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第三章 布施第一女居士──毘舍佉(Visākh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當我們見到富可敵國、豐裕且不匱乏的人時,我們或許認為幸運之神特別眷顧他們而心生羨慕。然而,在世間並不存在所謂「從天而降的幸運」,一切都隨著「業」的法則運行。
在佛陀女居士弟子當中,被譽為「布施第一」的毘舍佉(Visākhā),她精彩的一生,由璀璨如錦的善業花朵所堆砌而成。延續過去,貫徹今生,此善業花簇賞心悅目,且芬芳馥郁。
七歲入聖者之流
毘舍佉出生於鴦伽國(Aṅga)跋提城(Bhaddiya),一戶具足特殊福報的家庭。在頻婆娑羅王(Bimbisāra)統治的境內,一共出現五位大福報者,他們皆是毘舍佉的家庭成員,即︰爺爺面托迦(Meṇḍaka)、奶奶詹陀帕杜瑪(Candapadumā)、父親檀那闍耶(Dhanañjaya)、母親蘇摩那德玉(Sumanādevī)及奴隸普那(Puṇṇa)。
當毘舍佉的爺爺面托迦走到糧倉門外時,穀米自然如雨降下,填滿倉庫;當奶奶詹陀帕杜瑪分取食物給排隊前來領取的人時,那些食物始終不會耗盡;當父親檀那闍耶將一千金放進錢袋,並拿出來分給需要的人時,他的錢袋始終飽滿;當母親蘇摩那德玉從一米桶取出稻種,分發給需要的人時,即使為期六個月,那些稻種依舊不會減少;當奴隸普那以金犁耕田時,每犁一畦田則出現另外六畦田。
為何他們五人具有如此的大福報呢?那是因為在某一世,他們曾經將自己和家人僅有的最後一份食物,供養一位辟支佛。由於此布施的功德,他們在此世擁有取之不盡的食物、財富、稻田及黃金。毘舍佉就在如此一戶大福報家庭中長大。
當毘舍佉七歲時,佛陀與大比丘眾來到跋提城。爺爺面托迦對她說︰「親愛的女孩!這對我們而言是吉祥的日子。你與五百侍女登上五百車乘,前往迎接佛陀吧!」
毘舍佉遵照爺爺的吩咐,往詣迎接佛陀。然而,她自忖乘車出現在佛陀尊前並不適宜,於是在車乘行駛至適當的距離後,下車步行至佛陀之處。抵達後,毘舍佉禮敬佛陀,坐於一面聽聞佛陀說法。在此法筵上,她與五百侍女同證須陀洹果,入聖者之流。
爺爺面托迦亦前往聽法而證得須陀洹果,他對佛陀及比丘眾作出飲食供養的邀請。次日,佛陀及比丘眾至面托迦家應供,毘舍佉的奶奶詹陀帕杜瑪及父親檀那闍耶亦證須陀洹果。面托迦持續十五天作廣大供養,布施以佛為首的僧團。
父親建沙積多城
在頻婆娑羅王統治區域內,除了此五位大福報者,亦出現五位擁有無盡財富的富人[efn_note]在頻婆娑羅王統治區域內,五位擁有無盡財富的富人,即︰迦提雅(Jotiya)、迦提拉(Jatila)、面托迦(Meṇḍaka)、富樓那悉哈(Puṇṇasīha)及迦迦瓦利耶(Kākavaliya)。毘舍佉的爺爺面托迦亦是其中一員。[/efn_note]。那時,拘薩羅國波斯匿王(Pasenadi)與頻婆娑羅王互為連襟關係。波斯匿王心想︰「在頻婆娑羅王的統治境內,有五位擁有無盡財富者及大福報者,而我的國度卻沒有如此之人。我應當前往頻婆娑羅王之處,請他將他們其中一位遷至我的國度。」
於是,他前往頻婆娑羅王的王宮,在該處得到盛情地款待。當被詢問到訪的目的時,他對頻婆娑羅王如是說︰「你的國家有五位擁有無盡財富者及大福報者,我此行即是為了將他們其中一位帶至我統治的國度。」
頻婆娑羅王聽後回答︰「他們如此顯赫龐大的家庭,我不可能遷移他們任何一戶!」
波斯匿王截鐵斬釘地說︰「倘若無法得到所要,我是不會離去的。」
頻婆娑羅王集合大臣們商議決策,然後對波斯匿王說︰「若讓迦提等大力人物遷移,猶如移動整個世界。這樣好了,面托迦有兒子名檀那闍耶,我將詢問他,請給我一些時間。」
於是,頻婆娑羅王召喚毘舍佉的父親檀那闍耶,並對他說︰「親愛的朋友!拘薩羅國國王對我說︰『我希望能帶走一位具有豐碩財富的富人。』除非他如願,否則他將不會離開此處。因此,請你跟隨他去吧!」
「陛下!若這是你心中所願,我將前往。」
「很好!親愛的朋友,請你作好準備後便遷居吧!」
頻婆娑羅王為感謝檀那闍耶的配合,賜予他崇高的榮譽。當他及家人毘舍佉等做好啟程的準備時,頻婆娑羅王正式將檀那闍耶交給波斯匿王。於是,波斯匿王一行人啟程前往舍衛城(Sāvatthī)。
傍晚時分,他們在半途一處幽美的地方紮營過一宿。
檀那闍耶問︰「大王!此處是誰的領土?」
「我的領土,富人!」波斯匿王答。
「此處距離舍衛城多遠呢?」檀那闍耶再問。
「七由旬。」
「城市十分擁擠,我的隨從數量龐大。若大王同意,我將在此處定居。」
「很好。」
於是,波斯匿王將城市劃分給他,隨後離開該地。檀那闍耶在該處建造新城市,由於在傍晚時分首次有人居住,因此命名為「沙積多城」(Sāketa),「Sāyo」為「傍晚」之意。
聰穎具五美特質
