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第二十四章 佚名比丘尼、瑪帝卡母女居士(Aññatara, Mātikamāt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很多時候,我們對所謂的「修行」有所誤解,認為那僅是出家人的事,或是空閒、老年時才來投入的事。由於觀念的偏差及諸多的藉口,我們築起高牆,將自己隔絕在體證道果、涅槃之外,讓此珍貴人身盤旋於忙碌的俗務之中,平白地浪費了生命。
在佛陀時代,證悟者不僅在蒲團上完成修行,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體證佛法。證悟佛法的契機,蘊藏在極其普通又平常的例行事務中,就連烹飪做飯也能成為證得道果的契機。
一旦注入精進與熱忱訓練自心,行者的正念將連綿不斷且毫不費力地自然生起,進而開發智慧,不斷地照見身心是苦、無常、無我的實相;如此滴水穿石地持續,直至累積的智慧足以斬斷無明邪見,道與果就能在任何瞬間生起,證悟的果實自然水到渠成。
一位名字不詳的比丘尼(Aññatara,簡稱佚名比丘尼)及女居士瑪帝卡母(Mātikamātā),她們在家時身負許多責任及義務,從早至晚需完成眾多繁瑣的工作。但是,他們從不放棄每一個能落實修行的當下,進而成就不凡的道果。
生活家務即道場
在《長老尼偈》記載一位佚名比丘尼(Aññatara),她出生於毘舍離(Vesālī)具有大財富的剎帝利家。當她已達適婚的年齡時,嫁給門當戶對的剎帝利青年。
有一次,佛陀遊方至毘舍離,並在該處說法。她聽聞佛法後生起淨信,皈依三寶而成為佛陀的在家女弟子。不久之後,她聽聞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比丘尼(Mahāpajāpatī Gotamī)說法,心中生起強烈的出家意願。她懇求丈夫︰「我願出家。」但是丈夫卻不允許。
她出家的心願不遂,萬般無奈之下,只好一如既往地繼續履行俗家的職責。然而,她並未因此而放棄想離苦的決心,時時憶念佛法的甘露法味。在生活作務中,她不懈怠地以正知、正念觀照身與心的實相,不錯失任何修行的機會。
有一日,她如往常一般進入廚房燒飯做菜。當她將青菜葉放入鍋中時,強大的火焰突然竄起,青菜被熱鍋燒得「滋滋」作響,葉中的水分、生機頓時燒盡,新鮮的菜葉在瞬間枯萎、焦炙。她觀照此無常法的呈現,心在瞬間進入禪定,當下證得阿那含果。此階段的聖者對色、聲、香、味、觸已無渴愛,斬斷了欲貪與瞋恚二結。
從那一刻起,她無欲知足,生活極為簡樸。她不再裝飾自己,過去佩戴的珠寶與裝飾全封存在櫥櫃裡。
丈夫對她的轉變感到好奇,問道︰「親愛的妻子!為何你不像往常一般佩戴裝飾品呢?」她如實地回答,居家生活對她而言已不再適宜,並且再次提出出家的請求。
她的丈夫聽後,終於允許她出家。猶如曇摩提那比丘尼[efn_note]曇摩提那比丘尼(Dhammadinnā)被佛陀譽為「說法第一比丘尼」,請參閱第一冊第五章「你唾棄之物,我亦不眷戀」。[/efn_note](Dhammadinnā)的出家一般,她的丈夫為她舉辦盛大的典禮,在眾多隨從的陪同下,以黃金轎子將妻子送至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比丘尼的僧團,並對長老尼說:「請聖尼為她剃度」。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比丘尼為她披剃,授具足戒,並帶她往詣佛陀之處禮敬如來。佛陀知悉她證得最上道果的因緣已成熟,對她述說以下偈言:
長老尼汝怡然眠,布片自在作法衣, 貪欲已寂靜止息,猶如鍋中炙枯菜。[efn_note]《長老尼偈》第1偈。[/efn_note]
「長老尼!你的苦已熄滅,行住坐臥且安樂生活吧!自在披著以布片製成的袈裟,那導致再生的貪欲已止息,已被阿那含果的道智所燃盡,如同鍋子中枯萎的菜葉一般。」
聽聞佛陀所說的偈言後,由於今生的努力及過去生的波羅蜜成熟,再加上佛陀的教導誠然善美所致,她當下證得阿羅漢果,滅盡殘餘的微細煩惱而獲得大樂。她具足三明、六種神通、四無礙解及八解脫。
佚名比丘尼的證悟並非偶然,她在過去多生已累積廣大波羅蜜。《譬喻經》[efn_note]《譬喻經》四•1品3•第1~5偈。[/efn_note]記載她為「涼亭施者」(Maṇḍapadāyikā)。
在拘那含佛(Konāgaman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出生在一座村莊部落,熱衷於拘那含佛的教導,並邀請佛陀接受飲食供養。她以堅硬之木製成樓閣,覆以華蓋,再將地板打磨得清瑩光澈,鋪滿香花及噴灑香水,然後對佛陀說︰「食時已到,飲食已經準備好了。」
拘那含佛前往該樓閣,坐在已準備好的座位上,她親手供養各種殊妙飲食,並讚揚佛陀的美德。當佛陀用膳完畢後,她供養佛陀一套袈裟,並將樓閣供養佛陀。盡其一生,她不斷地行持善業,無論前往城市或村邑,她皆廣行布施。從該處沒後,她轉生天界。
