼說︰「親愛的女兒蓮華色!向修習我的教法者,展示你的神通,今日讓四眾斷除疑惑。」
蓮華色比丘尼說︰「佛陀大勇者!我是您的女兒。佛陀大慧者、光耀者!我已作諸多難行之行。我的膚色猶如藍蓮花蕊,因此名為『蓮華色』。大勇者!具眼者!我是您的追隨者,伏禮世尊足。」
「大勇者!請見我的神通,我將向導師您展示我的力量。」
隨後,她如是向佛陀展示其神變︰
四大海之水,置於我手中,
恰如小兒戲,置油於手中。
拔扯起大地,置於我手中,
如童子青年,拔起燈心草。
手如輪圍山,覆蓋於上方,
降種種色雨,屢屢令雨下。
大地作石臼,砂石作穀物,
須彌山作杵,如童子搗碎。6
蓮華色比丘尼將四大海洋之水,置於她的手掌中,恰如小孩遊戲,手置胡麻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