在拘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有一位富人名為彌迦羅(Migāra)。那時,他的兒子富樓那瓦達那(Puṇṇavaddhana)已達適婚的年齡,當被催促婚事時,這兒子提出,只有找到具有「五美」[efn_note]五美︰具大福德之女,其髮猶如孔雀尾,當髮絲被鬆開滑落時能碰觸裙擺,在尾端卷曲向上,此乃「髮美」。嘴唇的顏色極美,猶如鮮紅的葫蘆,觸感柔軟,此乃「肉美」。牙齒潔白無間隙,猶如一排直立的鑽石或切割均勻的珍珠,這是「齒美」。即使皮膚未使用檀香水或任何化妝品,都像藍蓮花環一般光滑,又如羯尼迦(Kaṇikāra)花環一樣純白,此乃「膚美」。百看不厭,即使見過無數次,卻猶如初次見面一般擁有新鮮之感,此乃「年輕之美」。[/efn_note]——髮美、肉美、齒美、膚美、年輕之美的女孩,他才願意成婚。
為了此事,彌迦羅宴請一百零八位婆羅門,並詢問他們︰「世間是否存在具有『五美』的女人?」
婆羅門回答︰「當然有!」
「那麼,請你們其中八位,前往尋找具有這些特徵的女孩。當你們找到此女時,請讓她戴上這禮物。」語畢,他將價值百千金的金色花環置放在他們手中。
八位婆羅門接下了任務,前往各大城市尋找,但是找遍各處都無法找到具有「五美」之女。於是,他們經由沙積多城返回舍衛城,途中巧遇沙積多城正慶祝年度節慶。婆羅門心想︰「逮到時機了!我們的任務即將有成果。」
這時,平日足不出戶的女孩將帶上侍女,赤腳走在河畔邊。那些富人的兒子們駐守在路邊,物色心儀的女孩,並為她戴上花環。此八位婆羅門趁此機會,駐守在河畔邊的一座大堂。
此時,年齡十五、十六歲的毘舍佉裝飾嚴好,在五百侍女的陪同下抵達河畔邊。突然,天空集起烏雲,大雨滂沱而下,五百侍女匆忙地奔跑至大堂避雨。在大堂的八位婆羅門對她們仔細觀察,並沒有發現具有「五美」特質者。
尾隨在她們之後,毘舍佉以自然的步態走入大堂,她的衣服及裝飾已被淋濕。婆羅門在毘舍佉身上發現了其中「四美」,他們急切地想觀察她的牙齒,於是相互彼此對話︰「這女孩真懶,看來她的丈夫只能吃酸粥自足了。」
毘舍佉聽見他們的對話,問道︰「你們談論什麼呢?為何作出此言?」
「親愛的女孩!你的侍女急速奔跑至大堂避雨,她們的服飾都沒被淋濕;然而僅是一小段路,你卻不奔跑,任由你的衣服及裝飾被淋濕,因此我們才會這麼說。」
「先生!請勿那麼說。我能跑得比她們更快,但是我有不奔跑的理由。」
「親愛的女孩!是什麼理由呢?」
「先生!有四種人奔跑無益,此外還有另一項原因。」
「哪四種人呢?」
「先生!國王身穿華麗的衣飾,在宮中奔跑,此乃不利,眾人將指責︰『為何這國王像普通人一樣地奔跑?』以緩慢的步態行走,則對他有利。國王的大象戴上鞍轡而奔跑是不利的,以大象平穩的步伐前進,則對它有利。比丘急促奔跑是不利的,大家將指責︰『為何這比丘像俗人一樣地奔跑?』當他以平靜的步態行走,則對他有利。所有的女人奔跑是不利的,眾人將指責︰『這女人怎麼像男人一樣地奔跑?』此四種人奔跑並無利益。」
「還有哪一項原因呢?」
「先生!父母將女孩養育成長,她身上的肢體都被賦予價值。他們養育我們,是為了讓我們嫁入良好人家。如果我們因奔跑而被裙子或障礙物所絆倒,折斷或傷及手、腳,這將使家人徒增負擔。然而,衣服及裝飾品濕了能乾,如此思惟後,這是我不奔跑的理由。」
當毘舍佉說話時,八位婆羅門關注她的牙齒,發現其牙璀璨潔白,毘舍佉乃具有五美者。他們對毘舍佉的一番言論讚美鼓掌,並將那金色花環戴在她的頭上,說︰「親愛的女孩!你就是那位適合的人選。」
毘舍佉問︰「你們從哪兒來?」
「親愛的女孩!我們來自舍衛城。」
「家主之名為何?」
「他的名字是彌迦羅。」
「我的少主何名?」
「他是富樓那瓦達那。」
毘舍佉確認該戶人家與自己門當戶對,即派人傳達訊息給父親,請他派送車乘。依照習俗,被戴上花環的女孩不能徒步返回,來自具有權勢家庭的女孩將乘坐車乘返回。於是,父親派送五百車乘接她回家,侍女們及八位婆羅門一同登上車乘。
毘舍佉的父親向八位婆羅門了解提親方的背景及姓名,問道︰「那戶人家有多少財富呢?」
婆羅門回答︰「四億財富。」
「他的財富比起我們,確實微不足道。但是,若能為自己的女兒找到庇護處,又夫復何求呢?」於是,毘舍佉的父親對此提親給予認可。他款待婆羅門兩天後,即讓他們返回舍衛城。
八位婆羅門向彌迦羅報告︰「我們已找到那位符合『五美』條件的女孩。」
「那是誰家的女兒?」
「富人檀那闍耶的女兒。」
彌迦羅聽了心頭一凛,說道︰「這是顯赫人家的女兒,我們得趕緊前往沙積多城迎接她。」
彌迦羅向波斯匿王報告此事,並交代自己將不在城內一段時間。波斯匿王聽後心想︰「此號人物是我從頻婆娑羅王之處遷移過來,並讓他定居在沙積多城的顯赫富人,我應多關注他。」於是說︰「我亦將前去。」
於是,彌迦羅派遣使者傳達訊息給檀那闍耶︰「波斯匿王亦將與我一同前往,國王的士兵數量龐大,你是否有能力照顧如此眾多之人呢?」
檀那闍耶回覆︰「若你願意,讓十位國王到來亦可!」
嫁妝量盈千累萬
彌迦羅幾乎帶上全城的市民前往沙積多城,僅留下看守房屋的人。當距離沙積多城僅剩半由旬時,他停佇腳步,派遣使者宣布他的到來。
檀那闍耶派人送出巨禮給彌迦羅,隨後與毘舍佉商討︰「親愛的女兒!你的家翁與拘薩羅國國王即將抵達,我們應準備哪間住宿給他?哪間給國王及總督呢?」
冰雪聰明的毘舍佉如是吩咐︰「為我的家翁準備如此這般的房子,為國王及總督準備如此這般的房子。」
隨後,她吩咐僕從︰「你們當中如此這般人數之眾,等候國王及總督的到來,如此這般人數之眾為馬夫,負責照料象、馬等群畜。我們的貴客在此應享有美好的時光。」她如是吩咐,為避免有人說︰「我們為毘舍佉的婚事來到此地,卻讓我們只是忙著照料這些群畜。」
