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當心脆弱無力時,怎麼辦?】 如果心脆弱,覺得無力, 則必須要戰鬥。 事實上, 當感到脆弱或無力時, 我們要直接去覺知它, 這份無力、脆弱的感覺, 它是能被我們覺知的對象。 其實, 它不過是一種造作, 正在籠罩著我們的心, 心要稍稍勇敢一些去戰鬥。 你看!那份脆弱, 是能被我們覺知的對象, 當我們及時地知道它, 心就會堅強起來。 因為之所以會脆弱, 正是因為被這種所緣籠罩、造作。 要奮鬥,不要投降! 及時知道它, 及時知道自己的脆弱。 如果能觀,就觀, 若觀不了,就修奢摩他, 與單一的所緣在一起, 先讓心獲得力量, 然後再出來繼續觀下去。 ——麥琪奧蘭努(Ajahn Khun Mae Oranuch Santayakorn) 2025年7月22日 編譯|靜慮林
【別誤會了!佛教不是哲學,也不是科學】 佛教並不是哲學! 有人認為佛教是哲學, 也有人認為佛教是科學。 然而隆波認為, 佛教根本不需要是什麼。 事實上, 佛教只是一種引領大家離苦的教導而已! 如果誰了解這個教導, 誰就可以無苦, 可以幸福快樂地活在世間, 而無需躲進深山老林, 因為在哪裡都可以有幸福與快樂! 工作賺錢並且養家糊口的在家居士, 一樣可以幸福快樂, 而且幸福與快樂是一個層次又一個層次遞增的! 如果誰的因緣更為圓滿, 得以出家修行, 那麼他將有機會接觸到更細膩的快樂。 法是存在於每個人的, 並不專屬於出家僧。 法是中性的, 它屬於每個人。 如果我們了解身和心、 有覺性地知道身和心, 有一天就會放下對於身和心的執著, 進而體會到最美妙的幸福和快樂! 這種幸福和快樂無法用語言表達, 也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 當人真正體會到它的時候, 眼淚會脫眶而出,會驚嘆道—— 啊!如此的幸福與快樂 居然真的存在! 我們在現實生活裡 也能體會到幸福與快樂, 只是世間的幸福和快樂 極其短暫、轉瞬即逝。 比如:我們追求一個漂亮的女孩, 一旦追求到了, 會感到幸福快樂。 但是請問, 這種快樂能夠持續很久嗎? 不久的。 很快你就會厭倦, 然後又想得到其它東西。 世間的快樂和幸福 永遠沒有滿足之時, 這跟修行的快樂 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透過修行逐漸了解身與心, 就能體會到不同層次的快樂, 它們會越來越精妙! 同時,心也會有階段與有次第的遠離苦。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u Pramote Pamojjo) 2009年4月29日 泰國蘇孔泰大學 https://www.shineling.org/lp-pramote_full-txt_59/
【廣行善業為供養——系列一:愛心捐血】 捐一袋血,救三條命。 每一滴捐出的血液, 都是生命的延續、慈悲的流動。 當我們伸出手臂的那一刻, 不只是輸送血液, 更是在傳遞慈悲, 以及延續生命的勇氣及希望。 巴生中央醫院每日平均需要150至200包血液。 車禍受傷者、手術、創傷、癌症和孕婦等 都需要使用血漿。 尤其是孕婦, 她們在分娩時會血崩, 須用上大量的血, 有可能一個人至少得用10至20袋的血。 當你猶豫的時候, 可能就有一個病人躺在病床上等血。 靜慮林誠邀您捐出生命之血, 護佑無數生命。 💝 完成捐血者將獲贈一支愛心雨傘,以表感謝與祝福。 -------- 【廣行善業為供養】 為感念隆波帕默尊者慈悲教導的恩澤,值此隆波壽辰之際,特發起本次公益活動,結合「愛心捐血、中醫慈善義診、義工服務、愛心午餐」等多項善行。讓我們以廣行善業為供養,讓愛在社會中流動,讓善在心中發光。 日期:16.11.2025 (日) 時間:10am-4pm 地點:KSL Esplanade Mall, Klang (UPG1, Upper Floor) WhatsApp:018-9199096 靜慮林 / 017-4392686 Bro. Chan 主辦: 靜慮林 協辦: 同善醫院 巴生中央醫院血庫 場地贊助: KSL Esplanade Mall 🍁報名鏈接請掃描二維碼或查看留言處。
2025年10月26日,鑾庫蓋森·羅詹坤——泰國是拉差區僧長(上座部)攜僧侶秘書前往泰國解脫園寺,宣佈任命阿姜宋猜尊者爲春武里府是拉差縣解脫園寺代理住持。 翻譯|解脫園
【解脫園寺通知】 因隆波帕默尊者患有流感,需遵醫囑靜養, 原定於2025年11月 1日(週六)及2日(週日) 由解脫園寺承辦的尊者佛法開示活動, 現決定取消。 敬請各位信眾知悉,並相互轉告。 後續安排可留意官方公告。 祈願隆波早日康復,法體安康。 ------ 消息來源|泰國解脫園寺 2025年10月29日