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出生於良家。當成年時,由於對輪迴生起怖畏及出離心,她在迦葉佛教法中出家成為比丘尼,修行梵行長達二萬年。從人界捨報後,她再次轉生於天界。直至此最後的一生,她在喬達摩佛的教法中斷盡一切煩惱,從生死輪迴中解脫。
挑柴運水皆是道
另一位在忙碌生活中精進修行直至證悟的在家女性,名為瑪帝卡母(Mātikamātā),她是一位村長的母親。
有一次,有六十位比丘獲得佛陀指導的禪修業處後,前往瑪帝卡母的村落精進禪修。瑪帝卡母熱心照顧此六十位比丘的生活起居,除了提供飲食及必需用品之外,也建設遮風避雨的住所,好讓比丘們在雨安居期間安心辦道。
有一日,瑪帝卡母詢問比丘們︰「在家人是否可以禪修呢?」並懇請比丘們指導禪修。比丘教導她觀三十二分身︰在我此身中有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膜、胃中物、屎、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唾、涕、關節液、尿。
她得到禪修業處如獲至寶,返回住處精進修習。即使在烹飪或做家務時亦未曾間斷,時時刻刻正念現前,並如實觀照身心是苦、無常、無我的實相。如此日夜精進不懈,不久後即證得阿那含果。
由於宿世所累積的波羅蜜,她獲得附贈品:天眼通、天耳通及他心通。當時她體證的智慧與獲得的神通,遠遠超越所供養的那六十位比丘。
瑪帝卡母獲得殊勝的道果,對比丘們的教導充滿感恩及喜悅,心想:「我所體證的佛法實為殊勝!雖然每天忙碌不已,不僅打理日常生活的雜務,天未亮前就得為比丘們準備飲食,相信比丘們所體證的佛法一定遠比我殊勝。」
她透過天眼觀察這六十位比丘,驚訝地發現比丘們尚未證得慧見。她亦觀察而得知此六十位比丘,其實已具備足夠的波羅蜜成就阿羅漢果。
「究竟問題出在何處呢?」瑪帝卡母再次以神通觀察比丘們的狀況,發現他們缺乏適當的食物,由於身體缺乏營養,虛弱的身體進而影響道業的進展。
出自於對比丘們的感激,瑪帝卡母為此六十位比丘親自調配營養食物,並迎合每一位比丘在食物上的喜好。比丘們的色身獲得充足的營養,心變得有力量發展正定。六十位比丘精進用功,在短時間內即斷除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雨安居結束後,比丘們前往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向佛陀報告他們的修行成果。他們提到在村落的雨安居,有舒適的環境、健康的身體及合適的飲食。他們亦報告瑪帝卡母具有洞悉他人心的能力,能依據各人對食物的喜好,供養營養豐富的飲食。他們色身的健康得以維持,成為發展正定的重要助緣之一。
有一位比丘聽聞瑪帝卡母的事跡,希望在修行上亦受到瑪帝卡母的照顧。他獲得佛陀給予的禪修業處後,前往該村落修習。他發現只要心中生起任何想要的物品,瑪帝卡母都將滿他所願。當他想要某些食物時,瑪帝卡母即親手供養那些食物。
一日,這位比丘用膳完畢後,忍不住問瑪帝卡母︰「你是否真的具有洞悉他人心的能力?」
瑪帝卡母不正面給予回應,僅回答:「有能力洞悉他人心者,具有如此這般的言行舉止。」
此時,比丘心生恐懼及焦慮,他想:「倘若我存有像凡夫一般不淨的心,若被她洞察,她肯定會鄙視我。」由於對瑪帝卡母生起畏懼,他決定離開村落,回到祇樹給孤獨園。
比丘向佛陀報告,由於擔心在家居士能洞察自己不淨的思惟,他無法繼續留在該處。
佛陀以偈言向比丘開示:
難御輕浮心,隨欲而流轉。 善哉心調伏,調御得安樂。[efn_note]《法句經》第35偈。[/efn_note]
佛陀勸告該位比丘返回瑪帝卡母的村落,僅須做一件事——調伏自己的心,並專注於禪修業處,切勿讓此輕浮、難以調御的心,隨著欲望而不斷流轉。
於是,比丘返回瑪帝卡母的村落繼續精進用功。瑪帝卡母如往常一般提供他所需的飲食,讓他無後顧之憂地修行。不久後,比丘淨化了自己的心,斷除煩惱而證得阿羅漢果。
無為涅槃在當下
佚名比丘尼及瑪帝卡母具有相同的特點,她們都在例行的日常作務中體證道果。由此可見,涅槃並不存在於遙遠特殊的地方,聖者體證的涅槃,在遠離煩惱渴愛的當下即能朗朗地照見。因此,修行並非一件極其不尋常及特殊之事。以自然、不造作之心,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中,如其本來面目地照見身及心所呈現的一切。當徹見身與心僅是純粹的苦,不再生起渴愛的當下,涅槃即近在眼前。
佚名比丘尼及瑪帝卡母在證悟以前,其生活的忙碌程度不亞於現代的我們。然而,她們不讓懶惰懈怠有機可乘。她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失正念,勇猛精進地運用生活作務的每一個當下修行,絕不錯失任何修行的機會。直至修行的火候足以燃燒煩惱,瓜熟蒂落,她們自然獲得證悟的果實。
因此,忙碌並不能成為無暇修行的藉口。修行人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如佚名比丘尼及瑪帝卡母一般,從不輕言放棄,在未獲得勝利之前力爭到底,直至戰勝煩惱魔軍。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