在同一天,毘舍佉的父親聘請五百金匠,並給他們一千尼卡(Nikkha)紅金,以及銀、寶石、珍珠、珊瑚、鑽石等,對金匠們說︰「為我的女兒打造一副『巨蔓寶冠』(Mahālatā)。」
波斯匿王及彌迦羅抵達後,得到檀那闍耶良好的款待。在檀那闍耶的住處逗留幾天後,波斯匿王即派遣使者傳達訊息給檀那闍耶︰「對你而言,照顧眾多人的飲食是件負擔的事。請定下你女兒啟程的時間吧!」
檀那闍耶回覆波斯匿王︰「大王!現在是雨季,在這四個月期間,陛下的士兵並不適合外出走動。我將提供士兵們所需的一切物品,這是我的職責。當我送走陛下時,陛下再返回。」
從那一天起,沙積多城日日猶如過節般喜慶。從國王至下人,每人皆獲得花環、香水、衣物等各種厚禮,人人感覺賓至如歸。
三個月過去了,毘舍佉的嫁妝「巨蔓寶冠」依然尚未完成。這時,負責人向檀那闍耶報告︰「其他的物品不欠缺,唯獨士兵們缺乏燒飯的木材。」
「親愛的先生們!請將城裡所有倒塌的象棚、建築及破舊的房舍,作為燒飯的柴火。」
他們依照指示執行,但是僅足夠提供兩個星期的用量,之後他們再度向檀那闍耶稟報︰「沒有木材了。」
檀那闍耶說︰「一年中的雨季時段,人們不可能找到木材。打開那存放衣布的倉庫!以粗布作成芯,將它們浸入油中,以此作為燒飯的材料。」
如此又過了兩個星期,四個月過去了,毘舍佉的巨蔓寶冠終於完成。這寶冠以銀絲為線,戴在頭部而延伸至足,後部由金銀片所造,頭頂、雙耳、喉間、雙膝、雙肘、腰部兩側各有金片。在此寶冠中,金匠打造了一隻孔雀為裝飾。
孔雀的左右翼上,各有五百紅金打造的羽毛;喙由珊瑚所造,眼睛、脖子及尾巴由珠寶所成,羽毛中脈及小腿是純銀所造。當毘舍佉戴上此寶冠,此飾猶如山頂上翩翩起舞的孔雀,千枝羽毛滾動所發出的音聲,恰如天界的交響樂。唯有近距離觀看時,才能得悉這不是真的孔雀。此寶冠價值九千萬,金匠工藝耗資一百千。
究竟過去何種作為,讓毘舍佉今生擁有此價值不菲的寶冠呢?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供養袈裟予二萬僧眾,包括針線、染料及她的所有物品。此寶冠是她過去作此布施的果報。
檀那闍耶耗時四個月,準備巨蔓寶冠作為女兒的嫁妝。除此之外,他再送毘舍佉五百車金幣、五百車金盤、五百車銀盤、五百車銅盤、五百車絲綢布匹、五百車酥油、五百車穀米及五百車犁田工具。他想︰「我女兒將前往新居,不應被迫到鄰居處說︰『我需要這個或那個』。」
他還送女兒一千五百位侍女,專為毘舍佉洗澡、更衣及給予飲食方面的照顧。侍女們身穿華麗衣裳,登上五百車乘,每一輛車乘各載三名侍女。
他決定再給女兒一些牛群,於是吩咐僕人︰「打開牛隻數量較少的牛欄!在四分之三由旬處做記號,每四分之一由旬,各置放一面鼓。讓空間橫闊一百四十肘。勿讓牛隻超越界線,當它們走到記號的位置時,則擊鼓為信號。」
於是,僕人遵從指令,當牛群走出牛欄,至四分之一由旬時,他們擊鼓發出信號;當走至四分之二由旬時,他們再次擊鼓;當走至四分之三由旬時,他們將兩側阻擋。於是,橫闊一百四十肘及長四分之三由旬的牛隻,緊緊地靠攏在一起。
檀那闍耶說︰「這些牛隻送給我的女兒,數量已經足夠,將門關上!」他們將牛棚的門關上。由於毘舍佉過去的福報所致,儘管門已關上,那些強壯的公牛及乳牛依然跳越牛欄而出。縱然僕人極力阻擋,依然有六萬頭強壯的公牛、六萬頭乳牛,尾隨公牛犢躍門而出。
毘舍佉過去何種作為,使得牛隻如此躍門而出呢?在迦葉佛時期,她是奇奇國王(Kiki)七位公主中排行最小,名僧伽達悉(Sanghadāsī)。有一次,她供養兩萬比丘五種乳製品,即使比丘們以手覆蓋他們的缽,說︰「夠了、夠了!」她依然不斷地將供養品遞出,說︰「這是甜點」、「這是糖漿」。這是為何牛隻無法被阻擋,不斷躍出牛欄的原因。
這時,毘舍佉的母親對檀那闍耶說︰「你增送了我的女兒許多物品,卻沒有男女隨從,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當然在我的考量範疇中,當她登上車乘準備啟程時,我將宣布︰『誰想跟隨我女兒的皆可前往!不想跟隨的人則留在此處。』」
在毘舍佉啟程的前一晚,檀那闍耶喚毘舍佉至他的房中,讓她坐在身邊,並以十項入住夫家的箴言作為教誡。彌迦羅在隔壁房內,聽見他對毘舍佉如是說︰「我的孩子!你住在夫家時,勿將室內的火拿到外頭;勿將室外的火拿進屋內;僅給那些會給者;不給那些不給者;給那些既給又不給者;快樂地坐;快樂地吃;快樂地睡;注意火;尊敬在家神祇。」
隔天,檀那闍耶召集眾人,在國王、軍隊及眾人面前,委任八位家主作為女兒的保薦人,並對他們說︰「如果我女兒在夫家時,有任何指向她的非難及指責,你們應公正地為她洗脫罪名。」
隨後,他為毘舍佉戴上價值九千萬的巨蔓寶冠,穿著以金銀寶石製作的漂亮婚紗,附上五億四千萬作為洗澡香粉的費用,讓她登上車乘。
檀那闍耶護送毘舍佉穿越十四座他所屬的村莊,作如是宣布︰「誰想跟隨我女兒的,可以尾隨而去!」
當十四座村莊的人們聽見如此的宣言,異口同聲地說︰「既然我們的女主人離開了,為何我們還留在此處呢?」紛紛尾隨。
檀那闍耶對國王及彌迦羅充滿善意,陪伴一段路程後,他將女兒交至他們的手中,從該處離開。
彌迦羅乘坐車輛在後端,見大群人尾隨,問道︰「天啊!他們是誰?」
「他們是你兒媳婦的隨從。」
「誰能提供那麼多人的飲食?打他們、趕走他們,留下那些不逃的。」