【2025年11月份最新法談直播時間表】 🌴 導師:隆波帕默尊者 -------- 直播頻道: ▌YouTube 直播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hiNeLing?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直播頻道 ⛳ 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ling118 ⛳ 內觀禪修 Vipassana Medi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vipassanameditation118
【正見:讓你真正過好日子的智慧】 正見分為: 世間的正見, 和出世間的正見。 世間的正見, 巴利文稱之為「lokiya」, 即:看到一切眾生是業的所有者, 以業為根源, 以業為親屬, 以業為所依, 無論所造的是善業或惡業, 都必然會接受其相應的果報。 行善得善, 行惡得惡, 相信業果, 這是每個人都需具備的基本正見。 誰缺乏這樣正見, 便有極大的風險, 不信行善得善報, 往往就不會去行善; 不信作惡得惡報, 就會去造惡, 那樣的人, 就像不願自己過得好的人。 每一次做之後, 之後都會有果報。 如果我們行善, 就如同前方有朋友、有親戚、 有食物、有水有休息之處在等著我們, 若我們當下行善。 若我們當下造惡, 則會有果報在前方等著我們, 如同有敵人、有強盜、 有競爭對手在前方等著傷害我們, 而生命的路只能朝那個方向走, 躲避不了。 若誰做了壞事, 就如同不希望自己過好日子。 相信業果法則, 相信善業與惡報, 相信善業與惡報真實存在。 相信善業惡報, 一定要相信—— 對我們行善的人, 對我們是有恩德的, 要知道他的恩德, 然後對他們有感恩之心。 對於我們有恩德的人,即—— 父母、高僧大德、 長輩、國王, 以及每一位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 這些人全都對我們有恩德。 相信善業惡報, 相信對我們有恩德的人, 相信出生而死後並非斷滅、 並非一死百了, 有天堂、有地獄。 那些相信今生死了即斷滅, 這屬於邪見。 那些有正見的人是—— 身體真的死了, 但心仍有煩惱習氣, 仍會重新創建新的身體。 如果有好的資本, 就會投生為天神; 如果造惡業, 屬於不好的原始資本, 就會投生到不好的地方, 就會墮到地獄、畜牲、餓鬼、阿修羅道。 — 阿姜給尊者(Phra Ajahn Krit Nimmalo) 2025年7月18日 摘錄|靜慮林
【Live 直播|2025.10.26 波帕默尊者法談直播開示】 每週六、日 上午10:00~11:00am(馬新/港台/北京時間 GMT+8) 直播頻道: ▌YouTube 直播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hiNeLing?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直播頻道 � 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ling118 � 內觀禪修 Vipassana Medi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vipassanameditation118
【Live 直播|2025.10.25 波帕默尊者法談直播開示】 每週六、日 上午10:00~11:00am(馬新/港台/北京時間 GMT+8) 直播頻道: ▌YouTube 直播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hiNeLing?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直播頻道 � 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ling118 � 內觀禪修 Vipassana Medi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vipassanameditation118
