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第二章 菩薩成道日的金缽乳糜

第二冊•第二章 最初皈依第一女居士──蘇珈達(Sujāt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長部•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ānasuttaṃ)記載,佛陀曾宣說︰「此兩種供食,有同樣的善果、同樣的果報,比其他供食更為殊勝、更大利益、更大果報。哪兩種呢?一者、食用那供食後,如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二者、食用那供食後,如來入於無餘涅槃。」1

蘇珈達(Sujātā)是有幸供養此兩種供食之一者。在菩薩即將成佛的那一天,蘇珈達供養菩薩乳糜。食用之後,菩薩即在當天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所求願滿,履行還願

蘇珈達出生於尼連禪河(Nerañjarā)優樓頻螺林(Uruvelā)一座名為瑟那(Senā)的城市。她的父親是一位富人,名為瑟匿亞(Seniya)。

當她已達適婚的年齡時,她到瑟那城附近的一棵榕樹下獻祭。對榕樹守護神獻供之後,她如是祈求:「願我能嫁入相同血統的良家,首胎是男孩。若我的願望能順利達成,每年我將以乳糜向榕樹守護神獻供。」

隨後,蘇珈達的願望一一實現。她嫁給波羅奈(Bārāṇasī)一名門戶相對的富人,婚後首胎是位男孩,取名為「耶舍」(Yasa)。因此,蘇珈達每年在衛塞月2(Vesākha)滿月日,皆前往那棵榕樹下還願,以乳糜供奉榕樹守護神。如此持續二十餘年,直至兒子耶舍已婚,擁有三座豪宅,享受富裕奢華的居家生活,她依然履行還願的諾言。

準備乳糜,瑞相環生

在大曆第一〇三年3,蘇珈達為準備獻供乳糜,而做以下籌備工作︰首先,她放一千頭乳牛在甘草林吃草,隨後將此一千頭乳牛所擠出的乳汁,餵養另外五百頭乳牛;此五百頭乳牛的乳汁,再使另外二百五十頭乳牛飲;兩百五十頭乳牛的乳汁餵養另外一百二十五頭乳牛;一百二十五頭乳牛的乳汁餵養另外六十四頭乳牛;六十四頭乳牛的乳汁讓其他三十二頭乳牛飲;三十二頭乳牛的乳汁讓另外十六頭乳牛飲;十六頭乳牛的乳汁讓另外八頭乳牛飲。蘇珈達採取以上步驟,以獲得香濃醇厚及營養豐富的乳奶,以此乳奶烹調乳糜。

那時,悉達多菩薩放棄六年苦行。在衛塞月滿月日前夕,悉達多菩薩做了五大預示夢4。菩薩從夢中醒來,跏趺而坐分析夢境,熟思:「今日必將成佛。」

在衛塞月滿月日,悉達多菩薩潔淨自身後離開該處。當他抵達蘇珈達每年供奉的榕樹時,菩薩在那棵樹下面朝東而坐,等待托缽時間的到來。那時,整棵榕樹因菩薩身上散發的光芒而光耀熠熠。

那天,蘇珈達心想︰「我將在今日供養乳糜」。於是在清晨早起,前往那八頭精選的乳牛處取奶。那一天,小牛犢不知何故不靠近這些乳牛吸取乳汁,更神奇的是,當蘇珈達的女僕將取奶的容器置放好時,乳汁自動流入容器中。見此前所未有的現象,蘇珈達親自將收集的鮮奶倒入嶄新的鍋中,親手將火點燃,開始炊煮乳糜。

當乳糜煮沸時,大量巨大的泡沫在鍋中向右迴旋,然而卻沒有一滴牛奶溢出,也無絲毫煙氣繚繞上騰至爐灶上方。此時,統領四天王天的四位天王,持著天劍站立守護著火爐。大梵天王以白寶蓋罩在鍋子的上方;帝釋天將柴薪平均置放,使它燃燒;天人以神通力,恰如以棒榨蜂巢之蜜,從二千島歟圍繞的四大洲中,採集適宜天人及人類的營養食物,並將它們放入鍋中。天人們以此方式參與蘇珈達烹飪乳糜的過程。

蘇珈達在一日間頻繁見到令人驚奇的瑞相,她喚女僕普那(Puṇṇā)說:「親愛的普那!今天我們的榕樹守護神心情似乎特別好,因為這二十餘年間,我未曾見過此等奇妙瑞相。你趕緊前往榕樹處打掃,清理守護神居住的地方。」

「好的,主人!」女僕回答。

女僕普那立即啟程前往榕樹處。當她抵達時,見菩薩在榕樹下面朝東而坐。菩薩金身散發的光芒,使整棵榕樹金光閃閃。普那驚喜交集,心想:「今天榕樹守護神已從榕樹降下,正端坐在該處,等待親手接受祭品!」她欣喜若狂地急奔回家,向女主人報告此事。

蘇珈達聽後喜出望外,歡喜地說:「太好了!女孩!我將解放你奴隸的身分,讓你獲得自由。從今日起,你即是我的長女。」語畢,蘇珈達賜予普那適合作為她女兒的各種衣裳及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