「等等!」毘舍佉喊︰「不要趕走他們!一位士兵能照顧一人。」
彌迦羅堅持說︰「我親愛的女孩!他們沒有任何用途,誰來照顧他們?」於是命令人向他們丟投泥土,以棍子打趕,只留下那些不逃走的。他說︰「這留下的人數還真多啊!」
當接近舍衛城城門時,毘舍佉忖思自己該端坐在車乘內,還是站立在車乘上。當她想起自己正穿戴巨蔓寶冠,她決定站立在車乘上展示自己的寶冠,讓舍衛城人民都能見識她的榮耀。
人們見到毘舍佉而興奮地說︰「看!她就是著名的毘舍佉!多麼豔麗奪人!她的婚紗及寶冠讓她看起來多麼地光耀奪目啊!」毘舍佉歡喜地嫁入彌迦羅家門。
舍衛城人民曾在沙積多城受到熱情的款待,對於此事依然記憶猶新,心想︰「我們在沙積多城時,檀那闍耶對我們款待有加。」於是,紛紛依他們的地位及能力,送上諸多禮物給毘舍佉。
毘舍佉將這些禮物分發至全城各戶,附上短信寫著︰「贈予我的父親」、「贈予我的姐姐」、「贈予我的哥哥」,依年齡而作出適當的稱呼,將舉城人民視為自己的親人。
那一晚,她的駿馬在半夜生下小馬,毘舍佉與侍女手持火炬,趕到馬棚,為馬匹清洗溫水及塗油,再返回房舍。
外道家翁皈依佛
彌迦羅是裸行外道的信徒,對於兒子的喜慶婚事,他連續七日宴請賓客。然而,即使佛陀住在附近的寺院,他卻漠視佛陀,而宴請五百裸行外道至家中供養。他派人傳達訊息給毘舍佉︰「我的兒媳婦!請來供養阿羅漢。」
當證得須陀洹果的毘舍佉聽到「阿羅漢」一詞,喜悅從心底湧現。可是當她到現場見到裸行外道時,內心極度失望地說︰「這些沒有慚愧心的裸身外道,無資格擁有『阿羅漢』的頭銜!」她如此評斷,不滿家翁為何喚她來向他們禮敬。「呸!呸!」她厭惡地轉身離去。
那些裸行外道被毘舍佉的行為所激怒,他們異口同聲地責備彌迦羅︰「家主!為何你不找其他女孩作兒媳婦?你已經將一位不幸的人——喬達摩的弟子引進家門,速將她趕出家門!」
彌迦羅心想︰「僅是這些人的言語而將她趕出去,這是不可能的!她來自極有威勢的家庭。」於是,他讓裸行外道們離去,並安慰他們說︰「尊者!年輕人行為魯莽,不知自己的作為,請稍忍耐。」
作為一位兒媳婦,毘舍佉對家翁尊敬地對待,她讓家翁坐在高座,以醇厚的牛奶烹調乳糜,盛在金碗內端給正在享用膳食的彌迦羅。這時,有一位長老比丘站立在彌迦羅居家門前托缽。毘舍佉正為彌迦羅搖扇,見到了該位長老比丘,心想︰「我的家翁是裸形外道的追隨者,對他宣告比丘的到來,如此似乎不太合適。」於是,她移動身子,好讓彌迦羅能注意到這位比丘。然而,當彌迦羅見到了比丘,卻視而不見,繼續低頭享用自己的食物。
「走吧,尊者!」毘舍佉無奈地說︰「我的家翁正吃著陳舊的食物。」
彌迦羅尚能容忍裸行外道的言論,但是當他聽見毘舍佉說「他正吃著陳舊的食物」時,他的手離開了碗,怒喊道︰「將這碗乳糜拿出去!將毘舍佉趕出家門!看!我在這吉祥的屋內,享用吉祥的乳糜,毘舍佉卻說我在吃陳舊的食物!」
然而,家中的僕人全屬於毘舍佉,誰敢驅趕她呢?他們甚至不敢以言語冒犯,更何況以身碰觸她。
「父親!」毘舍佉尊敬地說︰「對你不當的指責,我並沒有義務遵循。當初你帶我入家門時,並非如帶汲水婢女回家一般。為作全面的判斷,我父親在我來此處前,委託八位家主,說︰『針對我女兒的任何非難及過錯,請公正地調查。』請召集這些顧問,讓他們來裁決吧!」
「說得好!」
於是彌迦羅召集八位家主,對他們說︰「先生們!這女孩在我家住不上七日,居然指責我吃陳舊的食物。請判定她的罪,將她逐出家門。」
「親愛的女孩!是否如他所提出的指控那般呢?」
「並非如他所說的那般。其實上,當我的家翁正吃著乳糜時,有一位比丘站在門口托缽乞食,我的家翁無視於他的存在。我心想︰『我的家翁此生不造福,僅消耗過去陳舊的善業』因此,我對比丘說︰『走吧!尊者,我的家翁正吃著陳舊的食物。』我是指這意思。」
「我們的女孩說得很中肯。為何你對她生氣呢?」
「先生!這當然沒什麼過錯。但是,在她進入家門的第一個夜晚,在男女隨從的陪同下,她走出屋外。」
「親愛的女孩!是否如他所說的那般呢?」
「先生!我關心此屋一隻即將臨盆的純種馬,讓侍女提著火炬到馬棚,好讓馬兒能得到細心的照料,安心生產。」
「先生!我們的女孩在你家做的事務,連讓奴隸做尚且不太適宜。你認為此事有何過錯?」
「先生!這當然沒錯。但是,在她要啟程至此之前,她父親給了她隱喻的十項箴言,我不明白意思。讓她來解釋吧!比如她父親說︰『勿將室內的火拿到外頭』我們有可能不將火傳給他們,而能與鄰居繼續相處嗎?」
「親愛的女孩!是否如他所說的那般呢?」
「先生!我的父親所言,並非如他所詮釋的意義。父親的意思是︰女孩!若你見到家翁、家婆及丈夫有任何過失,勿在外宣揚,沒有比這更糟的火了。」
「先生!話雖如此,但他父親說︰『勿將室外的火拿進屋裡』若我們屋內的火熄滅了,有可能不從外頭取火嗎?」
「親愛的女孩!是否如他所說的那般呢?」
「先生!我的父親所言,並非如他所詮釋的一般。父親的意思是︰若你的鄰居說你的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壞話,勿帶進屋裡,並複述︰『某某如此說你。』沒有任何火能與此相比。」
毘舍佉一一敘述箴言的意涵。以下的對話皆同,當他父親說︰「只給那些會給者」,他的意思是︰「東西只借給會歸還的人。」
「不給那些不給者」意思是︰「東西不應借給不會歸還的人。」