【Live 直播|2025.10.25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直播開示】 每週六、日 上午10:00~11:00am(馬新/港台/北京時間 GMT+8) 直播頻道: ▌YouTube 直播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hiNeLing?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直播頻道 ⛳ 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ling118 ⛳ 內觀禪修 Vipassana Medi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vipassanameditation118
大馬第三屆|14 覺知的過程,你踩進哪些誤區了嗎?——阿姜給尊者|2025年03月27日(同聲字幕) 【覺知的過程,你踩進哪些誤區了嗎?】 ☘️ 第三屆大馬四念處禪修課程 📜 題目:覺知的過程,你踩進哪些誤區了嗎? 🗣️ 主講:阿姜給尊者 📆 日期:2025年3月27日 🎙️ 同聲翻譯:坤能 📝 字幕:繁體版 🎞️ 製作:靜慮林 【法談內容】 🍁 樹立正確的目標 🍁 修行的目標是抵達離苦,還是僅僅為了去到天界? 🍁 五欲的快樂,摻雜著苦 🍁 死去的天神再投身為天神或人,是稀少的 🍁 光明、靜止、寧靜,屬於虛假的快樂,欺騙人的快樂 🍁 我們在輪迴的過程中流過的淚水多過大海的水 🍁 每一次出生,每一次都苦 🍁 「覺知的心」品質到什麼程度? 🍁 修行的三個階段
【Live 直播|2025.10.18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直播開示】 每週六、日 上午10:00~11:00am(馬新/港台/北京時間 GMT+8) 直播頻道: ▌YouTube 直播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hiNeLing?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直播頻道 � 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ling118 � 內觀禪修 Vipassana Medi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vipassanameditation118
【Live 直播|2025.10.18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直播開示】 每週六、日 上午10:00~11:00am(馬新/港台/北京時間 GMT+8) 直播頻道: ▌YouTube 直播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hiNeLing?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直播頻道 ⛳ 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ling118 ⛳ 內觀禪修 Vipassana Medi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vipassanameditation118
【大馬第三屆|05 慈心禪——阿姜納|2025年03月26日A(同聲翻譯)】 ☘️ 第三屆大馬四念處禪修課程 📜 題目:慈心禪 🗣️ 主講:阿姜納 📆 日期:2025年3月26日A 🎙️ 同聲翻譯:坤能 🎞️ 製作:靜慮林
【為什麼修行越久越迷茫?你可能少了「正知」】 至於正知(sampajañña), 佛陀讓我們觀察, 當要做些什麼, 必須要知道—— 為了什麼而做? 目標是為了什麼? 適合於自己的方法是什麼? 以哪一種形式落實? 我們所做的工作或職責範圍到哪裡? 然後動手去做。 所謂的「正知」, 大致就是—— 知道目標, 知道目的, 知道益處, 什麼有益處, 什麼沒有益處, 能分辨善與不善, 至少必須先了知這些 (宗旨正知 sātthaka sampajañña)。 然後了知什麼是適合自己, 對自己是舒服的。 並非所有的善法, 每一樣都適合於自己, 我們要觀察—— 什麼適合於自己, 這稱之為「第二類正知」 (合宜正知 sappāya-sampajañña)。 一旦具備這樣的正知, 在所有的善法之中, 能選擇出與自己剛好相應及適宜的, 然後就做選擇。 然而實踐時,需了知其活動範圍 (行處正知 gocara-sampajañña), 比如:我們行走時, 「走」的職責範圍是—— 必須知道這條路線通往哪裡, 沿途是否有台階、 池塘或障礙物。 必須了知周圍的環境, 而不僅只是覺知身體。 不僅僅只是看到身體, 根本什麼都不感知。 有些人閉上眼睛, 僅是覺知身體, 這是不行的, 還必須對周圍環境有所感知, 這樣能幫助我們判斷—— 「要繼續走?還是要停? 要向左轉?還是右轉?」 大致是這樣。 正知, 做而不迷失, 明了工作的範圍。 如果工作範圍較大, 比如開車, 就必須看得很遠, 要看前方, 還要知道左右及後方, 同時還要對車裡的人負責。 這與走路不同, 走路只需看近處。 如果就只是坐著, 閉上眼睛, 職責範圍較小, 那就是——觀心工作, 大致是這樣。 ——阿姜給尊者(Phra Ajahn Krit Nimmalo) 2025年7月18日 摘錄|靜慮林 備註:四類正知 一、宗旨正知(sātthaka sampajañña) 二、合宜正知 (sappāya-sampajañña) 三、行處正知(gocara-sampajañña) 四、無痴正知(asammoha-sampajañña)
【泰國春武里府解脫園寺功德衣供養活動】 2025年10月12日(星期日) 共募集善款:9,384,096.37泰銖 謹以至誠之心,隨喜讚嘆十方善信的髮心護持!仰賴諸位共襄盛舉,本次功德衣供養活動方得圓滿成就,過程莊嚴肅穆,法喜充滿,功德無量🙏🪷 งานทอดกฐินสามัคคี วัดสวนสันติธรรม อ.ศรีราชา จ.ชลบุรี วันอาทิตย์ที่ 12 ตุลาคม 2568 ยอดรวมทั้งสิ้น 9,384,096.37 บาท ขออนุโมทนากับญาติธรรมทุกท่านที่ร่วมกันทำให้งานทอดกฐินในปีนี้ เป็นไปอย่างราบรื่น เรียบง่าย และเจริญด้วยกุศลอย่างยิ่ง 🙏🪷 譯文|解脫園
題目:你在哪種禪定中開發智慧?(中文同聲翻譯) 主講: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2025年10月11日 同聲翻譯:坤能 視頻來源:หลวงปู่ปราโมทย์ ปาโมชฺโช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走,修行吧!App:https://www.godhamma.alicloud1688.com/
【對治昏沉,阿姜給尊者的獨家秘訣】 學員問: 最近修行時覺得暈乎, 聽法時容易昏沉, 日常生活中總是犯睏, 心不喜歡這樣的狀態, 請尊者慈悲指導。 阿姜給尊者答: 師父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情況, 坐著之後, 昏沉直到睡著, 可憐的是, 還誤以為睡著了就是入定。 醒來時還覺得: 「哎呀!剛才入定了, 太好了!真的好寧靜!」 後來修習一個業處, 不曉得是福報現前還是什麼, 想到了這個業處,就是—— 閉上眼睛之後, 觀接觸到眼皮的光。 閉上眼睛, 然後看光, 意思就是—— 眼睛仍繼續工作。 一般人閉眼時, 就不用眼睛了, 就會去想了。 但如果我們閉上眼睛, 仍繼續讓眼睛工作, 用眼睛感知光, 就會發現—— 有光接觸到眼皮。 光的亮度是明或暗, 隨他去, 我們持續看光。 這個方法讓心清醒, 讓我們打坐不睡著, 感覺不昏沉, 就類似於坐著, 一直都是清醒的。 如果我們睜開眼睛, 周圍呈現的畫面, 變成各種各樣有意義的事物, 我們看到什麼, 心就會往外送, 然後隨著所看的畫面去想。 但若閉上眼睛, 只有光而已, 我們看到的僅是光, 無論光多或少、 跑來跑去之類的, 它呈現在眼皮處, 我們看到的僅是光, 就會發現—— 它能對治昏沉。 後來閱讀三藏經典, 偶然看到所修習的, 稱之為「光明想」(āloka-saññā) 意思就是:感知光明。 所謂「感知光明」, 是一種直接對治昏沉的業處, 能夠憶念光明的人, 自然就不會昏沉。 ——阿姜給尊者(Phra Ajahn Krit Nimmalo) 2025年7月18日 第十四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摘錄|靜慮林