「給那些既給又不給者」意思是︰「應幫助需要幫忙的親友,即使他們不會回報。」
「快樂地坐」意思是︰「當你見到家翁、家婆及丈夫,你應站立不坐。」
「快樂地吃」意思是︰「不應在家翁、家婆及丈夫之前用餐,應等待他們,確定他們所需皆準備好後才用餐。」
「快樂地睡」意思是︰「不應在家翁、家婆及丈夫睡前躺下,應確定你的義務已完成之後,方才躺下入睡。」
「注意火」意思是︰「應待家翁、家婆及丈夫如待火一般謹慎照料。」
「尊敬在家神祇」意思是︰「應視家翁、家婆及丈夫如神祇。」
當彌迦羅聽了這十項箴言的意涵,他垂頭喪氣地坐著,說不出任何反駁的話語。
「先生!我們的女孩有任何過錯嗎?」
「沒有過錯。」
「既然她沒有過錯,為何你要將她逐出家門呢?」
「很好,父親!」毘舍佉說︰「倘若聽從父親魯莽的指示而離開,那並非智慧之舉。如今已證明我的清白,我可以歡喜地離開了。」語畢,她吩咐男女隨從準備車乘及所需物品。
彌迦羅說︰「親愛的女兒!我做了魯莽的行為,請寬恕我。」
「親愛的父親!我寬恕你。但是,我有一項條件︰我是具有堅定信心的佛弟子,無法不親近僧團而生存。倘若我能依自己的意願邀請僧眾至家中應供,我將留下來,否則我即離開。」
「親愛的女兒!準你邀請僧眾。」彌迦羅回答。
於是,毘舍佉邀請佛陀次日至家中應供。
翌日,佛陀與比丘眾前往彌迦羅的住處,人數眾多的比丘佔滿彌迦羅住處的空間。那些裸形外道得知佛陀前往彌迦羅的住處時,他們亦不甘示弱地前往,環繞彌迦羅的住處外而坐。
毘舍佉供養飲用之水予佛陀後,派人傳遞訊息給家翁︰「一切飲食已準備妥當,請家翁到此處供養佛陀。」
當彌迦羅欲前往時,裸形外道阻止他說︰「家主!切勿親近喬達摩。」
於是,彌迦羅回覆︰「讓我的女兒親自供養佛陀。」
毘舍佉供養佛陀及僧團飲食。當用膳結束後,毘舍佉再次派人傳遞訊息︰「請家翁到此處聞法。」此時,彌迦羅過去的波羅蜜成熟,他急切地想聽聞佛法,心想︰「倘若再不出席,則不妥當。」
當裸形外道見他彎曲身子欲起座時,對他說︰「好吧!倘若你真想聽喬達摩說法,坐在簾子的後方吧!」他們走在彌迦羅的前方,拉起簾子,讓他坐在簾子的後方聽法。
佛陀心想︰「無論你是坐在簾子的後方,或是遠於隔牆,或遠至山岳,或遠在世界的盡頭。我是佛,自能讓你聽見我的聲音。」佛陀次第說法,猶如甘露遍灑。
當佛陀開示說法時,那些站立在前方、站立在後方、站立在一百世界、一千世界之外,乃至天界的天人們皆驚歎︰「佛陀正看著我,佛陀正對著我說法。」彷彿佛陀僅單獨對著他一人說法一般。佛陀猶如月亮,對每一個人而言,月亮彷彿就置於他們頂上;對每一位聞法者而言,佛陀彷彿就站立在自己身前。
坐在簾子後方的彌迦羅聽聞佛陀說法,當下證得須陀洹果,生起四不壞淨。他掀起簾子走向毘舍佉,並對她說︰「從今日起,你是我的母親。」自此,毘舍佉也被稱為「鹿母」(Migāramātā),「彌迦羅」(Migāra)」意為「鹿」。
然後,他走向佛陀並跪在佛足前,觸摸及親吻佛足,如是述說三遍︰「世尊!我是彌迦羅。」
他接著說︰「世尊!過去我對供養佛陀所將獲得的豐碩果報一無所知,由於我的兒媳婦毘舍佉,如今我已知曉,並已脫離惡道諸苦。我的兒媳婦是為了我的福祉及解脫,而來至我家。」
次日,毘舍佉再度邀請佛陀及僧團應供,毘舍佉的家婆亦證得須陀洹果。自此以後,這戶人家為佛法敞開大門。
彌迦羅感謝毘舍佉的恩德,念及她的巨蔓寶冠過於沉重,無法經常佩戴,於是以千金打造一副輕盈的拋光寶冠(Ghanamaṭṭhaka),讓她能在二六時中佩戴。當寶冠製作完成,他邀請佛陀及比丘眾至家中應供,並讓毘舍佉戴著寶冠禮敬佛陀。
供僧之八項請願
毘舍佉熱衷於行善,有一次,當佛陀及僧團在她家接受飲食供養時,她向佛陀提出了八項請願︰「世尊!直至命終,我希望能布施雨浴衣給僧伽、布施飲食給遠方來的訪客比丘、布施飲食給出發遠行的遊方比丘、布施飲食給生病的比丘、布施飲食給照顧病患的比丘、布施醫藥給生病的比丘、定時施粥、布施浴衣給比丘尼。」
佛陀問︰「毘舍佉!你見何種功德,而提出這八項請願呢?」
「世尊!倘若有來自各方的比丘為見世尊而到舍衛城,他們前往世尊之處詢問:『某某比丘死了,他往生何趣呢?』世尊為該比丘記別,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當我詢問他們:『這位聖者比丘曾到舍衛城嗎?』
倘若他們說:『該比丘曾到舍衛城』,我則思惟:『該聖者比丘必定曾接受我供養的雨浴衣、客比丘食、遠行比丘食、病比丘食、照顧病比丘食、生病的醫藥及常粥。』當我憶念這些善行則生歡喜,歡喜則生喜悅,喜悅則身輕安,身輕安則受樂,受樂則心定。如此,我能修習五根、五力、七覺支。我見如此功德之緣故,請世尊允諾這八項請願。」
佛陀說︰「毘舍佉!善哉!善哉!你見此功德而請求八項請願。毘舍佉!允許你這八項請願。」隨後,佛陀說出偈子隨喜毘舍佉:
極喜心布施飲食,如來具戒女弟子, 戰勝慳貪生天因,去除憂愁獲安樂。 彼女無著得天壽,入於遠塵離垢道, 享有快樂福無病,長久安樂喜天壽。[efn_note]《律藏》大品•第八衣犍度•毘舍佉鹿母之供養(V.i 290)。[/efn_note]
人喜見青春不老
毘舍佉生了十名兒子及十名女兒,每一位兒子及女兒各有十名兒子及十名女兒,因此她的兒孫繁衍人數高達八千四百人。她活至一百二十歲,卻沒有一絲白髮,樣貌始終保持在十六歲。當她被兒孫圍繞至寺院聞法時,見者總會問︰「哪位是毘舍佉?」人們歡喜見毘舍佉,她的行住坐臥及舉手投足,皆令人樂見及欣喜。
除此之外,她的健壯可比擬五頭大象。有一次,波斯匿王為測試毘舍佉是否真如傳聞般健壯,於是在毘舍佉從寺院返家的途中,命令使者釋放一頭壯碩的大象。這頭大象高揚象鼻迎著她衝來,五百侍女驚慌而逃,有些則為保護她而將她摟著。
「發生了什麼事?」毘舍佉問。
「波斯匿王想要測試你的能力,釋放了一頭大象來攻擊你。」侍女回答。
毘舍佉見到那頭象時,心想︰「逃跑有何益?若我徑直面對它,它將被擊垮。」
她擔心過於使力會殺了那頭象,於是以二指抓著象鼻將它逼退。大象無法抵抗她的力量而摔倒在地,眾人見狀高聲喝采︰「太好了!」毘舍佉及侍女們安全抵達住家。
毘舍佉的子孫皆平安康泰,幸運多福,千位子孫遠離疾病。人們視毘舍佉為吉星,每逢祭祀、饗宴、休日及重大慶典,人們皆邀請她最先進食,希望能如毘舍佉一般幸運多福。
遇不順心佛開導
毘舍佉亦曾遭遇不順心之事。那時,舍衛城內的比丘彼此達成共識,在雨安居期間不為人剃度出家。正逢雨安居時,毘舍佉的孫子想出家,他到比丘寺院請求出家。
基於有先前的約定,比丘們對他說:「僧伽彼此達成共識,在雨安居期間不讓人剃度出家。暫且等待比丘們雨安居結束後,再為你剃度。」
當比丘們雨安居結束後,對毘舍佉的孫子說:「現在可以為你剃度出家了。」
但是,毘舍佉的孫子想出家的意樂已退失,他說:「若我已在先前出家,我將滿意於出家的生活,但是現在我已不想出家了。」
得悉此事後,毘舍佉感到忿怒,並且指責:「為何如此約定,在雨安居期間不讓人剃度出家?何時不能實踐佛法呢?」
比丘們聽聞毘舍佉感到忿怒且非難時,他們將此事稟告佛陀。佛陀為了眾生的利益,制定僧伽戒律:「諸比丘!不得如此相約在雨安居期間,不令人出家,如此相約的人墮惡作。」[efn_note]《律藏》大品•第三入雨安居犍度•安居中出家(V.i 153)。[/efn_note]
另一起令毘舍佉不順心的事件,記載於《自說經•毘舍佉經》[efn_note]《自說經》2品9經。[/efn_note](Visākhāsuttaṃ)。那時,毘舍佉帶著一些珍貴的禮物,回到她出生之地——鴦伽國,準備贈送親戚們。當她到城門時,邊界的守衛竟向她強索一筆高額的關稅。
毘舍佉覺得此事並不合理,於是向拘薩羅國波斯匿王報告此事。然而,波斯匿王因政務繁忙,並未善加處理。波斯匿王對此事置之不理,如此的處理方式並非毘舍佉心中所願。
毘舍佉在中午時分,往詣佛陀之處,禮敬佛陀後坐在一旁。佛陀問:「毘舍佉!你中午時分從何處來至此地呢?」
毘舍佉如實地向佛陀報告,她在城門被征高稅,波斯匿王因有政務在身,而作出不如她所願的裁決。佛陀知道此事後,對毘舍佉述說以下偈言︰
受制於他者為苦,一切自主則為樂。 世人共通之苦惱,皆因難超繫縛故。
一切受制於他人、受制於因緣所生的事物總是苦的, 一切自主、取決於自己的則為快樂。世人共通的苦惱,皆是因為難以超越繫縛的緣故。
毘舍佉聽聞佛陀幾句簡短的教導,於是放下了心中的憂慮及憤怒。
佛陀對毘舍佉的教導,能成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原則。面對不可理喻的對待或不順心的情境時,可訓練心不被境轉。僅需如旁觀者一般,如實觀照所生起的一切,包括念頭、感受、情緒,無任何添加或造作。如此所有的一切僅能在心中掠過,猶如明鏡照物,物來不拒,物去不留。它們僅是呈現如實的面貌,即生即滅。
《自說經》[efn_note]《自說經》8品8經。[/efn_note]記載另一起毘舍佉喪孫之痛。那時,毘舍佉疼愛的孫子達陀(Dattā)去世了。毘舍佉在日中之時,以濡濕的衣服、濡濕的頭髮往詣佛陀之處,禮敬而坐於一面。
佛陀問毘舍佉:「毘舍佉!為何你濡溼衣服、濡溼頭髮,在日中來至此處呢?」
「世尊!我疼愛的孫子已死,因此我濡濕衣服、濡濕頭髮,在日中來此處。」
「毘舍佉!你是否想擁有如舍衛城人民一般眾多的子孫呢?」
「世尊!我願得如舍衛城人民般眾多的子孫。」
「毘舍佉!但是,每日在舍衛城有多少人死亡呢?」
「世尊!每日在舍衛城有十人死亡,或九人、八人……三人、二人,或至少有一人死亡。世尊!在舍衛城內沒有一天不死人。」
「毘舍佉!如此,你作何思惟?你是否能擺脫這濡濕衣服、濡濕頭髮之事呢?」
「世尊!不能。我的子孫數多已足夠。」
「毘舍佉!那些有一百個心愛者之人,則有一百個苦;有九十個心愛者之人,則有九十個苦;有八十個心愛者之人,則有八十個苦;有七十……五……四……三……二……有一個心愛者之人,則有一個苦,而那些沒有心愛者之人,則沒有苦。我說他們無憂悲,無塵垢、無苦惱。」
佛陀隨後道出以下偈言:
世間愁悲苦憂惱,此等皆由愛而生, 無愛之處此等無,離愛安樂而無憂, 冀望安樂離塵者,此世何處勿生愛。
佛陀以智慧之言,敘說諸苦生起之因,一切苦皆由愛而生,毘舍佉聽聞佛陀的說法,放下喪孫之痛,平靜且喜悅。
不惜捨昂貴寶冠
在一次特殊的節日,眾人盛裝前往寺院聞法。毘舍佉剛結束一場宴席,戴著巨蔓寶冠前往寺院。她心想,佩戴這頂從頭至足的華麗寶冠入寺聞法並不適宜。於是,她將巨蔓寶冠取下,並以披風包裹,交給一位能提起此寶冠的大力侍女,交代她說︰「親愛的女孩!拿著這副寶冠。當聞法結束後,我將再度把它戴上。」毘舍佉戴上輕盈的拋光寶冠入寺聞法。