【Live 直播|2025.10.12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直播|Kaṭhina 袈裟供奉慶典】 日期:2025年10月12日(日) 時間:上午10:00am ~11:00am(馬新/港台/北京時間 GMT+8) 直播頻道: ▌YouTube 直播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hiNeLing?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直播頻道 � 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ling118 � 內觀禪修 Vipassana Medi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vipassanameditation118
泰國十四屆|認識自己是哪一棵樹,總有一天枝繁葉茂——阿姜萍道|2025年07月26日(中文同聲翻譯) 🏷️ 題目:認識自己是哪一棵樹,總有一天枝繁葉茂(中文同聲翻譯) 🗣️ 主講:阿姜萍道 📆 日期:2025年07月26日 🎙️ 同聲翻譯:坤能 📽️ 視頻來源:JieTuoYuan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走,修行吧!App:https://www.godhamma.alicloud1688.com/ #泰國第十四屆四念處禪修課程 #阿姜萍道
【當悲心成為負擔,該怎麼辦?】 ☘️學員問: 接觸抑鬱症的人時, 我的心常被影響, 雖然忍不住伸手幫忙, 但自己卻很痛苦, 好像被捲入其中, 這該怎麼辦? ☘️阿姜給尊者答: 這稱之為「與他一起沉淪」。 事實上,去幫助他時, 如果是出自悲心去幫助, 悲心本身是善法。 但如果不謹慎, 它就會翻轉, 變成與他一起陷入苦中。 從這個面向修習悲心—— 當他人受苦時, 我們不能無動於衷, 便會去幫助他, 這即是善法。 但僅僅只是幫助他, 而非把對方的苦, 背負在自己身上。 若何時沉浸於苦, 就修習奢摩他。 這表示已經不正確了, 我們執著至這個程度,已經錯了。 那就重新來過, 從頭開始,也就是—— 修習奢摩他, 吸氣,讓自己清爽舒暢也可以; 吸氣,讓自身覺知自己。 當那種沉浸的狀態出現時, 把覺知置於鼻端、鼻孔處, 然後吸氣,讓它進入我們的身體, 覺知就會重新回來。 如果心走神, 跑出去感知對方的遭遇, 而又再次生起苦...... 若看到心跑掉了, 這樣很好! 當我們因他而苦時, 心已經跑去找外面的所緣了, 那一刻,如果心深陷很多, 就會苦得很久。 有時無須對它做些什麼, 無須對治它, 直接扔掉它, 扔掉剛才的心, 因為它已經壞掉了。 心是生滅、生滅的, 並非只有一顆,它生滅, 這顆心壞了,就滅去了, 新生的心,置於鼻端, 吸氣了覺知自己。 僅是如此, 有時我們就能立即知道—— 剛才心不好 而現在心好了。 ——阿姜給尊者(Phra Ajahn Krit Nimmalo) 2018年5月8日B 第九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編譯|靜慮林
【泰國十四屆|眼泪嘩嘩地流,洗滌煩惱的階段——阿姜松|2025年07月24日(中文同聲翻譯)】 🏷️ 題目:眼泪嘩嘩地流,洗滌煩惱的階段(中文同聲翻譯) 🗣️ 主講:阿姜松 📆 日期:2025年07月24日 🎙️ 同聲翻譯:趙一鳴 📽️ 視頻來源:JieTuoYuan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走,修行吧!App:https://www.godhamma.alicloud1688.com/ #泰國第十四屆四念處禪修課程 #阿姜松
【別急著做功德,先放下不善】 修行的原則有三項: 一切惡莫作, 圓滿諸善行, 自淨於自心。 第一項、捨棄一切惡行與不善法, 而「貪」—— 我們覺得自己必須是重要的! 我們試著回答: 這是善法,還是不善法? 不是善法,對嗎? 我們覺得自己必須是重要的, 我們不願意捨棄這個, 但我們卻想做第二項—— 做很多功德、做很多善法。 事實上, 佛陀的法,教導應做的事: 第一項——捨棄惡行與不善法; 第二項——做所有的善法直至完滿; 第三項——讓我們的心純凈。 但大多數人不想做第一項, 比如:不想捨棄自我, 而只想做第二項—— 要做重要的工作。 過程是錯的, 結果也是錯的, 目標錯了一點, 方向偏了一度, 當我們開始走, 心就偏離正道越來越遠。 從現在起, 不再更多地隨順你們了, 我們是重要的, 需要來一起幫忙合作。 對自己有責任, 對別人有責任, 有責任為自己創造利益, 為別人創造利益, 傳承佛教。 — 阿姜巴山(Ajahn Prasan Bhuddhakulsomsiri) 2020年10月3日