當法筵結束時,毘舍佉禮敬佛陀而離開說法堂,她的侍女卻將巨蔓寶冠遺留在現場。依照往常的慣例,當眾人聞法離去後,阿難尊者會將人們遺忘之物置放一處。這天,他發現了巨蔓寶冠,向佛陀報告︰「世尊!毘舍佉遺忘了她的寶冠。」
「阿難!將它暫放一處。」
阿難尊者將它提起,並懸掛在階梯旁。
毘舍佉尚未離開寺院,她與好友蘇碧雅[efn_note]蘇碧雅(Suppiyā)被佛陀譽為「看護病人第一女居士」,請參閱第二冊第八章「不惜生命,只願你病癒」。[/efn_note](Suppiyā)巡繞寺院,供養僧眾們醫藥及所需物品,隨後從寺院的另一扇門出去。尚在寺院範圍內,她停下腳步對侍女說︰「親愛的女孩!把寶冠給我,我將戴上。」
那侍女突然想起她將寶冠遺留在說法堂,說︰「主人!我將它遺忘了。」
「去將它取回來吧!但是,倘若阿難尊者已將它置放一處,那就不必再取回,我將送給尊者。」毘舍佉知曉,依照往常的慣例,阿難尊者會將信眾遺忘的物品置放一處,於是說了此番話。
當阿難尊者見到侍女時,他說︰「你怎麼返回來了呢?」
「我遺留了主人的寶冠。」
「我已將它置放在樓梯處,去那處拿取吧!」阿難尊者說。
「尊者!您以手碰觸過的任何物品,我的主人是不會取回的。」於是,侍女空手而返。
毘舍佉問︰「親愛的女孩!情況如何?」那侍女如實地向毘舍佉報告。
「親愛的女孩!我不會使用任何尊者碰觸過的物品,我將贈予尊者。然而,照顧這座寶冠徒使尊者增添困擾。我將把它賣了,再供養適合之物。你去將它取回吧!」
毘舍佉並沒有再度戴上它,她將寶冠送至金匠處估價。
金匠們說︰「這寶冠價值九千萬,手藝價值一百千。」
於是,毘舍佉將巨蔓寶冠放在一頭大象身上,在城中展示並開放出售。然而,無人付得起這般價碼,況且配得上此座寶冠的女人太難找了。事實上,世上僅有三位女人有能力擁有巨蔓寶冠︰佛陀的弟子毘舍佉、摩羅國般度羅(Bandula)將軍之妻末利迦(Mallikā)及波羅奈國王之女。
在無法覓得買者的情況下,毘舍佉親自將此寶冠買下,將九千萬又一百千放上運貨馬車,運載至寺院。
她禮敬佛陀後,說︰「世尊!阿難尊者曾保管我的寶冠,從他碰觸寶冠的那一刻起,我不可能再戴上它。我幾經努力欲將它賣了,想將賣後所得用在供養僧眾適合的物品上。但是,我見無人有能力買下這座寶冠,於是自己將它買下,並將這些款項帶來了。世尊!我應供養四資具的哪一項呢?」
「毘舍佉!在東門建造一座僧眾的住處是適宜的。」
「世尊!此最適宜不過了!」毘舍佉以歡喜心,耗資九千萬買下一塊地,再以另外九千萬開始建寺。
歡喜建鹿母講堂
有一次,佛陀見跋提雅(Bhaddiya)證悟的因緣已成熟,決定前往度化。佛陀在給孤獨長者(Anāthapiṇḍika)家應供後,前往北門。
依照佛陀的慣例,若佛陀在毘舍佉家應供,則會往南門出城,住在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a)。若佛陀在給孤獨長者家應供,則會往東門,住在東園(Pubbārāma)。當佛陀在清晨出北門,人們知道佛陀即將遊方遠處。因此,當毘舍佉得悉佛陀及僧眾們往北門走時,她急忙趕到該處向佛陀禮敬,並說︰「世尊!您要遊方遠處嗎?」
「是的,毘舍佉!」
「世尊!以那巨大的款項,我正為您蓋一座寺院,能否等待寺院完成呢?」
「毘舍佉!這一趟旅程無法延後。」
「好的,世尊如是說必然有其原因。倘若如此,世尊能否指定一些善於工程的僧眾留下?」
「毘舍佉!你心中想讓誰留下,可前去將其缽拿下。」
毘舍佉雖然喜愛阿難尊者,但是想著目犍連尊者具大神通,若有尊者的幫忙,寺院的工程必定能順利進展。於是,她拿下了目犍連尊者的缽。
目犍連尊者目視佛陀。佛陀說︰「目犍連!帶著你訓練的五百弟子折返回去。」
目犍連尊者遵照佛陀的指示。以尊者們的神通力,他們能到達遠至五十至六十由旬處收集石頭及木材,並在同一天將巨大的石頭及木頭運回。他們毫不費力地將材料運上車,而車軸並沒有因此而斷壞。
不久,一座擁有高平地基的雙層建築隨即聳立而起,內有千間套房,上下層各有五百。為增添此寺的美觀及實用性,毘舍佉增建五百小禪室、五百僧寮及五百階梯,環繞於主建築的周圍。
佛陀遊方九個月後再度返回舍衛城。那時,在目犍連尊者的監督下,毘舍佉的建寺工程已經完成。她將猶如六十盛水器皿般寬大的鎏金寶頂,作為寺院的剎頂。
得知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她前往謁見佛陀,並誠意邀請佛陀及比丘僧團住在那已竣工的寺院,她將舉辦寺院捐贈典禮。此座寺院名為鹿母講堂(Migāramātupāsāda)。
她對佛陀作出邀請︰「世尊!請與比丘眾們在鹿母講堂安居四個月。」佛陀默然而許。
自此,毘舍佉以豐足的四資具,供養佛陀及住在該寺的僧眾。
有一次,毘舍佉的一位朋友帶著一片價值千金的布來見她,並說︰「我希望能更換建築內覆蓋地面之布,請以這片布取而代之。」
「親愛的朋友!若我告訴你,已無可放置之處,你或會想︰『她不讓出空間給我。』請你親自巡視這雙層建築的地板及千間套房,並自己找地方放置。」
於是,她帶著這塊價值千金的布,仔細觀察建築的每一處,但找不到任何尚未置放地面布之處,而且每一片已置放在寺院的地面布,價值都比她手中這塊布來得昂貴許多。她感到萬分沮喪,心想︰「我無法參與建造此座寺院的功德。」她佇立在該處難過地哭泣。
阿難尊者見到她,問道︰「你為何哭泣?」她如實地將情況告訴阿難尊者。
「勿為此煩惱,我將讓你知道這塊布可放置之處。讓它成為拭足墊,放置在階梯及洗足處之間,僧眾們洗足後,在進入建築之前,他們將以拭足墊擦乾雙足,你將獲得大福報。」僅有那一小處是毘舍佉忽略的地方。
宿世願圓滿達成
四個月期間,毘舍佉供養飲食予佛陀為首的僧團。在四個月結束前,她供養僧眾袈裟,即使剛出家的沙彌,所得到的袈裟亦價值千金。她以九千萬藥品盛滿比丘眾之缽,以九千萬購買寺院之地、九千萬建造寺院、再以九千萬作寺院捐贈典禮,她的供養不少於三億六千萬。
在這座寺院進行捐贈典禮的那一日,當夕陽下的影子斜長時,毘舍佉帶著她眾多兒孫環繞寺院,欣喜過往的願力已達圓滿,她唱出五首偈子︰
何時我布施寺院,水泥及砂漿塗抹, 四眾見者皆愉悅?以此我願已達成。 何時我布施僧居,椅子長凳及床座, 臥具枕頭及墊子?以此我願已達成。 何時我供給物糧,珍妙殊勝美味食, 覆以各種珍饈餚?以此我願已達成。 何時我供養袈裟,精緻柔軟迦尸布, 亞麻布及純棉衣?以此我願已達成。 何時我布施醫藥,新鮮奶油純酥油, 蜂蜜糖漿及純油?以此我願已達成。
當比丘們聽見毘舍佉如是唱,他們向佛陀報告︰「世尊!這段時日我們從不知道毘舍佉會唱歌,現在她被兒孫們圍繞著,環繞寺院邊走邊唱歌。她是不是瘋了?」
「比丘們!我的女兒並不是在唱歌。她誠摯的願望如今實現了,內心湧現愉悅歡喜。當她行走時,道出那些莊嚴的偈語。」
「世尊!她何時許下願望呢?」
「比丘們!你們想知道嗎?」
「世尊!我們想知道。」
於是,佛陀向比丘眾們敘述毘舍佉的過去。在十萬劫前,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的朋友是勝蓮華佛布施第一的女弟子。毘舍佉常陪伴她前往謁見勝蓮華佛。
當毘舍佉見她的朋友如親人般與佛陀交談,心想︰「如何得到佛陀的喜愛呢?」
於是,她詢問勝蓮華佛︰「世尊!在您的教法中,她為何等人呢?」
「她是我布施第一的女弟子。」
「如何能成為佛陀布施第一的女弟子呢?」
「藉由十萬劫的發願。」
「世尊!若我發願,是否能成呢?」
「當然。」
於是,她邀請勝蓮華佛及比丘眾至她家中,連續七日作廣大供養,並發願成為佛陀布施第一的女弟子。佛陀為她授記,在喬達摩佛出於世間時,她的願望將圓滿達成。
從該處捨報後,她轉生天界。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出生為剎帝利,乃迦尸國(Kāsi)奇奇國王(Kiki)七位公主中排行最末。
奇奇國王的七位公主,依序是喬達摩佛教法時期的懺摩(Khemā)、蓮華色(Uppalavaṇṇā)、波吒左羅(Paṭācārā)、跋陀軍陀羅蓋薩(Bhaddā Kuṇḍalakesā)、翅舍瞿曇彌(Kisāgotamī)、曇摩提那(Dhammadinnā)及毘舍佉(Visākhā)。她供養迦葉佛時,亦發相同之願。
之後,她僅出生於天界及人間。直至今生,她為檀那闍耶之女,面托迦之孫女,並在喬達摩佛的教法中,作廣大供養及布施。
佛陀對比丘們說出以下偈子︰
如從諸花聚,得造眾花鬘, 得生於人中,當作諸善事。[efn_note]《法句經》第53偈。[/efn_note]
手藝精湛的巧匠,採集眾多艷麗芳香的花朵,以這些花朵製成豐富多彩的各式花環。同樣地,獲得人身的生命有限,應當多多益善,做不可勝舉的各種善行。
布施第一美勝譽
清晨,毘舍佉的居家放眼望去皆是一片土黃色,那是眾多比丘身上穿著的袈裟所輝映的色彩。由於眾多比丘來去走動,空氣瀰漫著袈裟染料的味道。
毘舍佉家中不間斷地提供飲食給不同需求的僧人,包括遊方比丘、生病比丘及訪客比丘。清晨,毘舍佉將供養僧眾飲食;午後,她將帶著酥油、奶油、蜂蜜、糖漿,以及八種水果所製成的流質,包括葡萄汁、芒果汁、印度奶油果汁、末度迦果汁、香蕉汁等,依比丘的需要作供養。之後她將聽聞佛陀說法後再返回。這是毘舍佉每日例行的善業。
有一次,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向大眾說︰「比丘們!在我的女居士弟子中,布施者,以毘舍佉鹿母為第一。」[efn_note]《增支部》1集259經。巴利文為「Etadaggaṃ bhikkhave mama sāvikānaṃ upāsikānaṃ dāyikānaṃ yadidaṃ visākhā migāramātā」。[/efn_note]
毘舍佉圓滿宿願,成為佛陀「布施第一女居士」,她所作的布施,在史上是稀有的。她對布施堅定不移的決心,完成了十萬劫的大願,並享有無盡的福樂。毘舍佉的事跡,鼓舞我們對布施善行的堅持,更勿輕視任何微小的布施。此芬芳的善行,將在每一世的生命悠悠瀰漫,遍薰十方,成就出世間善美的果實。
電子書:
有聲書:
01 佈施第一女居士——毘舍佉
02 佈施第一女居士——毘舍佉
03 佈施第一女居士——毘舍佉
* 本文插图取自https://www.thailandamulets.com/information.php?id=122&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